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反思教學是教師成長的新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204-02
  反思教學是一種新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對于廣大教師而言,它不是一種面向學生的教學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種用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學習方法。它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的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也是教師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努力提升教育實踐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一、反思教學的具體優勢。
  1.把“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當代教學的主旋律之一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作為教學活動中重要角色的教師更要學會學習、學會教學,提高教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有效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反思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探究和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教學中“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教師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育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說,反思教學幫助教師從沖動的、常規的行為中解脫出來,理智地決定、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改進自己的工作,使其更有效率、更富有創見。
  3.有利于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反思教學不是一般個人的意識,也不是傳統的“理論——實踐”模式,前者常有一定盲目性,后者常常由于理論的抽象性,使教師感到一種“距離感”,對理論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有什么幫助產生懷疑。反思教學要求我們通過“活動中的反思”觀察所發生的行為,理解自己行為與學生反應之間的動態因果關系,而后教師又進行“對事后的反思”和“功能反思",分析發生的事情,并指導以后的決策。反思成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它們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因此,從教師成長的角度看,反思教學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系統工程。它通過“實踐(行動)——反饋——調整再實踐(行動)”這樣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使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整體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二、正確把握反思教學的幾個環節。
  1.發現問題。每位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都會遇到許多的困惑和不解,如為什么今天的教育目標沒有達到?為什么課堂教學與預期相差太多?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怎么使學生的學習成為自覺行為?怎樣把新的教育理念溶入教學活動中?等等。面對困惑,教師不能無動于衷,應提高問題意識,明確問題價值。教學中的問題發現往往是教師從“感到困難”或“不滿意”開始的,一旦教師思考這個問題就會感到一種不足,并謀求改變這種情況,于是進入反思環節。
  2.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后,教師應認真分析,澄清其內涵和外延,把握界限,推蔽與分析問題的有效性,以便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廣泛地收集并分析有關的經驗,特別是關于自己的信息及批判的觀點,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價值觀、 目的、態度。教師對它們進行分析,明確自己的教學思想、觀點到底是什么,自己的行為與預期的效果是否一致等。教師根據對自己的了解、自己的經驗,以及對自己所能收集到資料的分析把握,形成解決辦法的不同設想,用來解釋情境指導下一步的行動。
  3.解決問題。教師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反思舊思想,并積極尋找新思想、新策略來解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此時,獲得信息,有助于有效的概念、策略方法的產生,這種信息可以來自研究領城,也可以來自實踐領域,可以對教學的特定問題進行反思。教師在對教學經歷的梳理、反思過程中,提高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的認識,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問題上,同時也幫助教師認識到處理這些問題上所具有的學識還有哪些不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教師會得到新的具體經驗,進入具體經驗階段,開始新的循環,從而完成整個反思教學的過程。
  三、探索反思教學的有效方法。
  1.寫反思筆記。編寫反思筆記首先要求教師應做教學活動的“有心人”,把平時教學活動中的感想、體會、頓悟困惑、靈感、“意外”,哪怕是“支離破碎”的,都應及時記錄下來,形成珍貴的資料;其次,要求教師階段性地進行資料整理,內容可包括:新理論的觀念、傳統教學中的精華、成功經驗存在問題的剖析、教材的修訂意見建議、典型片斷的剖析及教師抒懷等等。反思筆記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有趣的問題上,應對面臨的疑難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不僅要提供好的案例,而且要對已經做出的決策進行評價,以便為新的決策提供參照點。這樣及時的反思適時又得法,效果更佳。
  2.參與式研討。教師應更新觀念改變以往被動等待條件成熟,被動等待給予和依樣畫葫蘆的狀態,使教師自已成為學習和成長的主人。讓反思問題成為研討的前奏,勇于面對問題,通過自身的主動參與,學習研究和嘗試解決問題,使教師在研討交流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吸取營養、吸取教訓、取長補短。在每個教師分享經驗和策略時,產生共鳴或碰撞,引發教師重審自己的觀念、行為和策略,增進自我反思及用行動改變現狀的熱情。
  3.加強個案研究。教師應對教學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集中精力,把具有代表性、有價值的問題上升為課題,通過“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想”進行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1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