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江蘇油田小斷塊薄油層水平井軌跡控制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針對江蘇油田,總結出采用地質導向技術確定標志層、穩斜探找進油層、優化剖面及控制水平段軌跡,是實現不確定目的層水平井軌跡控制有效方法,提高了采收率。
  關鍵詞:水平井目的層;垂深;穩斜探頂;軌跡控制
  1 前言
  江蘇油田主力斷塊已進入高含水、特高含水階段,為提高采收率以及開采老區剩余油,采用水平井鉆井技術,雖然應用了地質導向鉆井技術,但近年來水平段的油層鉆遇率并不太高,水平段的軌跡控制受種種原因影響,需要頻繁滑動調整軌跡既影響鉆井速度,又降低了油層鉆遇率,甚至導致填井。對水平段軌跡控制進行細化,提高水平段軌跡控制技術,將有利于提高油層鉆遇率,并降低開發成本。
  2 水平段軌跡控制的影響因素及難點
 ?、偎骄蠖酁槔蠀^調整井,地面條件差,井網密布,需三維施工及三維防碰繞障;②小斷塊油藏,油層薄,區塊小,施工各并均存在設計窗口小,一般上下不超過l米,左右不超過l0米,大多為5米;③小斷塊油藏,入窗前無明顯標志層,往往需要下壓找層或上抬追層,既損失油層,又影響了軌跡,為后續施工增加難度;④地層產狀走向不一、傾角不準確,確保油層鉆遇率困難;⑤斷層影響,江蘇油田多為復雜小斷塊油層,水平井布井在靠斷層的高部位,構造誤差導致設計水平段被斷掉一部分。這種情況往往影響到地質方的判斷,導致軌跡頻繁調整。
  3 著陸段軌跡控制技術
  結合鄰井解釋資料,充分利用施工井的地層信息(標志層)來及時修正入窗點,如永安地區水平井,在目的層前一般都有高導泥巖可作標志層,來對比鄰井資料分析判斷目的層實際位置,選擇合適的井斜角入窗。
  靶前約束點的確定:實鉆靶前距由控制井與水平井的距離、水平井的曲率半徑和地層的構造決定??刂凭c水平井的距離較遠、水平井的曲率半徑較大時,實鉆靶前距可較大,反之較小。當地層產狀小于90度即井身軌跡由低向高的情況下,實鉆靶前距應適當縮短,因為靶前距越大,著陸時需要的垂深越多,井身軌跡控制越難,而適當減少靶前距,可保證井眼軌跡圓滑。當地層產狀大于90度即當井身軌跡由高向低的情況下,這樣可以提前進入油層,增加水平段油層長度。當控制井與水平井較遠時,可在B 靶與A靶 的延長線上選一個點作為約束點A1,提前著陸,以便施工中更準確。
  4 入窗井斜的確定
  探油頂時,穩斜角的優選,以應付目的層的提前或者置后過多的情況。通過圖可以看出穩斜角的大小影響△H4的大小,穩斜角太大達不到壓垂深的效果,從而使實鉆軌跡從油層頂上方穿過,太小中靶后從靶底出油層。
  備注:①以Ka=20°/100米計算;②△H0=每復合1米垂深增加的量;③△H3=以Ka為增斜率,井斜增到86度是的垂距;④△H2=伽馬探測器已測垂深到鉆頭的距離。
  井斜角的優選:根據表1,選擇井斜在84°-84.5°之間復合探頂,每復合10米,垂深下探1米,油頂到中靶點垂深控制在1.3米內,滿足本井穩斜探頂的要求。
  5水平段軌跡控制技術
 ?、俟こ膛c地質相結合,解決信息滯后的問題。選用較短的動力鉆具,簡化組合,盡量縮小測量零長,使各種測量傳感器最大限度地靠近鉆頭。在油層中不同部位、垂深,其電阻率、伽馬值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油頂、油低的物性差一些,電阻偏低,伽馬偏高,中部好油層相反,物性較好,可以根據鄰井的測井資料來進行對比,判斷軌跡在油層的位置;②采用單扶單彎柔性倒裝鉆具組合,應用復合鉆井技術,使用地質導向鉆井技術、巖屑錄井、鉆時錄井等技術手段,較好地及時地發現目的層設計與實際的誤差,仍按設計軌跡進行施工,導致水平井鉆遇油層率低。
  6配套技術措施
 ?、俨捎盟募墐艋到y,控制鉆井液中固相含量低于0.2%。及時做好人工清砂、清罐工作。進入水平段,更換大篩目的篩布,離心機基本要求24小時使用,凈化井眼;②強化短起下鉆及大排量循環,破壞巖屑床及刮削虛泥餅,并及時補充潤滑劑,保證井壁干凈、光滑。大井斜段每鉆進50-70米就進行短起下一次,短起下起至井斜20度左右。水平段快鉆時段,適時停鉆,大排量循環返砂。短程起下鉆通井前,充分大排量循環洗井;③合理加大鉆頭水眼直徑,以減小泵壓,滿足以較高的排量來保證井眼攜砂效果的要求。
  7結論
  勤倒換鉆具;深油層多靶點水平井的開發,需要工程、泥漿等各方緊密配合,周密準備,盡量避免水平段大幅度調整軌跡;深油層水平段定向托壓時,增斜時采用杠桿原理,降斜時采用小鉆壓吊打和控時定向劃眼;選擇好探油頂井斜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4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