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名師工作室助力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近年來,在新課改思想的引導下,人們的人才觀、教育觀、教學觀都在發生變化。時代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市鼓樓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對信息技術學科進行了教學改革,并呈現出生機勃勃、多彩多姿的教育氣象:豐富的理性思維精神、濃烈的專項研究氛圍、深刻的教學質量情結、澎湃的學科創新活力,成為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新常態。同時,在不懈的教改追求中,鼓樓區緊緊抓住教師專業化發展這一關鍵所在,成立了各學科“名師工作室”,打造了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教師隊伍。
  ● 名師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1.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發展工作的重視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明確了信息技術的課程性質,即信息技術既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分支,又是所有學科發展的基礎,其根本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課標明確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要素——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這無疑對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有著深遠而明確的指導意義。
  2.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訴求
  信息技術教師面對著全新的信息時代,新課標的頒布對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將面臨著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學目標的融合、教學形式的優化、教學內容的迭代、教學理論的發展、教學策略的擴展等。
  ● 信息技術教師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學科定位模糊,學科核心素養落地難
  信息技術教師承擔的任務多而雜,很多教師忙于應對學校的電教事務,對學科的研究不夠深入,對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沒有到位,且學科建設的落腳點難以深耕,導致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只能成為口號。
  2.技術更新過快,教師難以適從
  鼓樓區強調“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但在課堂實踐中,仍能看到“重操作,輕思維”的課堂、“重流程,缺靈性”的課堂、“重全體,少個性”的課堂、“重展示,輕輔導”的課堂。這些“知”與“行”脫節的現象充分說明了部分教師的“兒童立場”不堅定,忽略了兒童的真實需求。
  3.學科歷史較短,缺少經驗
  小學信息技術研訓經過幾年的實施,各項目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有些影響力蒸蒸日上,有些卻遇到了發展瓶頸,較難突破,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尋找項目的“第二起點”。教師也需要在項目研究中,不斷學習與提高專業水平。
  ● 名師工作室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順應時代的要求,為提高教師的素質,各學科都成立了學科名師工作室。其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以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王蕾老師為主持人,組建了“鼓樓區信息技術王蕾名師工作室”。
  1.凝聚團隊,建設成長共同體
  名師工作室是信息技術學科的一面旗幟。全體成員在工作室的引領下共同進步、發展,同時工作室與各大高校的名師建立了廣泛的聯系,組織了教師學習共同體,定期學習、共享資源,開設專題講座、參觀學習,助力教師成為基于實踐的學習者,使每位教師都在學習中提升。
  2.搭建平臺,創新研訓空間
  名師工作室客觀地認識到每一位成員的專業需求、專業壓力、專業生活,并通過建立三級研訓網絡格局,提出了協同探索研訓工作的“五大轉變”:由課例研究模式向課例研修模式轉變;由注重統一性的研修要求向注重教師個性化服務轉變;由單純關注教材教法研究向關注學校課程建設及教學質量全要素研究轉變;由以研究“教”為中心向以研究“學”為中心轉變;由基于經驗的研究向基于事實和數據的研究轉變。
  同時,名師工作室激發了教師的效能感、價值感、幸福感,并發揮“校際專業發展共同體”效應,以專家引領、骨干示范、全員參與的方式改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自身專業成長找到“捷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并鼓勵教師選擇跨界、跨學科、跨學段的研訓活動,鼓勵教師將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帶入專業工作。
  信息技術教育要從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向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轉變,就要進一步強化教師“面向未來的兒童學習”的理念,進而改進研修方式,即教師的研訓要從培養學科型、精專型教師轉向促進綜合專業素養的發展。
  3.各美其美,同創美美與共
  名師工作室以項目研究確立教師個性化的品牌特色,打造有特色、有品質、有內涵的教師專項研究目標,如漢江路小學的3D創意設計、科睿小學的STEM課程、瑯琊路小學的開源機器人項目、赤壁路小學的數位板教學等。成員教師不僅能夠創設自身的教學品牌,而且還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研究。
  近幾年來,經過對名師工作室科學的管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信息技術學科青年教師發展的勢頭很好,一批青年教師在自覺、主動地發展。在鼓樓區工作的新教師,三年內都能在市、區公開課中亮相,甚至獲得教學比賽大獎,專業發展突飛猛進。然而,名師工作室作為助力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才剛剛起步,需要教育管理部門的扶持、指導和工作的創新。因此,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名師工作室的職能和作用,為教師發展助力,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不斷探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7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