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汽車的使用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對于安全問題也提出新的考驗。本文主要對汽車的內在構造做出細化的研究,通過對以往交通事故發生誘因加以分析,結合汽車安全駕駛和規范駕駛,探討出對安全駕駛有效的約束方案。
關鍵詞:汽車駕駛;特殊環境;安全駕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車在各家各戶當中得到了逐漸的普遍推廣。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交通安全和駕駛安全也應該采取高度的重視。從以往的交通事故中可以發現,大多數的交通事故大多是由于駕駛員違規駕駛或者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良駕駛習慣導致的。在汽車安全駕駛的過程中應該對于安全隱患加以高度的重視,不但提升汽車駕駛的技能,還可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1 汽車駕駛操作的步驟
1.1 座椅調整、安全帶
汽車在行駛之前對于內在機構要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對于周圍的環境也要進行細致的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首先要對車輛的座位進行及時的調整,確保駕駛姿勢的輕松、自然。按照自己舒適的坐姿進行座椅的前后調節,確定好座椅之后將安全帶及時系上。
1.2 儀表顯示盤
汽車的駕駛位置上一般都會分布車輛狀態的指示儀器,駕駛員通過儀表的數據顯示得出車輛運行的實際情況和狀態。在儀表盤上包括:油箱、車速指示儀表、發動機轉速表等。
1.3 腳踏板、檔位操作桿
腳踏板的作用主要就是制動汽車,具體的分類為:離合器踏板、剎車踏板以及油門踏板等。每一個踏板都有屬于自身的職責,在駕駛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規范合理的進行操作。
1.4 轉向操作系統
在汽車控制的過程中轉向操作系統起到導向的作用,駕駛員對于其內部構造的了解一般不需進行細化和研究。正常駕駛的情況下汽車自身就有自動回正效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就要及時的加以檢查和維修。
2 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分析
汽車作為新時代發展的產物,在現代化建設著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汽車這一交通工具的推廣,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在與日俱增。為了切實加強交通管理規范性,關于汽車駕駛的安全操作進行全面的分析,不斷的結合汽車行駛的環境特點加以指導。
2.1 雨雪天氣汽車的安全駕駛
對于汽車駕駛來說,雨雪是較為常見的氣象,同時也是引發交通事故較高的環境之一。其誘發的主要原因就是雨雪天氣對于路面的摩擦力有所減弱,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相對晴好的天氣安全性有所下降。路面的濕滑對于汽車行駛也是非常不利的,在發生緊急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正確的應急反應。最好的應對措施就是尋找附近的中轉站或是服務區休息,等待天氣晴好再行駛。
2.2 霧天天氣汽車的安全駕駛
有霧的環境中對于汽車駕駛員的視野會造成一定的阻礙,一般來講在霧天汽車行駛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打開前后燈,并與其他車距之間保持在安全距離、減速慢行。一旦出現危急情況給予駕駛員足夠的時間、空間加以應對。
2.3 夜間汽車的安全駕駛
夜間的路況一般都是比較模糊的,和霧天的路況有著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一旦在夜間行車時,遇到其他的復雜天氣,可以根據視覺特點加以分辨,如:降雨。燈光關閉之后路面上大多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根據長期駕駛的經驗進行判斷。即白色的區域則為積水,灰色的區域則為干凈的路面,顏色較為深的區域就是泥濘的道路。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也可以聽發動機的聲音進行判斷,如發動機發出比較沉悶的聲音代表汽車正在處于上坡,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可以打開車燈,同時根據車燈的反射光線進行判斷路況。若光線和道路之間的距離很遠則表明汽車行駛到坡頂的位置,若燈光的光線轉向道路的兩側,則表明前方位置正處于彎道。燈光和聲音都是汽車駕駛時特殊的語言,駕駛人員通過掌握其變化的規律、特點進行有效的判斷道路的實際情況。同時,在夜間駕駛汽車的過程中還應該秉持安全使用燈光的準則,為交通事故的降低提供可行性的措施。
2.4 高原地區汽車的安全駕駛
高原環境中汽車的性能和其他環境中有著很大的不同,駕駛員在高原地區駕駛汽車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性能做出細致的研究和了解。關于汽車性能需要了解因素主要有:操作系統的準確性、精準性,應急裝置的快速反應能力,手動擋的有效性,操作結構的位置和組成部分等等。自動擋的汽車駕駛過程中對于缺少離合器踏板的情況就要避免將制動踏板做出誤認的現象,進而降低高原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山區的高原環境在駕駛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環境特征做出詳細的了解,諸如:空氣稀少、地勢高、氣壓低等等。一般來說,汽車在駕駛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駕駛動力不足的情況,駕駛員應該在進入高原地區之前對于汽車的內置空氣濾清器做出相應的調整和維護。在減少氣缸阻力的過程中也要及時的關注輪胎的情況,防止爆胎事故的出現。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汽車駕駛操作步驟的分解,進而對汽車的構造進行細致的了解。汽車行駛在不同環境中應該針對注意的問題作出細化的研究和探討,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概率,確保汽車在各種環境中得以安全的駕駛。
參考文獻:
[1]張修乾.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汽車駕駛室內儀表板的數字化參數優化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12):229-234.
[2]柴一棟,黎海濤.基于Android的汽車駕駛行為與行駛狀態遠程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7,36(12):97-100.
[3]任立民,李國慧.應用型本科院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汽車駕駛實訓》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17(15):149-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