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通過對河南省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技能工作室進行個案研究,旨在闡述技能工作室培養服裝學科和服裝教師的專業特點,分析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的基本策略及培養效果。
[關 鍵 詞] “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20-02
2017年2月,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花
芬工作室正式成立,是我省職業學校中第一個服裝專業名師工作
室。工作室成立后,以促進服裝專業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努力搭建專業引領、學習互助、研究交流、資源共享的合作發展平臺,為我省服裝專業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在技能工作室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服裝專業技能工作室嘗試探索一條適合服裝專業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現將模式進行歸納如下。
一、解析“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
所謂“四位一體”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通過“教學、研發、實訓、生產”的四個過程,把課程有機聯系在一起,教學與市場對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形成教學人才立交橋的培養模式,通過四位一體“的工作室模式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四位一體”工作室模式結構及實施過程
(一)結合市場,提出任務——“教學“
在實施“四位一體”工作室培養模式的過程中,“任務”是教學的主線,結合現狀,根據市場的流行趨勢和市場的真實訂單,提出適合的任務,任務選擇合適,通過真實的人物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因此任務這個教學主線非常關鍵。
在服裝技能工作室的電商平臺下,以中式元素秋冬裝設計研發為例,帶領工作室成員開發樸棉麻秋冬系列。
(二)根據任務,教師研發——“研發”
工作室成員接到這個訂單,就開始把任務要求帶到課堂來,進行研討分工,進行到產品設計環節。任務:根據樸棉麻坊的品牌文化,設計出與其企業文化相符的秋冬裝系列(禪主題),進行設計、打板與制作(具體任務書不在這里一一羅列)。
(三)合理分工,輔導實訓——“實訓”
任務實施中,根據教師的興趣、專業特長和能力,將學生分組,每組學生成員5~6人,工作室成員分別作為設計師、制版師、樣衣師的角色,工作室主持人為該項目的設計總監,合理的分工,教師和學生的專業能力有交叉,成員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對接,設計要考慮到樣板和工藝的實施,樣板要考慮設計的不走形及工藝的組成方式,教師和學生相關的專業素養和自身的交往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提交成果,生產制作——“生產”
作品完成后,“產前樣”通過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生產環節,各小組細化工作,設計組完善工藝單,制版組完成工業樣板制作,工藝組將工序分析及工序時間完整測試出來,企業的加盟店及企業自身需要來自大量的生產,工作室成員負責把產前工作按照企業生產要求準備到位,投入生產,這一環節教師和學生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在“四位一體”工作室模式下得到直接對接并得到綜合提高。
三、“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對教師專業成長發展的意義
(一)促進學習資源整合,提高專業教學能力
“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課程與課程之間有聯系,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選擇有效的、恰當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任務驅動式”,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讓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有機融合在一起,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設計工作能力在“任務”中得到綜合鍛煉。在項目實踐研究過程中,通過教師本身的參與、動手、體驗等各種學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與水平。
(二)促進教師分享交流,提高專業實踐能力
“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的課堂區別于傳統的課堂,不僅僅是一門課,是各門課程的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既愿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具備將教學模式導入課程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具備調研、設計、結構、制作、展示的綜合指導能力,熟悉各個環節,否則難以駕馭課堂。這種模式有效促進能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結合,成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時時間能力的服裝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三)促進教師反思成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在實施“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項目的實施無論是教學組織的實施和技能實踐的實施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反復、推敲,甚至從頭再來,很多的經驗總結是在不斷的實踐失敗中積累起來,項目的目標性很明確,因此這種模式可促進教師對專業教學能力的反思,對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不斷反思,不斷成長。
四、“四位一體”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團隊建設
(一)團隊建設,凝聚發展力量
為了保障“工作室制”的良好運轉,必須制訂科學、健全、嚴格的“工作室制”管理制度,明確主持人和成員的分工職責,制定考核評價機制。定期召開工作室會議,討論工作計劃及進度,制定成員成長方案,要求成員制定個人發展規劃,明確個人及專業發展目標。 工作室以名師為核心,吸收了本科、中職院校教師及企業高級技術人員,聘請知名職教專家擔任顧問,對成員進行個人發展指導,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教材開發,要求每位成員制定讀書計劃,強化專業理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
(二)產教融合,提高教學水平
工作室成立以來,通過多重途徑安排成員到企業、知名高校參加培訓、觀摩、考察和學習,接觸新的職業教育理念。并和企業聯合搭建平臺,切實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優質資源輻射全省產業,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
工作室積極參與本校和鄭州市服裝行業指導委員會工作,根據企業的需求,及時調整完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工作室主要成員參與了河南省服裝設計與工藝標準、河南省服裝專業考核標準,積極協助學校共建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第一期“現代學徒制”試點學生順利結業,已經走向理想的工作崗位。
工作室定期參與行業協會活動,在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上初步摸索出適合中職學校專業發展的一條創新之路。
(三)能力建設,提升發展水平
工作室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及教學觀摩,組建指導教師隊伍,著重對比賽的要求、內容、技術走向等方面進行研究,優化技能大賽指導方案,培養出一批技能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多渠道多方位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
工作室成立到現在,成員中4人被授予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的稱號,工人被評為“國賽金獎教練”,省市一等獎優秀輔導教師19人次。三年來工作室成員所在的學校在國賽的舞臺上斬獲“七金三銀三銅”的好成績,為河南省的職業教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工作室成員積極活躍在河南及全國的服裝產業和專業領域,成員中4人被省服裝行業協會授予“河南省服裝專家委員會專家”,3人被授予鄭州市服裝行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兩人授予中國紡織服裝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兩人為省“雙師”服裝專業師資培訓基地講師團成員。
五、小結
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建設任重而道遠,加強實踐、提升質量、改善結構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話題?!八奈灰惑w”工作室教師培養模式,以名師為引領,以工作室為平臺,在多年服裝專業建設中逐步構建而成,以實踐促進研究的深入,以研究提升實踐的內涵,不斷深入的實踐和思考為服裝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全力.名師工作環境中的教師專業成長[J].當代教育科學,2009(13):31-34.
[2]張紹龍.基于教師工作室的現代學徒制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溝通,2018(2).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