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新一輪北京市初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如何正確認識評價功能,利用好評價機制,讓新的評價體系適應新課程標準,讓教師和學生都成為評價結果的受益者,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在此,根據北京市大峪中學分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點,結合筆者的工作實際,主要從成長小組助綜評、五日教育帶綜評、家校力量促綜評、綜合素質倚綜評四個方面對新一輪的綜評工作進行概述。
一、成長小組助綜評
班級成長小組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從有利于學生合作、相互促進、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的角度出發,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互相幫助,一起開展學習、班級管理、評價等活動。這樣的一個個小團隊就是班級成長小組。成立班級成長小組的目的在于將班級成長小組作為德育的最小單元,通過小組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效益,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并與綜合素質評價緊密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是優選組長。根據學生的表現和任課教師的意見,先在班里推選出八位組長。在組長正式上任之前,先要做好相關的培訓工作,并明確組長的職責。組長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又是聯系教師與學生的紐帶,組長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小組活動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分配組員。組長選好之后,再根據其他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和差異等因素將其分成各組的組員。分好小組后,個別特殊情況可做微調,最終確定每組成員為4人。一個小組內,盡量保證適當的性別比例。小組分好之后,各組通過討論確定組名、組徽、組訓和人員責任的安排、小組目標等。有了這些,成長小組就可以正常開展活動了。
三是建立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評價獎勵制度是使成長小組正常運轉的保證,它能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提高合作效率。例如,可采用積分制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考核,從而達到激勵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評價內容包括道德品質、知識技能、自我認識、人際交往、體質健康和特長發展等。而且各項評價內容都有具體的加扣分細則,如在評價各種任務的完成時:提前完成加6分;在規定的期限內第一天完成加5分、第二天完成加4分、第三天完成加3分、第四天完成加2分、第五天完成加1分;拖后一周記0分,再往后為負分。每月結算一次積分,每次獎勵的方式多種多樣,如發獎品或獎狀、登上榮譽墻和優先選擇座位等。
二、五日教育帶綜評
班會開放日、文化交流日、板報賞析日、校園廣播日和重大教育日,都是學校貫徹五日教育活動的良好時機。筆者把班級綜合素質評價機制與學校的五日教育結合起來,進行了大膽嘗試。
一是把各項活動內容分給不同的學生,給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和機會,將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融入綜評中。無論是主題鮮明的班會、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文化,還是圖文并茂的板報、嚴肅有意義的教育活動等,都促進了綜評工作的開展。
二是通過活動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評定,促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校園廣播日”活動,原來很多學生不愿意參加,而自從有了綜評這把尺子后,筆者就把任務分到成長小組,這樣誰也推卸不了責任,而且任務完成出色的小組還可以獲得加分獎勵。于是,每個小組都積極參與。五日教育帶綜評活動,既減輕了班級管理的負擔,又降低了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的難度,避免了無據可查、應付了事、憑印象打等級等現象的出現,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身心健康發揮了積極的影響。
三、家校力量促綜評
在班級評價過程中,筆者積極邀請任課教師和家長參與綜合評價,形成合力。利用班會時間,讓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對表現好的學生和表現不佳的學生給出不同的評價等級。這既改善了教師的課堂秩序,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此外,利用班級微信群和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家長參與綜評工作,對學生的在家表現進行評價。
比如,班里有些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在家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上網玩游戲,學習、生活一塌糊涂,家長和教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筆者巧用綜評這把尺子,與家長們共同制定了學生在家使用手機細則:周一至周四,手機暫由家長保管,如果當天學習任務完成得好,家長可獎勵20分鐘時間瀏覽手機;周末,在所有的學習任務完成后,可自己保管手機,但每次連續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綜合一周各方面的表現,可適當獎勵有進步的學生用手機的時間。另外,如果有網上作業或任務,教師會告知家長完成任務所需時間,這樣既可約束學生,還便于家長管理。之后,通過家校溝通反饋,把學生使用手機的表現落實到綜評中,對達到要求的學生進行表揚加分,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通過共同討論后幫助其改進。如此,既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又達到了家校合作育人的目的,還改善了親子關系。
四、綜合素質倚綜評
筆者將班級評價制度與新版的《北京市大峪中學分校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下簡稱新版評價體系)巧妙對接,促進全班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塑造美好的形象。這使班級學生間講團結、講奉獻的現象屢見不鮮,參加各項活動更是空前積極。
比如,新版評價體系中的“B3閱讀與表達”,每個學期都安排了具體的閱讀篇目,包括語文和英語學科,要求學生讀完后把自己的閱讀體會上傳到綜評臺上,供相關任課教師確認打分。為了達到預期效果,筆者在班里開展了讀書交流互動活動,給學生們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另外,筆者還在班里創設了交流平臺,讓學生在“我能行”“我一定會進步”“我想和誰比一比”等專題交流中敞開心扉,學會贊賞別人、賞識自己,形成相互信任、以誠相待的良好人際關系,在為別人點贊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進步感到自豪。這樣,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與責任感,形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學習的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
學生們不但在現實中得到了激勵,而且通過對網絡平臺的瀏覽,隨時都能知道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成長軌跡,促進了綜合素質的提升。
巧用綜評,使學生在評價的引導和約束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提升了綜合素養。
?。ㄘ熑尉庉? 張慧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