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及培養方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及質量,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應加大對高校教師的培養力度。并且,應構建合理的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以此作為模型,不斷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本文基于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進行分析,提出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策略,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為社會發展培養優秀人才。
【關鍵詞】高校教師 教育教學能力結構 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200-02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快速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成為我國教育部門發展重點內容之一。我國大部分高校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加大對高校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從而全面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及成效。在實際培訓過程中,應構建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為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
根據現階段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發展要求,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基本分為四種組成要素。第一種,教師更新知識能力。教師應根據社會的不斷發展,樹立終身參與學習的意識,并及時更新知識內容。第二種,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學生進行合理的溝通。第三種,教學設計能力。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個性特點等,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第四種,教學評價能力。教師應合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避免以分數作為評價標準,降低學生學習自信心。
二、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ㄒ唬┩晟平處熍囵B體系
高等教育逐漸朝向大眾教育階段進行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能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新入職的高校教師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高校教師都畢業非師范類學校,即便具有較高的學歷,卻缺乏基本的教學理論。針對此種發展現狀,應加大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力度。要求教師了解高校教育的基本知識、特點、方法及技能等。在實際培訓過程中,高校應不斷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圍繞教學所需的各種教育教學能力結構要素開展培訓活動。同時,應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培養環境,既能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又能提升高校教師培養水平,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ǘ┏珜Ы虒W反思
高校在對教師培訓過程中,應倡導教學反思。要求高校教師在教學過后,對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實踐等進行反思。通過教學反思,能使高校教師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加強訓練,有效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同時,高校教師應在教與學之間,構建全新的教學互動模式,真正做到創新教學。另外,在教學反思過后,應要求高校教師進行自我評定,從而提升高校教師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教師的自我評定,能使教師發現教學問題,通過自主法分析問題,提升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三)開展教學競賽
高校在對教師培訓過程中,因定期開展教學競賽。通過開展教學競賽,能為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提供鍛煉和學習的平臺。同時,也是高校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檢驗的一種方式。在開展教學競賽過程中,高校應聘請專家名師,對高校教師進行指點,指出教學中的不足,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另外,在教學競賽結束后,高校教師應與其他參賽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學經驗,促進雙方共同進步。
(四)制定教學評估制度
高校在對教師培訓過程中,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評估制度。要求高校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潛能,在對教學進行評價時,應從傳統的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并且,改變評價方式,由定量轉向定量與定性結合。通過創建全新的教學評估制度,簡化評估環節,有效減少高校教師工作壓力,使教師充分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除此之外,高校教師應打破傳統的學生評價模式,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從而培養出優秀人才,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另外,高校應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對表現優異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避免出現教師職業倦怠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教師應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因此,高校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在培訓過程中,以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為基礎。不斷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倡導教學反思。同時,應開展教學競賽,制定合理的教學評估制度,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陳丁丁,徐瑤,鞠蘇,張鑒煒,徐仲坤.淺談高校新教師如何快速提高教學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13-15.
[2]蔣紅玲.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10):138-139.
作者簡介:
李瓊生(1963-),男,漢族,廣東汕頭人,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