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與收入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了解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并根據消費結構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刺激消費,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采用ELES模型,對河南省上蔡縣四個鄉鎮農村居民的消費情況進行實證分析,分別對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基本消費支出、邊際消費傾向、需求收入價格的彈性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收入低是制約農村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現在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以滿足基本消費需求為主。
關鍵詞:擴展的線性支出系統;消費結構;收入;農村居民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031-03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一直以一個平緩的速度上升。而我國農村居民占全國人口的一大半,所以刺激農村居民的消費才會對拉動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我國近些年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很是重視,并且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增加土地補貼、完善合作醫療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惠農政策,使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但是農村居民的消費心理仍處于一個迷茫階段,不懂得如何消費,農村的消費市場也一直不景氣,所以刺激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將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步。
二、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選取及模型來源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方式,對農村居民的各項消費支出包括食品消費、衣著消費、居住消費、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醫療保健消費、交通通訊消費、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雜項商品與服務消費的截面數據進行了分析。
從微觀角度對農村居民家庭的消費行為進行數量描述和分析時,常常采用一些專門的分析方法,其中,線形支出系統模型和擴展性線形支出系統模型是我們常常選用的模型,但線形支出系統模型有些弊端,不能準確分析。所以,本文選取了擴展的線性支出系統模型,它的不同之處在于把消費支出看作價格和收入的函數。表達方式為:
?。ǘ┠P蛻?
為進一步分析居民消費結構與收入的關系,本文走訪了河南省上蔡縣華陂鎮、塔橋鎮、韓寨鄉、齊海鄉4個鄉鎮,以不同收入組農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各項消費支出數據作為樣本進行分析(見下頁表1)。
在利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8.0對居民消費數據用ELES模型進行分析后,得出表2。
?。ㄈ┺r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實證分析
1.基本消費支出分析。表1顯示,2017年農村居民基本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24.52%)、居?。?.95%)交通通訊(9.81%)和醫療保健(6.17%)四類,合計占基本消費支出的47.45%。從基本消費支出比重看,農村居民用于生存型消費支出的比例高達47.45%。從數據看,其享受型消費、發展型消費支出占30.75%。其中,在衣著消費(12.45%)、娛樂消費(8.88%)、雜項消費(3.74%)、家庭設備消費(5.68%)。這表明,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2017年農村居民的平均消費支出是20 407.57元,而最低收入群組的農村居民消費僅為7 369.49元,表明仍有部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極低并且貧富差距明顯。
2.邊際消費傾向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農村居民的總邊際消費傾向為0.36,即在居民每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費的支出比例占38.5%,用于消費支出的比例比較低,這也極大地阻礙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同時也表明農村居民更愿意把錢存儲起來,導致銀行的資金增多,阻礙了商品的流通。從表2中可看出,河南省農村居民對各類商品的消費邊際傾向均為正值,說明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對各類商品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其中食品、醫療、交通通訊、居住這幾方面的需求量最大。而對衣著、家庭設備、娛樂文化這幾方面的需求量較低,表明食品、居住這幾類消費產品仍是農村居民主要關心的問題。
3.消費需求彈性分析。需求收入彈性是指當居民的收入每變化1%時所導致的對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它反映了消費需求對收入變動的敏感度。由ELES模型,可推導出需求收入彈性的公式:
表3顯示,河南省的農村居民對各類商品的消費的收入彈性都大于0且小于1,收入彈性為正數,說明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對商品的消費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消費的增長率總體上還是小于收入的增長率。這較低的收入彈性表明,農村居民在收入較低的情況下,會把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醫療、居住等消費產品上。在為了滿足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后,農村居民就會減少這些衣著、娛樂、家庭設備等消費產品的消費,這也再次說明食品、醫療、居住是目前農村居民的主要需求產品。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農村居民的整體消費層次不高,消費結構也很明顯,主要以居住、食品、醫療為主,這也是因為收入較低的緣故。還有部分低收入的群體還沒有完全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我們得出的重要結論。食品、居住、醫療等類商品是農村居民消費的重中之重。
2.農村居民對商品需求的收入彈性不高,因為農民對自己的自身收益并沒有確定性,并對未來的發展也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所以,消費時顧慮較多,只會在滿足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后,將部分收入儲存起來,而不會用于其他享受型的消費中。
3.農村居民對食品、居住、醫療和交通通訊類等商品的價格關注度較高,因為這些商品是他們的必需品,價格的浮動會影響他們的購買能力。反之,對于衣著、家庭設備、娛樂教育等項目的價格變化的敏感度較低,因為這些商品的消費不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
(二)建議
1.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大力推進農村的產權制度改革,使農村產業企業化,大量引進企業并鼓勵支持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改變農村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使股份合作經濟成為首選,這樣會提高農民自己經營的效率,并且農民會獲得額外的收入,通過股份合作,農村居民或獲得額外的分紅,這樣也會大大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2.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提高農村居民消費預期。我國政府應該為農村居民提供相應的保障,做到人人心里有底,完善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例如解決居民的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問題。為失地農民提供相應的補助并解決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切實地關注好失地農民的后續生活,健全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機制。
3.加大對農村金融扶持力度,積極發展農村信貸消費。我國政府應該攜手大型金融企業一起走進農村,對農村也進行金融體制改革。首先對農村合作社進行改革,讓農民參與其中,使農村合作社成為真正的金融機構。合作金融機構要把重點放到推出信用貸款或擔保貸款,主要用于農民的農業生產和日常消費上,可以信用買房、信用買車等信貸消費。只有加快農村合作社的改革,讓農民可以有資金去消費,才會真正提高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 王曉紅.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分析——基于四川省的實證[J].農村經濟,2014,(8):58-61.
[2] 郭少圓.安徽省農村居民收入結構對消費結構的影響研究[D].合肥:安徽財經大學,2017.
[3] 鄒馨.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實證分析——基于ELES模型[J].時代金融,2017,(9):57.
[4] 劉坦.河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因素研究[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7.
[5] 崔晨.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調整減貧效應的實證分析[J].南方農業,2018,(3):85-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