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身體協調與意識對鋼琴演奏者的作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目前的鋼琴教育體系當中,多種鋼琴演奏技術理論讓教育形式變得多樣化,各個理論體系之間的爭執也從未停止。但無論采取哪種教育模式,鋼琴演奏從來就不是一項獨立性的工作,而是需要身體的協調性與意識相配合?;谶@一原因,本次研究也將從生理教育與意識角度來對鋼琴演奏者形成技術時的規律進行分析,了解生理機能對于鋼琴演奏的影響與作用。
  關鍵詞:身體協調;意識;鋼琴演奏者;作用分析
  鋼琴演奏技術下,參與的主要器官包括運動器官、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三個部分,所以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將鋼琴演奏技術看作是一種運動技巧,從生理的角度來分析提升演奏技術的手段。人體有著復雜的生理機制,在運動時也需要身體其它機制的協助,尤其是基礎性的訓練內容。
  一、鋼琴演奏者的生理過程與作用
 ?。ㄒ唬┬畔⒃磁c意識過程
  技巧是長期學習過程中所獲取的一種運動方式,人的生理特征具有顯著的個體化差異,也是技術訓練研究工作的重要內容。從控制角度來看,人可以看作是一個信息處理器,當信息源出現時,人對外界環境的刺激發生反應,從而產生了信息的處理過程,即信息輸入、信息判斷、選擇反應與信息輸出的過程。刺激作用與人體生理機能產生反應,也引起了體內和體外的兩方面意識。所以,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他們會對所有的動作與技巧具備初步概念,經過大腦皮質的分析而綜合產生。尤其是內部信息,可以在無任何外部信息的情況下自覺地進行某個動作,信號通過轉移進入大腦,控制運動部位進行具體的技術操作[1]。
 ?。ǘ└杏X與意識過程
  人的感覺有多個方面,包括觸覺、聽覺、視覺、痛覺等,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通過身體的協調平衡建立感覺,與意識過程一起形成具體的操作技巧。以生活中的常見案例來說,一個人在睜眼狀態下可以保持長時間的直線行走,但是在閉眼狀態下,路線會有明顯偏差,這也說明了身體協調性與人體運動之間的關系。所以,鋼琴演奏者在學習技巧的同時,要利用觸覺去感受琴鍵,利用聽覺聆聽聲音,利用視覺瀏覽樂譜等,無論失去哪一種方面的感覺,鋼琴演奏的水平和技巧都會顯著降低。生理感覺與鋼琴演奏者之間的關系顯而易見,我們也應該從皮膚感覺、整體感覺等多維度的內容中展開技術研究。
 ?。ㄈ┳藨B與身體協調
  在進行鋼琴演奏時,人的上肢形成一個杠桿系統,將情感傳遞至鋼琴演奏過程中,從而讓集體形成自由運動的模式。當鋼琴演奏者上肢肌肉保持放松,雙手以自然的姿態放在琴鍵上是,腳也可以穩定地位于地板之上,用于支撐后備。身體保持垂直,頭部在脊椎之上保持平衡。所以,身體協調與姿態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這也是鋼琴演奏技術中的核心內容,即在適應人的不同生理條件下進行演奏[2]。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調節正確合理的坐姿。隨著程度的提高,對力度、速度、音樂情緒和色彩的變化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
  二、身體協調與意識和鋼琴演奏者的關系
  (一)自動化技術動作的形成
  當鋼琴演奏者的動作熟練之后,就可以形成自動化技術動作,即我們常說的“下意識行為”,在不需要有意識地控制情況下就可以完成相應的工作。就像是游泳,一個不會游泳的人,在水中就會被水淹沒,無論他的身體是如何健壯,在不懂得水性的前提下,必然在水中不知所措。相反,當他掌握了游泳技巧,在水中就會輕松自如。鋼琴演奏也一樣,因為人的任何動作都是通過大腦參與而完成,只是在參與度的高低上所有區別,這些都是刻意動作轉化為下意識動作的表現。所以,第一信號的系統活動體現出的是身體協調性,第二信號系統通過意識形態來對動作進行調整與修改。一旦出現技術動作變形,多次重復調整,也能讓錯誤得到更改。所以,鋼琴演奏的技術動作自動化之后,同樣需要經?!皺z驗”,在反復練習當中調整演奏方法,讓手指技術更加輕松。
 ?。ǘ┮庾R與人體的信息傳遞
  演奏技術形成的刺激信息通過人體的感受器進行接收,并通過傳入神經將數據信息轉移至大腦,然后經過信息處理后將信息再輸出給效應器,在多次重復下,鋼琴演奏者的技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們可以從身體協調性的角度展開分析,當演奏者的手、腳、心等形成協調配合時,他們能夠根據信息特征來進行針對性調整。如鋼琴教學環節,教師進行示范動作時,學生結合教師的指令就可以了解自身的技術動作在哪個方面出現了問題,以便于進行更改,從分析處理中做出判斷,選擇其中有用的部分,過濾到網管信息,將大腦中的所有信息進行輸出信息的分析。又例如學生在改進技術動作時,一方面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另一方面則結合自身的體會進行聯系。在今后的演奏過程中,他們會在無外部刺激信息的前提下自動地進行已學內容的彈奏,匯集視覺、觸覺、聽覺與身體各個部位所獲取的信息,引出相關痕跡后,與運動區的部分進行對應,完成技術動作。
  (三)身體協調性與信息反饋對鋼琴演奏者的影響
  人體對于信息的處理過程有限,無法同時完成多種形式的信息處理,否則必然會發生相互干擾。在經過篩選過濾后,將信息傳遞給運動計劃中樞,然后通過運動中樞支配相應的器官完成各項工作。神經沖動也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種是直接輸出完成動作支配,如身體自發地進行演奏;另一種則是通過進一步篩選過濾,讓動作更加精確,例如學生反復練習某一首曲子的彈奏過程。換言之,信息反饋在技術形成過程中讓動作不斷地趨于精確,這也是身體協調性與意識的有效表現[3]。
  實際上,反饋是信息產生并傳回給控制部分的行為,信息從輸入環節到輸出環節,再從輸出環節反饋到輸入環節,循環形成一種持續不斷的“工作”狀態。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如果鋼琴演奏者能善于利用反饋信息,必然可以提升演奏的技巧和水平。理想的信息反饋模式下,演奏者與樂曲之間形成了閉合反饋過程,雙方相互影響。樂曲在展示的過程中,可以讓演奏者了解存在的錯誤與問題,從而調整自身的演奏模式;反之,演奏者本身可以從樂曲的曲調中了解自身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態,從演奏中獲得啟發。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到信息反饋對于鋼琴演奏者與鋼琴演奏技術的重要作用,也需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階段出現的不同情況進行反饋,創造更有效的教學模式。神經過程在處于泛化階段時,尚未形成內抑制,控制技巧的能力較差,所以,演奏者可以強化視覺與聽覺的反饋作用,從模仿練習與示范過程中強調本體與身體之間的協調溝通[4]。從某種意義上看,信息反饋對于各個水平的鋼琴演奏者都具有積極作用。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對技術動作起到指導作用;對于高水平演奏者來說,可以克服某些細微錯誤的出現。
  三、結語
  鋼琴技術的生理研究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地進行分析和發展,其重要性也逐漸地被研究者們所認知。我們應該從鋼琴演奏技術的生理規則與人體解剖的角度來進行指導,合理地制定訓練計劃與內容,才能幫助演奏者更好地發揮潛能,提升技術水平,讓鋼琴演奏更符合科學規律。
  [參考文獻]
  [1] 張立鴻.談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對鋼琴演奏者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態的分析[J].藝術研究,2011,03:122-123.
  [2] 王舒靜.淺談鋼琴演奏者必要的修養與能力—音樂洞察力[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0,05:114-115.
  [3] 呂晴.鋼琴與聲樂的默契—關于對鋼琴演奏專業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J].戲劇之家,2017,07:200-201.
  [4] 孔維鋒,周圣音.“自然的緊張”—淺談鋼琴演奏的放松理論[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03:122-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8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