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輔而不扶,導而弗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下,家庭作業輔導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問題,目前家庭教育輔導的現狀仍存在很多意識上、方法上的偏差。本文通過對現狀的剖析和對策的探討,闡述了家庭作業輔導中的要點,強化了輔導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關鍵詞:習慣養成 輔而不扶
  【中圖分類號】G 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19-01
  1.家庭作業輔導現狀及分析
 ?。?)家庭作業輔導現狀
  第一,急于求成,兩敗俱傷。
  前階段網上一位父親陪孩子寫作業的視頻火了,視頻中的父親一開始耐心地教孩子作業,幾遍下來,發現孩子沒理解,有點不耐煩了,聲音也隨之大了起來,親自演算示范,邊上的孩子戰戰兢兢,大氣也不敢出,這位父親自以為講得清楚明白,但當他看到孩子講過后做的作業還是錯的,頓時大聲咆哮,猛拍桌子,情緒幾近失控,甚至連“爺叔”都喊出來了。急于求成,卻忘記了冷靜思索。
  第二,輔導無方,有心無力。
  有點耐心的家長還是會耐著性子教孩子,但是因為缺乏方法和技巧,往往在輔導過程中事倍功半,有時錯誤的輔導方式甚至會引發孩子惡習滋生,而不自知。如,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作業拖拉卻一直完不成,效率低下等。愛孩子的父母們,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長認知誤區分析
  第一,只重結果,看輕過程。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孩子完成回家作業,即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檢驗和鞏固,也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們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于幫助孩子梳理白天所學的知識,使其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強化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從而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的陪伴是為了今后的無需陪伴,我們的目標是小學作業時陪伴;中學做作業的較少陪伴,高中作業時的無需陪伴。但許多家長卻忽略了陪伴的過程,只關注陪伴的直接結果,即,孩子的作業做完與否。
  第二,雪中送炭,忘卻習慣。
  孩子寫不好作業,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學習成績不好,孩子就會提不起學習興趣,得不到學習的認同感,以后就會影響孩子中考、高考,將來重點大學就更沒有指望。學校老師的本意并不是要求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正確與否,而是要求我們的家長檢查孩子是否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孩子在作業的過程中是否經過認真的思考,有良好的學習和書寫的習慣,這才是家長應該關注的。
  2.輔而不扶,建構漸進生長點
 ?。?)安靜的氛圍,共同營造
  孩子作業時,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控力還不強,極易受到外界的吸引和干擾,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降低作業時的正確率和效率,長此以往,極不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家長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切忌大聲說話,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或者看電視,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樹立好學上進的正面形象,與孩子共成長。
 ?。?)有效的計劃,商討制定
  孩子在作業時,家長先要幫助孩子規劃,共同制定相應的時間、空間、效果呈現的標準。根據不同學科,作業的多少,完成作業時間的多少做一權衡,做出合理的安排。哪門功課完成的時間最短,可以先完成,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哪門功課最喜歡,效率最高,就先完成,避免這門功課完成了一些,再做點另一門功課。造成反復勞動,既耽誤時間,又沒有質量。
 ?。?)自檢的意識,準確輸入
  孩子完成作業后,要學會自己檢查,看看作業有沒有遺漏,解題思路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有不清楚或不工整的地方。建議督促孩子備好一本作業記錄本,每天的回家作業讓孩子都記錄好,每次作業時,每完成一項,勾掉一項,這樣就不會有遺漏。讓孩子借助作業過程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這樣的好習慣,對孩子以后的學習乃至走上社會都有好處。
  3.導而弗牽,創設和諧共進場
 ?。?)規則共制定,賞罰有度
  很多家長在孩子作業時,自己坐在旁邊,看著孩子完成,孩子每寫一題,家長都緊盯著,這樣的做法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背著沉重的心里包袱,生怕寫錯,一心二用,難免出錯,作業的效率和質量就會大打折扣。聰明的家長會在與孩子約定好規則后,讓孩子明確作業要求。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用規則約束彼此,賞罰分明,讓孩子自我約束,慢慢養成良好習慣。
 ?。?)獨立我不擾,循名責實
  很多家長在孩子作業時,孩子一有錯,趕緊指出,這樣特別容易影響孩子的思路,使原本作業的節奏瞬間打斷。無論作業的對錯,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理解。家長要明白,將來孩子是要自己獨立走上考場的,即使寫錯了,邊上是沒人提醒的,所以每次作業就是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認真檢查的習慣。根據結果來判斷他學習的過程,循名責實,讓孩子自己明確其中的厲害關系。
 ?。?)勞其所應勞,責無旁貸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集所有人的疼愛于一身。父母愛,爺爺奶奶寵,每天回到家,看到孩子還要完成各科回家作業,心疼不已。尤其在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父母就開始著急,有的甚至迫不及待的開始輔導孩子,告訴孩子正確的解答方法。殊不知,家長錯失了讓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困難的大好機會。
  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的不是智商,而是良好的習慣。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家長智慧的輔導和培養。孩子的優秀,不是說孩子要得到第一第二,而是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潛力,在“輔而不扶,導而弗牽”的打開方式下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懂得方法。當優秀成為孩子的習慣時,孩子想不優秀都不可能,到那時,家長就可以徹底解放自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