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校級課題,助推教師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課題研究既是激發教師內在需要的載體,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抓手。本文從校級課題的研究特點、基本特征、管理策略等方面簡述了校級課題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教育;課題管理;教師成長
作為學校科研工作最基層的研究細胞——校級課題研究在各大學校落地生根,它所帶來的研究效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親睞。
一、校級課題研究特點
校級課題研究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特定領域,它是微型研究,選題更小,研究更接地氣,多以學科教學研究為主;從課題申報來看,校級課題的審批權在學校,審批立項更快捷;從研究周期來看,研究時間更靈活;從研究重點來看,校級課題的研究內容往往指向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二、校級課題基本特征
校級課題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抓手,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都是課題研究內容,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研究載體;校級課題組的主體是教師,是從事教育教學的一線教師,既可以是個體研究,也可以是教師研究團隊;校級課題植根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改善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
三、“精細化”管理策略
“精細化”的科研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精”即課題管理工作要突出重點,即抓住科研管理工作的癥結問題,難點問題,探尋解決的方法?!凹殹奔磳W??蒲姓n題管理覆蓋的環節要全。
(一)管理制度化。學校應形成教育科研管理、運作、考核、評價為一體的管理辦法,落實各級人員的工作職責,形成系統的管理體系,實施制度管理。
?。ǘ┕芾眢w系化。學校領導小組進行課題整體謀劃,教科室進行方法引領,工作推進,教研組上傳下達,進行學科推動,課題組具體實施,教導處和校級專家組進行學科引領和技術指導。
(三)研究規范化。課題的申報遵循“自主”原則,尊重教師意愿,采用自主選題,自主組建研究團隊;課題申報、立項、開題、研究、結題嚴格按照研究程序完成,增強儀式感,課題不因小而草率。
(四)研究成果多元化
成果每個課題都有獨有的個性,課題組研究成員的研究素養也有差異性,學校應鼓勵課題組多樣化地呈現成果。如教學微課、微視頻、校本教材、學生作品、成果影集、科研論文、現場活動、研究報告等。
?。ㄎ澹┏晒茝V“攤點”化
推廣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個環節,每學期期末學??梢浴皵[攤”的形式開展現場成果推廣,課題組成員根據分類裝訂成冊的材料,逐一介紹課題的研究成果。
?。┏晒б婊?
課題研究不是形式,而是真正的效益,學校重視課題成果轉化,創造條件,并借學校之力推廣運用。
校級課題雖小,卻別有一番洞天。之于教師可以成為促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平臺,催化教師教學科研素養提升,令教師享受到研究快樂;之于課堂,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質量;之于學生,能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欲知. 科學研究方法論[M]. 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2] 葛永娟. 校級課題:促進每一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