因為需要而產生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對于企業家來講,最后的挑戰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管理,而不是你去管理別人。我們如果要成為自己真正領導自己的那個人,我們需要的挑戰到底是什么?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們走向沙漠、走向賽道很重要的一個檢驗過程。
“領導力”這個詞在十九世紀末開始出現。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索引里,這個詞的索引有170多萬條;在亞馬遜上有關領導力的著作,有18萬本。所以可以想見,領導力是極度被關注的。我們之所以關注它,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找到真正的領袖,還有一部分人非常希望成為真正的領袖。但事實上我們發現,無論你去找領袖,還是你希望成為領袖,都不容易。
為什么領袖如此的重要?而為什么如此重要的領袖,我們這么難找到?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真正成為領袖的人,需要一個最重要的條件,你得先領導自己,
先成為一個領導自己的人
對于企業家來講,最后的挑戰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管理,而不是你去管理別人。我們如果要成為自己真正領導自己的那個人,我們需要的挑戰到底是什么?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們走向沙漠、走向賽道很重要的一個檢驗過程。
我們來到國發院,來到北大,我們常常說我們最重要的是家國情懷,是獨立,是自由,是擔當,是民主,是科學。這所有的一切,它的核心其實就是我們如何推動人類的進步。所以我們在走向賽道的時候,我也希望你理解,這不是一個比賽,更大程度上是你對自己的一個認知過程。
怎樣成為一個真正能領導自己的人?應該有兩個訓練:一個是訓練你的認知,讓你能夠理解環境;一個是訓練你的能力,讓你能夠拓展可能性。
我們很多時候不能成為自己的領導,是因為我們對環境的把握上不夠,我們常??共蛔≌T惑,抵抗不了挑戰,接受不了更大的沖擊,這說明我們的認知不夠。當我們不能夠真正領導自己的時候,常常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有局限性,很多問題我們無法去解答。
事實上,如果你有認知,你就能夠真正地擁抱環境,當你真正擁有能力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是有無限的可能性。這是我們不斷地去參與戈壁挑戰賽或者亞沙很重要的一個訓練,也是我鼓勵大家,并且非常支持大家不斷接受這兩個賽事的根本原因。
認知能力可以面對一切挑戰
我們怎么去理解認知?其實從2018年開始,我就反復跟大家講,我們今天最關心的不是“不確定”,我們最關心的應該是“確定”是什么。因為“不確定”一定是存在的。在“不確定”一定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確定”找出來。這就有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認知能力。
比如賽事途中下雨了,你沒有帶傘,你感覺你擋不過這個雨,但你沒有做任何準備,你就會焦慮。但是認知能力夠的人,就會告訴自己說,這是我檢驗身體反應速度夠不夠的時候,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認知。所以認知能力其實是你怎么認識世界,它依賴于你自己內在的心理條件。
如果你的認知能力夠的時候,你對外部的所有環境、各種知識以及客觀世界的東西,都可以接受,你自己本身就可以有非常強的概念來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所以我們今天實際上比任何時候對認知的要求會更高。
有一次,我去一個500人的會場講話,突然停電了,所有人都非常緊張,我在講臺上,話筒沒有聲音,光全部沒有,屏幕也不亮,一瞬間全黑。但是我沒有動,我的聲音沒有停,我就沒有任何停頓地一直講。當我在一直講的時候,反而整個會場靜到了最后一排人都可以聽到我說話,就這樣延續了15分鐘。之后電來了,大家都熱烈地鼓掌。
我想這種反應的動作其實就是你認知的能力。當你遇到完全變化的時候,你心里要有一個定力,這個定力來源于你自己的認知。你只要相信所有人來聽你的聲音,而不是必須要看到屏幕,不是必須看到你這個人,不是必須有電,你就可以一直講下去,不受任何的影響。
認知從定義上來講,有五個方面的能力。第一言語信息:你可不可以回答“世界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能力;第二個是智慧技能:你可不可以回答“為什么”和“怎么辦”這種問題的能力;第三是認知策略:你有沒有一種意識去調節和監控自己認知過程的加工;第四是態度:也就是你的情緒反應,你自己的情緒穩定性到底夠不夠,你可不可以告訴自己你的態度其實會影響你整個學習行為的過程;最后是動作技能:你可不可以協調你的肌肉和所有的動作的一致性。比如特別冷的時候,你會打一個冷顫,那個天然的動作就在協調你跟外部的關系,在你內部調動了冷顫之前的七倍的熱量。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身體有非常強的力量,只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到底做出這個努力了沒有?
我希望大家能夠有這個力量去面對現在外部所有的不確定。
我常常講一個故事,西西弗斯,這是一個觸犯了天神的人,所以天神懲罰他。這個懲罰非常殘酷,就是給他一個巨石,讓他快推到山頂的時候,又把巨石打到山底,他只好重新推。但是他永遠推不到山頂,他從此就在往復做這一個毫無意義的動作。在哲學上來講,就是你在毫無意義當中,可不可以活下去?
西西弗斯的偉大就在于他最終找到了一個方法,就是他相信命運就是讓他做這件事情,巨石掉下來,推到接近山頂,繼續掉下來,繼續推,他不再掙扎,他很安逸地去做這件事情。所以他的眼中,不再是巨石,不再是大山,他眼中只有一件事情,他可以接受這個掙扎,不會再難受。他讓這個巨石、掙扎和環境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這個時候,他最重要的力量來源于他跟這些的共生。
我最近常常想到這個哲學神話故事,其實就是在想,我們今天遇到的一切,其實我們都是要接受的。
當你走向賽道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有很多東西跟你設想的不一樣,有很多的挑戰跟你的準備不一樣,有很多你遇到的問題其實你想都沒有想過。
可是當你很安然地去接受、接納和擁抱它的時候,你就告訴自己這就是你要接受的。當你發現更多的人能夠有力量超越你,你必須以一個很慢的速度,慢慢在這個賽道上走的時候,你也要接受。
你的重要性不在于別人比你跑得快,而在于你能夠把自己走好,這就是認知的能力,你就會像西西弗斯一樣,所有的挑戰對于你來講,只是一種接受和一種必須擁抱的環境條件。 我自從走上戈壁之后,我就非常佩服玄奘,我非常鼓勵我們所有的同學都上賽道,我希望你到那個地方,親自感受一下玄奘所有的努力。
當他功成名就,已經完全走到人生最高峰的時候,他是怎么做選擇的;當他花五年的時間走到菩提樹下,看到他最想要的結果竟然是虛無,這樣的打擊他是如何接受下來的;而當他跟當時所有的高僧辯經之后,沒有人可以超越他,他已經到了被他穿過的一只草鞋都要被萬人膜拜的時候,他是如何毅然決然地放下,堅持初衷,要取得真經回去。這所有的過程意味他自己認知的清晰和他對世界的看法。
我覺得當你理解這一切的時候,你就會理解一個人真正的認知能力,是可以讓他面對一切對他的挑戰。我如果不是真的走過賽道,我不會有那么深的感受,這也是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你要一次一次地去,其實每一次去都是一個重新清理的過程,你就可以重新地認識自己。
工作其實是一種修行
有人說,人生是個修行,我給否掉了。人生應該是一個旅行,因為我們并不知道終點在哪里,我們并不知道我們將遇到什么樣的風景。如果你以一個旅行者的心態去度過人生,你的每一站都是最好的一站,這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生態度。但是工作一定是修行,因為工作有三個特點,其實跟修行是一樣的。
第一,工作就是要持續完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做得好。這種不斷地尋求工作品質和不斷地努力去做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精進”的過程。在佛學的訓練中,“精進”就是達到開悟的辦法之一。所以如果你愿意把工作一天一天地做好,其實你已經就在開悟的過程當中。很多人希望跑到深山去修煉,我覺得都不用,你在工作中就可以。
第二,我們在工作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約束自己。什么叫職業化?職業化就是一個不斷地向自己的個性挑戰和斗爭的過程。比如你喜歡很大聲地去講,職業的要求就是,你要先聽別人講;你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職業的要求就是,你必須按照共同約定的方式做事;你喜歡把自己變得更加有價值,職業的要求就是,你必須成就團隊。所以你就會發現,職業要求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磨煉心性的過程,而我們修行也就是在磨煉心性。
第三,所有的工作品質,就是你人格的呈現。你寫出的文章,你做出來的事情,你完成的每一個項目,其實就是你人格的表現。如果你對自己“精進”的要求沒有這么高,沒有讓你的每一個付出都成為人格完善的一種表現的話,那你的修煉其實還有很長的路。
所以說工作是修行,其實它跟修行要的三樣東西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對工作的認知。
認知決定了每一個跟我們發生關聯的東西的價值。如果你在認知上有足夠能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每一樣事情、每一個相遇、每一個過程人生的每一步其實都是有意義的。
有人一直問我,現在要做什么,才會對未來有幫助?我就跟他說,把你能做的做到最好,它對未來一定是會有幫助的,我希望大家能夠這樣去理解認知。所以你在戈壁上不管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是對你認知的一個幫助,你接受它就好。
用更高效的績效表達能力
我們怎么能夠真正地理解能力呢?我們組織行為學最著名的學者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給了一個定義—能力是在需要與環境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為表達需要提供了一個途徑。
我為什么會很喜歡這個定義?因為這個定義講得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是,能力是因為需要而產生的。如果沒有需要,你發現你就沒這個能力。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一部小汽車迎面就要撞上一個孩子,他的母親就可以把汽車用手頂住。這不是神話,也不是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在那一瞬間,她的需要就是她的孩子不能被車撞上,她就把她人生所有的力量在那瞬間爆發出來。沒這個需要,你再讓她去頂車,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你一定要記住,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因為需求產生的東西。所以我們在定義能力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以一個很高的標準來定義它。
換個角度說,你就應該用更高、更有效的績效,來表達你的能力。而這個更高、更有效的工作績效,你如果把它作為需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其實可以勝任非常多的工作。但是假設你不是以一個更高、更有效的方式來表達你的能力特征,那你真的就是能力平平。
所以我常常跟很多年輕的同學講,我說我從來不去預估你們的能力高還是低,因為你們一定是有無限的可能。我們在戈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為什么要真正地訓練你的領導力?原因就在于,領導技能,不僅僅是給領導人的,其實是給我們未來的每一個人的。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真正領導自己的能力,未來成為真正的領袖。
* 作者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大國發院EMBA商學院院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67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