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熱軋薄材板凸度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熱軋薄材板型控制是生產中的難點,為保證熱軋薄材良好的板型,分析了影響板凸度控制能力的因素,通過實踐與分析、歸納、推理、判斷總結出提高凸度控制能力的方法,提高了板型質量。
  【關鍵詞】板凸度;板型控制;熱軋薄材
  中圖分類號: TG33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170-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81
  Hot Rolled thin Plate Crown Control
  HAN Shu-hong
  (Ansh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Anshan Liaoning 114032, China)
  【Abstract】Shape control of hot rolled sheet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nsure a good shape of hot rolled shee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rol ability of plate crown are analyzed,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plate crown are summarized through practice and analysis, induction, reasoning and judg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te crown.
  【Key words】Plate crown; Mold control; Hot rolled sheet metal
  0 前言
  由于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Angang Strip Production,簡稱ASP)工藝的特殊性及設備特點,只能通過調整竄輥、彎輥、軋制計劃和原始輥形等方法來進行板型控制,在熱軋薄材生產中經常出現邊浪、中浪、兩邊浪、復合浪、鐮刀彎等板型缺陷,使產品質量下降,成材率低。為了提高ASP1700板凸度控制能力,保證熱軋薄材良好的板型,對影響凸度控制因素進行理論分析,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凸度控制精度,減少了熱軋薄材板型不良缺陷,提高了板型質量,從而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1 薄材板型不良原因分析與控制
  1.1 彎輥力分析與控制
  彎輥力大小是否合理是控制板凸度的關鍵[1]。ASP1700線目前應用LVC工作輥輥型、ASPB支持輥輥型、竄輥加彎輥力來控制板凸度。
  在帶鋼軋制過程中,利用工作輥彎輥抵消工作輥撓曲產生的帶鋼凸度是連續控制板形和平直度最基本的方法[2]。我們采用液壓正彎輥來控制板凸度,根據軋輥使用周期,合理匹配各機架彎輥給定量,提高凸度控制精度。
  一般情況下軋制薄材時,特別是在工作輥的末期輥,為了保證凸度和楔形都要增大彎輥力,長期實踐得出最佳的彎輥力設定如下:
  F3彎輥盡量設定大一些。軋制薄材時大部分都在20公里左右,這時設定在50t左右;中期的時候設定65t-70t左右;末期時凸度還可以就設定在85t-90t左右,如果凸度過大就設定到最大。如果是窄規格,凸度會增大,以上各數值則需要在加10t;硅鋼設定到最小。
  F4彎輥也要大一些,防止帶鋼拋鋼時尾部出現兩邊浪,不穩定,容易發生甩尾,設定數值基本上與F3相同。
  F5的彎輥力要比F3和F4稍小大約10t到20t。在軋制薄材的初期,彎輥力應隨著公里數的增長和實際情況來調整。
  F6彎輥力可以根據實際板凸度情況設定,如果凸度過大了,F5彎輥增加了,F6也要適當增加。
  1.2 軋機負荷分配分析與控制
  從板形控制理論上講要求前后機架的比例凸度一致,前機架主要控制凸度,后機架主要控制板形[2],因此壓下量主要控制在前機架,其軋制力負荷分配則為前高后低,軋制力呈階梯分布。
  1.3 輥縫偏差分析與控制
  1700線凸度控制主要是在上游機架F1~F3控制,凸度控制的目標為30μm~50μm,盡量不使凸度太大,避免造成三點差過大,兩個邊部過薄,否則在末架尾部微偏時,容易造成甩尾。而且在這個數值之間,客戶反映良好。
  粗軋楔形易造成單邊浪,也影響到精軋上游機架穿帶的穩定性,一般利用本周期的過渡料進行調整,控制的標準是讓楔形小于凸度。
  在比例凸度的控制區中,有一個控制平坦死區,控制在平坦死區的板形是平直合格的板形,客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板形缺陷。
  1.4 軋制計劃分析與制定
  ASP1700線雖然可以用LVC工作輥輥型、ASPB支持輥輥型、竄輥加彎輥力來控制板凸度,但還是不能實現自由程序軋制,必須合理安排軋制計劃。
 ?。?)換輥開軋燙輥材前3塊鋼,應安排厚規格(≧5.0mm)。由于軋輥熱凸度未形成,凸度通常較小,如果規格太薄易出現軋制不穩。所以在燙輥材后,最好安排中間規格帶鋼軋制10塊左右后,再安排厚規格,此計劃安排即可以保證換輥初期軋制穩定性,又可提高凸度控制精度。
  (2)單個軋制周期,寬度反跳大,凸度不易控制。為了提高板形質量,提前與計劃員溝通,寬規格計劃末期盡量排些厚規格,同時兩種寬度規格必須單獨裝爐,當板形和凸度不可控時,應單爐生產軋1060斷面,當爐內規格允許換輥時,及時換輥。
 ?。?)檢修后第一個軋制周期薄材盡可能往后安排,且數量要少;
 ?。?)在合同允許的情況下,可在軋制薄材前安排幾個周期寬度為1515mm規格Q235B和3.5mm以上鋁鋼,使軋機從較軟的鋼質逐漸過渡到相對較硬的鋼質。
 ?。?)軋制計劃合理,盡量避免寬度、厚度、鋼質不同的交叉軋制。
  1.5 軋制節奏分析與控制
  軋制節奏:保持出鋼節奏比較均勻,不要太快,大概每小時18~20塊鋼。這種節奏的好處如下。
 ?。?)出爐溫度高,且均勻,同時連鑄的坯料能跟上,軋線不用待熱,避免出現爐頭鋼。
 ?。?)輥溫比較衡定,熱凸度均勻,有利于提高軋制穩定性。
 ?。?)熱卷箱不用移送,可以避免由于移送導致帶鋼尾部跑偏,影響板形質量。
  2 結論
  通過對各架精軋機彎輥力設定、軋制計劃、竄輥策略、軋機各架負荷及精軋機支承輥和工作輥的原始輥型等影響帶鋼凸度的大小因素的理論分析研究,在實際軋鋼過程中跟蹤這些因素,收集數據,摸索規律,取得了一些有效控制方法。在過去的實際應用結果表明,上述操作方法實用有效,使產品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提高了成材率,為企業創造了效益。用戶板形異議量也大大降低,滿足了用戶日益嚴格的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國棟主編《板形控制和板形理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6.
  [2]孫薊泉主編《板帶軋機輥縫影響因素與板形的關系》[J].鞍鋼技術,2007(3):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6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