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開發中后期斷塊天然氣藏的地質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對投產年代較久的油氣田的油氣藏勘探開發與研究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適合此類油氣藏開發和挖潛的方法,在現場應用中綜合采用多種技術進行處理,包括排水采氣技術、大型壓裂技術、天然氣地震識別技術等,通過這些技術的綜合運用來對油藏進行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開發淺層和深層氣藏的理論,對同類型油氣藏的勘探和開發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油田天然氣;隱蔽性油氣藏;勘探;壓裂
中國的陸上油氣田經過多年的開發,目前正在開采的東部和西部大部分油氣田已經全面進入油氣開發的中后期,由此所帶來的“雙高”的問題十分明顯,雙高就是指動用程度高、采出程度高,據有關數據分析,從動用程度指標來分析,當前許多油氣田地質儲量已經達到90.0%以上,可采儲量動用程度更是接近95%的水平。
1 地質概況
1.1 區域構造特征
為了便于研究,我們確定了以我國東部的遼河裂谷為研究藍本來進行細致分析。遼河裂谷由于具有著典型的油藏特征而能夠更加清晰地得以展現和分析。我們所研究的遼河地質裂谷先后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形成了三個有效的旋回。分別是東三段-東二段-東一段為旋回。沙四-沙三-沙二下旋回,以及沙二上-沙一中下-沙一上旋回。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以張裂開始是每一個旋回所必有的特征。經過裂谷深陷再發展到收斂,這是整個裂谷的產生全過程。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旋回第一個階段屬于引張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呈現出較強的斷裂活動特征。第二階段(沙一中、沙三、下東二段)屬于裂谷的深陷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裂谷寧靜階段,相對較為成熟。在這個階段,裂谷構造活動和水深影響得以相對減弱,以滑塌濁積巖及巨厚生油巖建造特征為主體的建造發育,從而形成古生物以深水介形類為主。在裂谷進入收斂或縫合階段以后,裂谷主要是以扭動作用為主,水域面積小,湖水顯著收斂,這個階段主要是沉積了以沼澤相為主的雜色砂泥巖和地層。
1.2 斷裂特征
作為遼河裂谷的主要特征,本文為了研究更為方便和具體,采用了以遼河油田雙南油田區塊為典型案例來進行研究,通過我們對油氣田中后期油藏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達到地質的研究目的。雙南油田是我國東部油田的一個典型代表,地理位置處于東南部遼河斷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之間,東臨清水洼陷,南靠鴛鴦溝洼陷,北以雙南斷層為界相接,這個地塊構造面積接近50平方公里。作為一個長軸背斜構造,延伸方向東向北,軸部相對來說比較平坦。在雙90井、雙100井至雙108井一線形成了較為顯著的含油帶,這個地質構造的高點在雙90井附近,構造幅度最高可達250米。在這個相對狹長的地帶,被九個相互不影響的斷層切割,分割成7個地層斷塊,分別為雙100斷塊、雙102塊、雙90塊、雙91塊、雙108塊、雙92塊和雙96斷塊,在這些斷塊的影響下,每個斷塊都會形成一些獨立的油、氣或者水的組合,從而使各自不會產生串通的影響。
2 天然氣勘探開發形勢
根據近年探明的情況來判斷,當前所在區塊的地質儲量已經處在逐年下降的趨勢中,而且絕對額度也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儲量能否實現更高動用程度,可開采難度的不斷加大,成為地質人員以及勘探開發過程中的主要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受此影響,我們不得不強化對儲層非均質程度、儲集層物性、油氣分布規律等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及時地將地震技術等更為全面的技術應用到到勘探和開發的各個環節。
3 天然氣勘探開發可持續發展對策
3.1 大型壓裂技術在改造氣層中的應用
針對雙南油田儲集層物性差、儲層非均質程度強的特點,雙南油田興隆臺油層物性較差,孔隙平均為10.8%,最大18.6%,最小2.3%,一般為6.5%~14.7%。實驗可知,大型壓裂技術作為一項相對成熟的技術,在油田的勘探開發難度大的情況下,可以成為實現油田接續生產、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3.2 加強淺層與深層天然氣勘探,實現增儲上產
對于深層勘探來說,雙南油田區域相對空白,我們地質人員發現,在沙三沉積時期沉積厚度巨大分布范圍廣,為盆地深陷期,當時所發育的多套砂體重要組成部分。經研究該區發育溝道側緣微相,湖底扇中扇溝道的砂體發育較為成熟。通過結合老井試油試采資料,并對這個區塊天然氣藏因素綜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地震資料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通過地質資料的研究,我們可以對構造給予更加全面而精細的解釋,加上油氣預測等手段,在目前的勘探開發形勢下,注重淺層和深層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依然存在較大的希望獲得油藏突破。
3.3 利用先進技術研究隱蔽、特殊氣藏,拓寬天然氣勘探領域
作為油田早期投入開發的氣田來說,有著先拉張后走滑、復雜基底結構,以及總體應力場環境、多期次斷層活動、晚期持續性的差異沉降等多項有效的活動,形成較多的巖性油氣藏構造。由于砂體延伸距離短,橫向變化快,一般情況下會以條帶狀或透鏡體出現,錯綜斷層配置形成了典型的隱蔽性油氣藏。注重對這些結構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技術的研究,必將有利于提升油氣勘探開發的效果。
4 結論
①“雙高”期老油氣田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后備資源嚴重不足,產量遞減趨勢嚴峻,主力含氣區進入開發后期,穩產難度越來越大;
?、诓扇⌒录夹g、新工藝,促進老區挖潛、積極開辟有效資源接替新區。“立足老區保穩產、開拓新區找儲量”,將是天然氣勘探開發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