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綜合素質檢測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26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告誡/機械 蠕動/孺子可教
前仆后繼/風塵仆仆
B.馳騁/聘任 寒噤/弱不禁風
拾級而上/拾金不昧
C.曠野/粗獷 繚繞/星火燎原
數典忘祖/數見不鮮
D.浮躁/洗澡 暈船/暈頭轉向
漫不經心/輕歌曼舞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分)
A.推桑 愚蠢 礫石堆 川流不息
B.恭順 衰竭 濕漉漉 目炫神迷
C.矗立 眺望 攝影師 紛至沓來
D.虔誠 演譯 寫義畫 接踵而至
3.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分)
A.壺口瀑布歷來是文人墨客的吟詠對象,“吐吞萬壑百川浩,出納千流九曲雄”描述的是壺口瀑布水勢之小。
B.《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作者采用了對景物的描寫與身體狀況、內心體驗、邈遠思緒融為一體的寫法。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馬克·吐溫,美國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是《海底兩萬里》。
D.阿來,藏族作家,他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4.按照語句銜接連貫的要求,請將正確的序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4分)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F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
。 。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 。 ,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①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②城墻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
③這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歷史了
④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西面東華門、西華門
5.古詩文默寫。(8分)
(1) ,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坐觀垂釣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蒹葭》)
(4)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描寫月亮的篇章。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中“ , ,蓋竹柏影也”用比喻描寫月色之美,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中“ , ”轉換視角,描寫了水中月亮之美。 6.根據要求,回答下面問題。(8分)
活動一:閱讀下面材料,提煉三條信息。
?。?分)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李易) 近年來,“旅游過年”逐漸成為春節新民俗,綜合幾大在線旅游(OTA)平臺的數據,預估今年春節長假全國出游人次將超4億,出境游約700萬人次,出境游覆蓋范圍包括96個國家、地區的900多個旅游目的地,全球將迎來“中國春節時間”。
據攜程、途牛、驢媽媽三家OTA平臺對春節出游趨勢的預測,從1月31日起,出游人數逐漸攀升進入出行高峰,而最高峰出現在大年初一、初二(2月5日、6日)。從春節出游人群來看,家庭客群成為春節出游的主力軍。途牛數據顯示,在辦理春節簽證的客群中,家庭組團出游的特征尤為明顯,家庭簽證辦理量占比高達55%?!?0后”“90后”是攜全家出游的中堅力量,帶孩子出游的“80后”簽證辦理人次占比達42%,“90后”占比27%。同時,“00后”成為春節出游中的新興群體。據攜程網對春節出行游客的統計分析,旅游過年的“00后”中,一半以上是新晉大學生。
(1)
(2)
(3)
活動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描寫下面畫面中的游客行為。如果你當時在場,會如何勸說游客放棄這種行為?(要求:觀點明確、語言得體)(5分)
地點:某景區。
人物:一男一女游客。
行為:
我的勸說:
二、現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7~10題。(14分)
隆中游記
①往桑植,途經襄樊,勾留一日,少不得到隆中去看看。
②諸葛亮選的(也許是他的父親諸葛玄選的)這塊地方很好,在一個山窩窩里,三面環山,背風而向陽。崗上高爽,可以結廬居住;山下有田,可以躬耕。草廬在哪里?半山有一磚亭,顏曰“草廬舊址”,但是究竟是不是這里,誰也說不清。草廬原來是什么樣子,更是想象不出了。
③諸葛亮住在這里時是十七歲至二十七歲,這樣年輕的后生,山上山下,一天走幾個來回,應該不當一回事。他所躬耕的田是哪一塊呢?不知道。沒有人在一塊田邊立一塊碑:“諸葛亮躬耕處”,這樣倒好!另外還有“抱膝亭”,當是諸葛亮抱膝而為《梁父吟》的地方了。不過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恐怕初無定處,山下不拘哪塊石頭上,他都可坐下來抱膝而吟一會的。這些“古跡”也如同大多數的古跡一樣,只可作為紀念,難于坐實。
④隆中的主體建筑是武侯祠。這座武侯祠和成都的不能比,只是一門廡,一享堂,一正殿,都不大。正殿塑武侯像,像太大,與殿不成比例。諸葛亮不是正襟危坐,而是曲右膝,伸左腿那樣稍稍偏側著身子。面上顴骨頗高,下巴突出,與常見諸葛亮畫像的面如滿月者不同。他穿了一件戲臺上員外常穿的寶藍色的“披”,上面用泥金畫了好些八卦。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諸葛亮和八卦搞得難解難分。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無可奈何的事!
⑤正殿和享堂都掛了很多楹聯,佳者絕少。大概諸葛亮的一生功業已經叫杜甫寫盡了,后人只能在“三顧”“兩表”上做文章,翻不出新花樣了。最好的一副,還是根據成都武侯祠復制的:“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時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不即不離,意義深遠。有一副的下聯是“氣周瑜,辱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把《三國演義》上的虛構故事也寫了進來,堂而皇之地掛在那里,未免笑話。
⑥武侯祠一側為“三義殿”,祀劉、關、張。三義殿與武侯祠相通,但本是“各自為政”,不相統屬的。導游說明中說以劉、關、張“配享”諸葛亮,實在有乖君臣大體!三義殿中塑三人像,是泥胎涂金而“做舊”了的。劉備端坐。關、張一個是豹頭環眼,一個是蠶眉鳳目,都拿著架子,用戲臺上的“子午相”坐著。老是這樣拿著架子,——尤其是關羽,右手還高高地挑起他的美髯,不累得慌么?其實可以讓他們松弛下來,舒舒服服地坐著,這樣也比較近似真人,而不像戲曲里的角色?!袊芏嗌裣穸际芰藨蚯挠绊?。三義殿前為“三顧堂”,楹聯之外,空無一物。
⑦隆中是值得看看的。董老為三顧堂書聯,上聯用杜甫句“諸葛大名垂宇宙”,下聯是“隆中勝跡永清幽”。隆中景色,用“清幽”二字,足以盡之。所以使人覺得清幽,是因為隆中多樹。樹除松、柏、桐、烏桕外,多桂花和枇杷。枇杷晚翠,桂花不落葉。所以我們往游時,雖已近初冬,山上還是郁郁蔥蔥的。三顧堂前大枇杷樹,樹蔭遮滿一庭。據說花時可收干花數百斤,數百年物也。
⑧下山,走到隆中入口處,有一石牌坊(我們上山走的是旁邊的小路),牌坊背面的橫額上刻了五個大字:“三代下一人”,覺得這對諸葛亮的推崇未免過甚了?!叭乱蝗恕?,恐怕誰也當不起,除非孔夫子。
(作者汪曾祺,選自《草木春秋》,有改動)
7.閱讀④~⑦段,依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
8.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分)
9.第⑥段中畫線句子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10.選文作為游記,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6分)
窗外有鳥鳴幽幽
◎王興偉
①每天早上,天微亮,窗外麻雀便開始鳴叫。
②有時幾聲短促的“嘰嘰”,緊接著就展翅飛遠了,這是一只麻雀的早晨獨奏曲。此時起床,打開窗戶,天空總是陰沉沉的!有時,伴隨著一陣高過一陣的“嘰嘰喳喳”的鳴叫,這是一群麻雀的早晨交響音樂會。聽著那此起彼伏的“嘰嘰喳喳”,拉開窗簾,天空瓦藍,陽光明媚。有時,整個早上聽不到一聲鳥鳴,必定是霧霾天。打開窗戶,整個世界灰蒙蒙的。鳥與天氣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我的窗外,鳥兒的鳴叫卻成了絕好的天氣預報。如果能戴上所羅門王的指環,我一定仔細看看這些小生靈吟唱的世界! ③住在城市,除了麻雀的鳴叫,很難聽到其他鳥兒的鳴叫。不經意間,偶爾聽到俊俏鳥兒鳴叫,那種興奮實在無與倫比。
④去年麥收前,大地飄散著成熟小麥的焦香味道。淺淺晨夢中,自己身處一望無垠的金色麥田里。忽然,兩聲“麥天咋過,豌豆面饃”的布谷鳥鳴,掠過曠遠的天空,當然也擾散了我的晨夢。睡眼蒙眬,我本以為這是夢中布谷鳥的鳴叫,誰知又是兩聲清遠的“麥天咋過,豌豆面饃”,我才意識到,麥天真的來了!
⑤在我的故鄉,布谷鳥是麥天的使者。只要布谷鳥飛過瓦藍的天空,唱出婉轉的“麥天咋過,豌豆面饃”小調時,鄉親們就開始磨鐮、打繩、修鋤頭,準備著割麥、種豆。此時鄉親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似乎在他們眼中,布谷鳥的小調帶來的是豐收!
⑥第一次聽到布谷鳥的鳴叫,是在很久遠的一個月夜。那夜月色清亮,躺在床上,月光靜靜地透過窗戶,灑在我的臉上。正鬧騰著讓母親給講個“瞎話”(故事),由遠及近飄來“麥天咋過,豌豆面饃”的鳥叫聲,由近及遠鳥叫聲慢慢消失在寂寥的夜空。聽到奇怪的鳥叫聲,問母親這是什么鳥叫,母親悠悠地說:“‘麥天咋過,豌豆面饃?!脊萨B來了,麥天來了,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從此,只要聽到布谷鳥“麥天咋過,豌豆面饃”的婉轉小調,我總能聞到麥子焦香的豐收味道!
⑦久居城市,能夠聽到布谷鳥叫已經是奢侈了,怎敢奢望其他鳥兒的婉轉悠揚?可是伴隨著早上的麻雀鳴叫,我仿佛有置身在家鄉的錯覺,耳邊縈繞的是故鄉窗外的幽幽鳥鳴。
⑧春天早上,院門口的高樹上,喜鵲、畫眉,還有一種不知名的黑鳥,各種音調的鳴叫一浪高過一浪,可惜它們的嗓子太對不起幽靜的清晨,不是聲音太高,就是音色太過單調,除了能夠叫醒沉睡的懶漢,實在是破壞了鄉村清晨的唯美。不過對于長久沒有聽到鳥兒鳴唱的人們來說,或許這也是天籟。對于我來說,有一種天籟,主角是身形小巧的麻雀。
⑨夏天早上,和煦的陽光籠罩著院門口茂密的女貞子樹,一大群麻雀藏在樹葉里,開始了它們的演唱。剛開始是幾只麻雀嘰嘰喳喳的對話,緊接著就是一群麻雀“嘰嘰——嘰嘰——嘰嘰——”的和音。聽著那歡快的和音,仿佛是一家人快樂聚會,又仿佛是迎接凱旋而歸的英雄。和音持續數分鐘,然后是一群鳥兒撲棱翅膀的聲音,隨后是另一個調子整齊歡快“嘰喳——嘰喳——嘰喳——”的和音。和音結束,一群麻雀飛離了女貞子樹。然后又是翅膀的撲棱聲,緊接著是一段緊促有力的鳴叫,接下來又是一段整齊歡快的和音。和音結束,又有一大群麻雀飛離女貞子樹,伴隨著樹葉拂動,各種鳴叫戛然而止。女貞子樹在早晨的陽光籠罩下,恢復了寧靜。每當早上麻雀在熱鬧時,母親就會說,麻雀又開會啦!聽母親這么一說,我啞然失笑!也許麻雀真的是在開會,不過我從來沒有聽出來,因為我被陽光下、綠樹里大自然的天籟深深折服!
⑩如今居住城市,早上除了幾聲麻雀的“嘰嘰”的鳴叫,哪還有鳥兒在窗外給我演奏天籟呢?偶爾聽到一兩聲,也是樓下大爺籠中養的那只不知名的漂亮鳥兒發出的,可那怎么是天籟呀,分明是被囚禁的哀嚎……
11.本文圍繞窗外的鳥兒主要敘述了幾件事?(4分)
12.第⑨段,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描寫鳥的鳴叫?(4分)
13.結合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妙處。(任選一題)(4分)
(1)只要聽到布谷鳥“麥天咋過,豌豆面饃”的婉轉小調,我總能聞到麥子焦香的豐收味道!
(2)可惜它們的嗓子太對不起幽靜的清晨,不是聲音太高,就是音色太過單調,除了能夠叫醒沉睡的懶漢,實在是破壞了鄉村清晨的唯美。
14.請從兩個角度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并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
三、古文閱讀(14分)
閱讀下文,完成15~18題。(14分)
滿井游記
◎[明]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1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凍風時作
(2)偕數友出東直
(3)麥田淺鬣寸許
(4)泉而茗者
16.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譯文: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文:
17.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8.選文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四、作文(50分)
19.任選一題作文。(50分)
(1)請以“參觀 ”為題,寫一篇參觀游記。不少于600字。
(2)題目:我和夢想一起走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