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把話語權還給孩子,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更能夠為師幼間的互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分析了把話語權還給孩子的重要意義,認為教師要克服隱性話語霸權,歸還幼兒話語主權,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
   關鍵詞:幼兒  語言  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30-01
   陶行知認為:“要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論自由,擺龍門陣,談天、談心、談出真理來?!?幼兒通過語言理解他人,利用語言表達自己,參與社會交往活動,指導和評價自己的行為。教師在各類活動中影響著幼兒參與度、創造力和想象力。把話語權還給孩子,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更能夠為師幼間的互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人傳統習慣是不多說話,認為:“言多必失”。兒童沒有話語自由,大人說什么,就應照著做。久而久之,便會養成一種盲從陋習。語言是幼兒用來表達思想、進行交往的工具,是幼兒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工具,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克服隱性話語霸權、歸還幼兒話語主權,更利于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
  1   懷揣“赤子之心”,寬容、理解孩子
   孩子們時不時會制造這樣的麻煩、那樣的意外,作為教師的我們,是會難以克制地“苛責”他們,抑或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得過且過?老師提問時有些孩子一直高舉著雙手,卻又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請你告訴孩子,“那你下次想好了,再來和大家分享”。我們可以肯定他敢于多次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勇氣,然后引導他聽清楚問題,積極思考后下次再作嘗試。不過也總有幾個孩子,提問還未結束,就猜到些許,迫不及待的把答案一股腦兒說出來。
   如何克服教師在活動中的隱性“霸權”呢?首先,從小班開始,教師就要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相互交流的習慣;學習接納同伴的不同觀點,欣賞別人的優點。其次,老師要預見各種可能,靈活運用教育機智來處理突發事件,設計鼓勵性、開放性的提問來滿足幼兒想說話的欲望。再次,不要把規定活動內容,不要設置固定的答案,限制幼兒的思維和語言,忽略幼兒的主體地位。最后,應允許幼兒適當的質疑和插嘴,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2   善于“促膝談心”,關注、關愛孩子
   當下的課程游戲化理念就是把游戲時自由交流的權利還給他們,開設“舞臺”、“茶室”等,讓幼兒有地方有時間來暢所欲言。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環節中穿插語言游戲,針對“最近發展區”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務。比如充分利用晨間談話,請小班幼兒說一個詞語形容心情,請大班幼兒玩“詞語接龍”的游戲,孩子們剛開始的新鮮感逐步內化為游戲動力,潛移默化中通過集體交流不斷豐富詞匯量。
   隨著孩子生活需要,他們的情緒情感逐漸分化卻又易受生活環境的限制,情緒情感表現為不穩定、易激動、易變化和易外露。比如,剛入園一個月的幼兒適應慢,家長就經常問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無聊、是不是別的小朋友欺負你……由于孩子語言發展的年齡特點,總會被這些“消極”詞匯牽引著,機械地回答著“無聊”、“是”、“不是”等。所以當以“老師平時怎么和你玩的”、“和其他小朋友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孩子倒也能說出一二。
  3   杜絕“漫不經心”,尊重、贊美孩子
   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對語言的模仿性很強,對聽過的有趣的話總是記憶猶新,并能及時“運用”。比如,孩子嘴里時不時的會冒出一兩句流行語和口頭禪。如果這些流行語和口頭禪內容健康無傷大雅,甚至有時還可以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應該接受并且加以肯定。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也是我們的教育所在。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關注他們心理發展的情況,盡量滿足其身心發展的情緒情感需要,不要總是否定他們;其次就是給孩子提供積極向上的精神糧食,比如幫助孩子改編或創編他們感興趣的兒歌或口頭禪;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引導他們吸取精神精髓,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和是非觀念。有一次電視廣告之后,孩子問教師:“老師,什么是‘傳染’?”教師就很用心的給他們解釋了半天。放學前聊天,那個孩子冷不丁地插一句:“你們的笑傳染給我了,我也覺得很好笑!”真沒想到她還能活學活用。可見只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關注,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他們就會變得積極自信、妙語連珠!
  4   時刻“以心傳心”,鼓勵、幫助孩子
   幼兒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對他人評價的能力開始萌發。老師耳邊總能聽到孩子們的“小報告”。教師不妨先了解原因和動機,不急于否定這種行為,而是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同伴交往,培養其協商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的語言能力不僅可以在傾聽和交談中得到發展,真實豐富的語言環境,也是積極有效的語言資源。一次中班幼兒在戶外玩皮球,有幾名孩子站在滑滑梯邊,把球拋在滑滑梯上,讓球從上面滾落下來,看似簡單的重復動作,卻那么興奮?!澳銈兪窃趺醋屒蚵犜挼臐L落下來?”孩子們熱情地從說“擺”到“丟”;接著說出“扔”和“拋”。在鼓勵下,動詞一個比一個貼切。雖然失去了練球的時間,卻得到了動詞的積累和語句的鍛煉,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寬容、理解讓幼兒想說;鼓勵和幫助讓幼兒敢說;尊重、贊美讓幼兒喜歡說;關愛、關注讓幼兒有機會說!我們要時刻審視自己、反思自己,不斷強化教師的角色意識,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讓我們把話語權還給孩子!
  參考文獻:
  [1] 張青允.早期教育中維護兒童話語權的策略研究[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8(05).
  [2] 王春燕.聲音·話語·權利——構建民主多元話語教學活動的思考[J].幼兒教育,2005(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89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