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作為金融反貧困戰略的重要組成,對提升農民的金融素養、改善農民的收入狀況以及農村金融的包容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應充分把握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現狀,借鑒國際經驗,扎實推進農村居民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
【關鍵詞】農村居民 金融知識 普及教育
一、我國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現狀
?。ㄒ唬┙鹑诔WR與技能欠缺
由于網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缺失,使得部分農村居民在面臨網上銀行等新型金融服務方式產生了排斥心理,從而不能利用網上銀行辦理相應的理財、網絡支付等業務。由于對銀行卡了解有限,導致農村地區ATM的效用大打折扣。由于在保護個人信息、密碼設置與保護、費用收取等方面缺乏常識,加之農村居民對于各類銀行卡使用賬戶被盜事故的聽聞,使得他們在使用信用卡存取款、轉賬、POS機消費存在排斥心理,限制了銀行卡業務在農村的發展。
?。ǘ┙鹑诋a品與業務不熟悉
大部分農村居民在辦理存款業務時不知道怎樣選擇儲種,甚至當定期存款到期后不知道及時支取、轉存,從而造成利息損失,而且對貸款的基本操作流程、種類、期限、利息計算、逾期處罰措施以及支農惠農貸款政策等了解不夠。對農村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業務缺乏基本認知和風險識別能力,導致農村居民理財能力較弱。農業作為弱勢產業,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購買農業保險可以起到保障功能、減少損失,但農村居民對保險知之甚微,對保險公司缺乏足夠的信任。
?。ㄈ┙鹑诜芍R較為匱乏
隨著農村金融不斷向縱深發展,農村居民參與金融活動隨之增多,在遇到金融糾紛時,需要借助法律途徑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由于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一定的金融法律素養,對自身權利認識不清,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不能準確判斷,在后期的糾紛案件處理中,易造成取證和投訴困難。
二、國外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經驗借鑒
?。ㄒ唬┙iT機構負責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在美國,美聯儲內部設立社區事務計劃部門,專門負責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次貸危機后,又增設金融消費者保護署,專職負責國民金融知識教育。在英國,由金融服務管理局制定“國家金融能力戰略”,成立包括政府機構、金融機構、非營利性組織、消費者代表、媒體等成員組成的金融能力指導小組,負責向社會民眾宣傳金融知識,推進金融教育工作。同時,成立由財政部、貿易和工業部、教育部、消費者協會等部門組成的金融能力咨詢小組,負責對金融教育工作進行指導。
?。ǘ┰O立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專項資金
美國用于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三個渠道:一是聯邦儲備銀行從事公開市場操作業務所獲取的收益以及為金融機構提供有償服務的收費;二是由協作完成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相關組織部門提供的資金;三是聯邦政府每年撥付2.5億美元金融教育經費,平均分配供中小學與大學使用。英國政府每年都會將金融教育支出納入財政預算,約占金融服務管理局年度預算的6%-7%,并呈逐年加大趨勢。
?。ㄈ⒔鹑诮逃{入國民教育體系
美國2003年頒布《金融掃盲與教育促進條例》,明確將國民金融教育正式納入國家法案,從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到大學階段都開展不同層次的金融知識教育。在英國,針對16歲以下群體,由正規教育系統提供金融知識教育,推行“學習金融知識”計劃,并將個人理財知識納入《國民教育教學大綱(修訂)》。同時,“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免費為學校提供教學資料、金融類課程設計、師資培訓等幫助。
?。ㄋ模┙鹑谥R普及渠道方式多樣
美國金融知識普及渠道除公益廣告、宣傳手冊、課程教育、研討會等傳統方式外,近年來還積極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立在線學習平臺。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注重運用電視、電臺、網站、報刊等多種新聞媒體,采取實地調查、上門講解、合作教育培訓等方式多渠道普及金融知識。另外,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針對公司雇員進行“工作場所金融知識傳授”,以及針對普通民眾提供在線工具、金融事務咨詢。
?。ㄎ澹┽槍Σ煌后w開展特色金融知識教育
美國金融教育主管部門針對有理財技能和需求的年輕老師、學生,提供金融教育的網站,涵蓋老師及各年齡階段、各文化程度學生的學習資料,培養年輕人的理財素養。英國根據社會民眾不同的金融知識需求將宣傳對象細分為中小學生、青年人、公司職員、新婚夫婦等不同類別,與此相對應設置不同的教育培訓規劃。比如,為提高新婚夫婦的理財能力,通過該新婚夫婦所在的公司人事部組織開展“錢袋子”工程,講授公司職員可享有的福利、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以及兒童早期啟蒙金融知識教育等。針對現代年輕人由于消費觀念改變導致的超前超額消費問題,英國金融能力指導委員會于2006年啟動了“幫助年輕人樹立理財觀”計劃,引導年輕人進行合理消費。
三、推進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途徑
?。ㄒ唬┒嗖块T合力推進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全面開展
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多部門共同協作參與。當前,我國金融服務管理的職能屬于中國人民銀行。因此,我們建議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在內部設立金融教育辦公室,制定金融知識教育的整體規劃,由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各金融機構、教育部等部委共同參與農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會議制度,逐步建立起以“一行三會”為統領,各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學校、媒體等協調配合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組織體系。強化各部門合作與溝通,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合力做好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工作。
?。ǘ┰O立全國和地方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基金
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需要社會多部門參與并長時間持續深入開展,由此,有必要設立全國和地方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基金。國家和地方政府可根據公益事業規劃與工作計劃,以專項預算的方式從財政支出項目中籌措專項資金;各層級金融機構可從開展社區公益活動的項目籌集專項資金;非營利性組織可通過贈與、捐助等籌款方式吸收民間資金用于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
?。ㄈ┏掷m開展層次分明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通過對農村居民進行調研掌握他們金融知識盲區,根據年齡階段、知識水平及金融知識需求特征等因素,細分教育對象,有針對性地展開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比如針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注重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課本,從入學時就開始開展金融素質教育;針對其他農村居民,盡量避免一陣風式的金融知識普及方式,而利用廣播、電視、媒體、出版物等傳媒方式,日常持續性地對他們造成耳濡目染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與農村金融服務體驗進行結合,增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服務體驗與傳統的理論知識教育方式不同,而是根據農村居民的某特定金融需求進行相對應的金融知識傳授,進而直接參與體驗金融產品服務。
(四)建立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效果評估檢測機制
完整的評估檢測機制需要在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前進行問卷調查,并建立資料庫,根據調查所得信息,設定每次金融知識普及目標,在宣傳教育后進行跟蹤調查,多層面多維度地了解宣傳效果,完成效果評估報告。根據評估報告的分析,及時調整教育重點,創新教育方法,修正和完善宣傳教育計劃,以提高宣傳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7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