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德文化引領下學校德育體系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研究和實踐表明,學校文化作為一種教育力量,對教師的育人行為和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學校文化引領下的德育課程構建,也影響著學校文化的形成、穩固。學校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形成學校發展的無形力量。
匯賢中學以賢德文化作為學校的文化核心,發源于匯賢中學的辦學歷史、校名寓意,又在匯賢中學多年的質量提升、內涵發展中逐步沉淀。匯賢中學新校園于2001年落成,其設計和建設,得到了倫教港澳鄉親的慷慨捐資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新校命名為匯賢中學,寓意“匯善育賢”,既有匯聚鄉賢興辦教育之意,也有期望學校廣納賢才、作育英才之義。多年來,匯賢中學的發展堅持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 “以賢德育人,育賢德之才”作為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老師們“做賢德園丁,育賢德學子”;從匯賢中學畢業的是“賢德學子”,必然要在理想追求、道德情操、文化素養、知識能力等方面成為同齡人的楷模,今后要成為樹遠大理想、有家國情懷,能關心他人、可造福社會的棟梁之才。所以,賢德文化是匯賢中學辦學歷史、發展過程的重要積淀,是匯賢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诖?,以賢德校園文化為背景,構建完善的德育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賢德制度文化建設
措施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證,可以規范人們的言行,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人的健康成長。賢德文化的構建要將學校各項管理規則的制定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1.完善匯賢中學章程建設,建立清晰的治理體系架構,明確崗位設置及其責、權、利,落實依法治校、規范辦學。
2.完備的安全責任體制為教師的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3.賢德教育體系建設引領學校德育工作發展與提升。
4.賢德園丁專業化成長體制為廣大教師,提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賢德精神文化建設
賢德文化作為學校文化,明確指出了學校發展的方向。賢德文化帶領著廣大教職員工沿正確的發展道路前行,共同培育學生的健康成長。
1.校長高瞻遠矚、規劃引領,以先進的辦學理念、治學思想為學校文化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2.以匯賢中學校訓“誠信、勤學、礪志、篤行”作為學校賢德文化建設的育人主線。
3.通過學校辦學歷史的梳理,辦學名人的優秀事跡的宣傳,提煉學校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順德、倫教鄉土傳承文化,為學校賢德文化發展的奠定厚實的基礎。
4.以營造積極、和諧、務實、創新的教育工作氛圍為賢德文化發展助力。
5.以家校共育、社區共建的良好育人文化為學校賢德文化發展的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撐。
6.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賢德園丁、培養賢德學子、培育賢德家庭,為學校文化的發展擴充張力。
三、賢德課程文化建設
匯賢中學德育倡導“賢而悅己,德以達人”的理念,通過“明賢德、立賢德、踐賢德”德育主線,對教師、家長、學生分別提出相應的賢德目標,依托“十大活動”為支點,構建了“文化培植課程”“品德培養課程”“心育培訓課程”“實踐培育課程”“成效陪護課程”這五大德育課程體系。
1.賢德文化感召下的文化培植課程
德育可以是有形的,更可以是無聲的,“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是我們校園文化的建設目標。本著環境塑造人、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我校重視校園文化、墻欄文化建設?,F有美麗宜人的校園環境,打造了文學長廊、法治天地、禁毒園地等校園景觀和設施,并希望賢德校園重點成長的學生都能深受賢德文化感召,做賢德學子。
我校以匯賢命名,乃感恩鄉賢之意。學校許多場館、教室的外墻上,都鐫刻著捐助人或單位的名字。我校也利用這些資源,利用每年的11月作為感恩教育月,通過挖掘這些當地名人、名企業的創業、守業之道來教育學生,意圖培育賢達之人。
我校地處倫教街道,轄區有常教、北海、仕版、新塘、羊額等村居。這些村落中流傳著不少賢德故事。如羊額的一處古井,屋主曾經幫助一位朋友收藏其經商資本黃金三百兩于井底,待二十年后朋友的兒子尋到宅中,屋主如數歸還。這段美麗佳話成就了古井的名字“還金井”。我校也注重挖掘這些文化內涵,通過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師生、家長們遍訪周邊當地,尋找教育故事,拓展加工為教育資源。
2.賢德文化引領下的品德培養課程
我校把品德培養的內容具體為學生品格的要求,讓學生從不同的品格養成中做賢達之人。通過專家咨詢,我們引入了24個品格關鍵詞,作為品德培養課程的內容。如第一級:專注——有序——友善——誠實——感恩——真誠;第二級:責任——堅持——-主動——守時——忠誠——寬容;第三級:勤奮——創意——熱情——明辨——謹慎——勇敢;第四級:守信——節儉——尊重——憐憫——勤勞——智慧。
在后來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充分考慮了學校的實際,在組織了集中宣講、全校討論、實踐檢驗之后,我校逐步確立了賢德學子三年培養目標:初一級:有序、友善、勤奮、勤儉。配合以搜集、整理鄉賢達人的名人名言、感人事跡和講故事、寫征文、做演講等活動職稱。初二級:感恩、自信、專注、尊重。同時也以參觀當地企業、展館等體驗形式和“向社區提一條建議”、“完成一份社區調查報告”為載體。初三級:責任、堅持、明辨、創新,并以主題班會、校外拓展、專題講座或演講等活動形式,對學生實施賢德教育。
3.賢德文化影響下的心育培訓課程
為了更好、更深入地開展賢德教育,實施貫徹賢德文化精神,我校專門開設了“賢德講堂”。該講堂時間固定在每周星期一中午,由學校德育線行政、年級組長、心理健康教師、科任教師代表輪流擔任主講人,內容涵蓋安全教育、品格培養、時事評議、心理調節、法治講座、心得分享等。
我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德育的促進和積極影響,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積累和開拓,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逐漸形成了“賢而悅己,德以達人”心育課程體系,它共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由心理專職教師、心理兼職教師、全體科任教師共同參與實施。包括一級課程:心理教師的幸福課程;二級課程:全員參與的校本課程;三級課程:形式多樣的拓展課程。 4.賢德文化指引下的實踐培育課程
在每周四下午七、八節,師生雙向選擇參與。2018年學校開展校本課程已達36個項目,如心理老師開展心靈花園,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游戲活動中,感悟生命的酸甜苦辣;又如語文科心理兼職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經典名著閱讀》,從文字間感受生命的美;地理科心理兼職教師開展《小小導游訓練營》,帶領學生到倫教河涌考察水質,感受生命環境的變化教導學生珍惜生命資源等等。
學校每年5月針對學校賢德文化中對賢德學子的核心素養的要求,提取生命成長的重要特質,開展豐富的心理嘉年華系列活動,讓學生們從實踐體驗中獲營養。參照森田療法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原則,學校開展心育實踐課程。課程實施場所不僅是教室,而是在操場、農田、陽臺、市場等等?;顒又须S處可見同學們歡樂的笑臉,能聽到悅耳的笑聲。每學年組織班級參與生存拓展訓練,如到馬崗拓展訓練基地、敬老院、香云紗體驗基地、逢簡水鄉等,通過大自然創設的活動情景或與他人的互動中成長,感悟生命的歷程和風浪,提高生命的抗逆力。
5.賢德文化號召下的成效陪護課程
我們學校辦學的辦學目標之一,就是讓學校的辦學成果得到社會、社區、家長的認同,得到辦學單位的首肯和推薦。從這個目標出發,我們很注重賢德文化號召下的成效陪護。
通過“賢德園丁”的培養工程,我們擁有了一支精業務、講奉獻、樂教善教的教師隊伍;通過“賢德學子”的評選表彰活動,我校涌現出越來越多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們把不止優秀,更在卓越定義為匯賢中學學生的座右銘。通過“賢德家長”的動員、培訓、宣傳、發動,我們擁有了一大批從袖手旁觀、不理不睬到積極參與、合作共贏的學生家長。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走進學校,進入課堂、進入飯堂、進入宿舍、進入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補充了我校的教育資源、擴展了學生的教育渠道。家長通過參與“家長學校培訓超市課程”,根據學校提供的學期家庭教育講座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題和時間來參加。提高了自身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堅實后盾。
四、賢德環境文化建設
學校賢德文化的建設,要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工作、成長、發展的環境,全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1.以賢德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如,文化長廊、賢德花園、賢德校道、賢德宣傳欄等彰顯環境育人。
2.以品格培育為抓手的賢德講堂,共育師生良好品行,揚校園清風正氣。
3.以心理特色輔導室建設,做好心靈培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4.豐富校內文明展示,以文明志愿服務示范為支點,促進學生提升素養和能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5.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全力提升學生參與實效,實踐促學生創新,活動促學生發展,營造創新驅動廣闊空間。
6.家校共育、社會互助,從家庭到社區,為學生打造和諧、平安的成長大環境。
五、賢德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是學校發展的基礎,落實有效的管理,提升班級管理創新能力,宣傳學校教育教學正能量,推進優秀班風、級風建設,進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促進學校賢德文化的深化與發展。
1.以班級管理微項目為抓手,突出班級風采展示,彰顯各班級特色。
2.治班策略和管班理念的有效實施,成就師生的共同成長。
3.個性化班級的亮點優化,促使學校班級管理有創新、有活力、有特色。
4.健全和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使常規班級工作落實到位,特色工作精彩呈現。
5.家訪實施與家校共育顯成效,提升班級管理實效,有效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
6.學?!百t德”名班主任培養工程實施,全面提升學校德育隊伍水平,為學生成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最高層面的建設,是頂層設計。它引領學校各項組織建設,并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助力提高教育品質。學校德育課程的建設,則需要通過文化內涵的挖掘、賢德課程的設計和實施。經過多年的摸索、建設、積累,我校已經成為當地優質、社會認可、政府推崇的標桿學校之一。今后我校將繼續深挖賢德內涵,細化賢德課程系列的內容、實施方案、評價方法等。我們將把“讓賢德文化成為學校名片”作為奮斗目標和口號,為打造賢德之師、培育賢德之才而不斷進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