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教師”成長保駕護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后備力量和主力軍,悉心打造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天津市河西區純真小學校長張寶紅介紹,純真小學建于2012年,是一所充滿活力的學校。其中,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81.4%,教師平均年齡30歲。那么,如何讓青年教師盡快成為思想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受學生愛戴的教師,成為了學校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從建校之初,學校就把提高青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作為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建校7年來,學校借助高端起步、高位發展的優勢,始終堅持教學能力與師德師風并重的培養理念,圍繞“讓青年快速成長,挑起純真文化、河西教育的重擔”的目標,努力打造精致、和諧、有品位的“純真教育”,形成了一支在師德建設、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引領作用的優秀團隊。
價值引領,凝聚真力量
結合學校“立德啟智,學做真人”的辦學理念,在創辦現實生活中理想學校共同愿景的引領下,純真小學出臺了“真教師”培養工程。學校以“真教師”為價值引領,培育凝聚教師、吸引教師、厚植教師的精神力量,建立了“雙工程”培養機制,即中年教師培養工程與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年教師與青年教師“一帶多”捆綁發展,促使中年教師主動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個人價值。
在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按照教學年限三年以內和三年以上分為A、B兩組,細化標準,分層管理,分級培養。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學校按照“一年起好步、兩年立住足,三年漸成熟”的目標,開展好入職談話、每月談心,加強對其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在打磨教學基本功、精雕細刻行為規范方面為其“塑身塑形”,使之盡快勝任工作。
對三年以上的青年教師大膽放手,用當其時,才盡其用,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推動他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貞涀约旱某砷L歷程,一位青年教師感受頗深:“我參加了學校多項課題研究,這些經驗為我的專業發展提供了知識儲備?!?
教師們還自發建立了純真園“最美教師”群,隨時記錄下身邊教書育人的最美瞬間,相互欣賞,相互學習,這也成為感動和溫暖教師的一股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文化認同。
機制聯動,錘煉真本領
“沒有上課經驗,教學能力如何培養?”“如何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這些都是青年教師常會有的困惑。在張寶紅看來,讓每個青年教師自己摸索并不是好方法,學校應制定有效措施為青年教師解惑。
一方面,學校依托教育中心對新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另一方面,學校向內部挖掘潛力,開展自培。校長建立了個人博客,定期將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傳遞、推薦給教師,并手把手進行具體指導。截至目前已進行了30多場涉及思想、業務學習的主題講座。主管行政分工負責,有意識地把一些重要的教學、科研、管理任務交給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唱主角、挑大梁。學校還充分調動僅有的8名中年教師的經驗優勢,讓他們成為學科組建設的領頭人。指導教師建立個人短期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地制定個性化培養菜單,在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主題學習、個人特長、讀書寫作、班級管理等不同角度實施精準培養,形成各美其美、百花齊放的教師發展格局。
為加速青年教師成長,學校采取專家面對面指導、師傅點對點幫扶、一人培訓輻射多人和項目合作的培養策略。一方面,安排學校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名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對子,指導青年教師盡快熟悉常規工作。大到教學理念、方法,小到教案規范乃至課堂板書設計,師傅們細心地指導著徒弟。另一方面,每年投入專項培訓經費,保證全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先后派出教師參加骨干教師高端培訓、后備干部培訓、全國教學會議等。
多層次的培訓喚醒了教師的專業自覺,提升了專業能力,也讓教師收獲了成功的幸福感。
任務驅動,提升真能力
教師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積月累,但有時關鍵事件也能激發教師巨大的內在潛力,促使其獲得質的飛躍。為此,學校采用了任務驅動的方式,鼓勵和鍛煉青年教師在實踐中大膽展示和鍛煉自己,在實踐中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干。
在課程建設中,學校明確了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確定了繪本教學為校本課程,組織青年教師學習繪本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開展集中培訓,廣泛研討和論證。從教材設計思路到課堂教學實施,青年教師的創造性得到了極大釋放,《中文繪本》《英文繪本》《玩點數學》《中華藝術與傳統文化》《純真德育》等系列課程體系初步形成。在每學期開展的繪本主題展示活動中,他們學習、實踐、反思、收獲,走出了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繪本教學實踐研究也被列入天津市教育規劃課題,成為了純真課程建設的亮點和特色。
從青澀到成熟,從步入教師崗位時的“菜鳥”到學校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從毫無教學經驗到多次斬獲教學大賽獎項。他們褪去“稚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在純真小學,督促青年教師苦練內功的絕招是“實戰”,換言之,教師肩上有擔子,便有了一種責任,責任進而成了他們前進的動力。
團隊合作,實現真成長
在純真小學,“青年研究會”是將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師凝聚在一起建立的非正式組織。在這里,教師們經常交流困惑,分享感動,議教育教學、談理想未來,甚至講述個人生活、情趣愛好,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感情,增進了友誼,獲得了認同感和歸屬感。學校還借助青年研究會,開展了一系列青年教師培訓活動。如圍繞讀書,組織青年教師“讀一本好書,開展一次讀書論壇,向全體教師推薦一本好書,寫一篇讀書博客”等,引導青年教師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并通過讀書來引領教師涵養知識底蘊,塑造書卷氣質。
學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比賽和志愿者奉獻活動更是處處體現青年教師的活力和朝氣。不論哪位青年教師做公開課,學科組的教師都自發留下來,成立備課團隊,磨目標、磨教材、磨環節、磨學情、磨應變,通過“接納—模仿—比較—質疑—超越”的途徑,苦練教學功底,凸現教學智慧,實現個體成長和成果分享的共同豐收。
不僅如此,喜人的成績推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與成熟。短短幾年,學校涌現出一批蓬勃向上的青年教師“明星”:2人被評為市級師德先進個人,13人分獲市、區“五一”勞動獎章,占教師總數30.2%;涌現出13名河西區希望之星、2名河西區教壇新秀,占青年教師總數42.9%;2人入選河西區師德宣講團;連續兩屆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優秀組織獎和優秀獎,其中部級優課8節、市級優課11節、區級優課38節,獲獎比例位居全區第一名。
“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正是這些優秀青年教師的不斷成長,促進了全校教師的協同發展,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睆垖毤t如是說。
?。ㄘ熑尉庉?徐德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