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結合福建省實際,分析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情況,測度了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動的協調度,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兩者協調發展的幾點建議:優化消費結構;發展綠色農業;調整工業內部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關鍵詞:居民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協調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3-0007-02
近幾年來,我國不斷推進供給側構性改革,擴大內需,這些都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居民消費向高水平、高層次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本文結合福建省實際,測度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動的協調程度,這對更好地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基本狀況
?。ㄒ唬┏青l居民消費結構的狀況
伴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福建省城鄉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也不斷增長,分別由2005年的8794元和3293元增加到2017年的25980.45元和14003元,增長了195.4%和325.2%。與此同時,居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分別由2005年的40.9%和46.1% 下降到2017年的32.92%和36.9%,表明食品消費支出排名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其在消費支出中的占比明顯下降,城鄉居民的生活消費支出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轉變。
?。ǘ┊a業結構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經濟快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快速增加,由2005年的6554.6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2182.09億元。產業結構也發展了較大變化,詳見表1。
其中,第一產業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12.6%下降到2017年的6.9%,下降了5.7%;第二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則呈現先升后降的態勢,2014年最高,達到52%,之后逐年下降;而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總體來說保持穩健上升的勢頭,由2005年的38.9%上升到2017年的45.4%。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過程說明,福建省產業結構正在進行調整和升級,由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
二、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度測度
?。ㄒ唬┯嬎愠青l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
本文選擇申農的信息熵公式來測度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情況。申農公式如下。
其中:Mt表示第t期的信息熵,數值越大,說明居民消費結構越合理;pit表示第t期第i個居民消費項目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計算結果如下:
由表2可見,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信息熵值呈波浪式變化,熵值明顯高于農村居民;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信息熵值總體來說是不斷增長的,由2005年的1.67189增加到2017年的1.72052,增加了0.04863。計算結果表明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信息熵值較高,表明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趨于合理,不斷優化。
?。ǘ┯嬎惝a業結構系數
本文用產業結構系數來反映產業結構變動的情況。
產業結構系數是指第二、三產業的增加值總和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2005年至2017年福建省產業結構系數如表1所示。
2005至2017年福建省產業結構系數呈逐年上升的態勢,由2005年的0.874增加到2017年的0.931,表明福建省產業結構處不斷優化和升級中。第一、二產業占比逐年下降,第三產業逐年提高,但目前第二產業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仍高居首位,產業結構還是比較明顯的“二三一”特征,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計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度
居民消費需求決定企業的供給,也決定了產業結構。本文采用馬成文等學者構建協調度指標來衡量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與產業結構的變動是否和諧一致。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C為協調度,M為第t期居民消費結構的信息熵,Q為第t期產業結構系數,k為系數,2≤k≤5,通常取k=2。C≤0.6,說明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協調;0.6≤C≤0.7,說明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勉強協調; 0.7≤C≤0.9,說明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基本協調;0.9≤C≤1,說明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協調。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見,2005至2017年,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度在0.78-0.84之間,其中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度略高于城鎮,這表明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變動基本協調。
三、政策建議
分析結果表明,福建省居民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處于不斷優化和升級之中,但兩者仍具有一定的不協調性。因此,要促進福建省城鄉民居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ㄒ唬┨岣呤杖胨?,進一步優化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
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從上述分析可見,福建省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與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相比,居民收入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還比較大。因此,必須進一步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完善農村發展機制,加快新農村建設,大力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只有不斷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使其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二)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當前,食品消費支出在福建省居民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仍占據首位,人們也日益重視食品安全、健康的問題。因此,要加快綠色農業的發展步伐,促進新型食品制造業的發展,不斷提高食品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附加值,并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督。
?。ㄈ┱{整工業內部結構
要改造和升級傳統產業,推動其精品化、高質化,以滿足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需求。同時,要采取措施,加大高新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大高新技術的投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生產新興耐用消費品,以適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
?。ㄋ模┘涌斓谌a業的發展
目前,福建省第三產業的發展是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因此,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這既是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的需求。要重視對傳統服務業的升級改造,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手段,并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重點推進電子商務、檢驗檢測、節能環保、科技服務、健康養老等新興服務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秀清.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差距的研究[J].北方經貿,2018(6):122-123.
[2] 肖淳丹.湖南省第三產業發展與居民消費的關系研究[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1):61-65.
[責任編輯:金永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