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際視域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TALIS是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發的四大國際教育評價項目之一,它主要針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學信念與實踐、工作條件和學習環境等方面進行調查。2013年, 3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TAILS2013調研,上海是中國內地首個參加的地區。測評結果,對提高我們一線教育管理者打造師資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對此進行闡述。
  關鍵詞:TALIS 教師發展 學校師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022-01
  1.自強:堅守國內優勢,夯實教師發展傳統
  上海教育在向國際介紹經驗中特別提到:“我們的教師和國外相比,運用在教學上的課時相對少,所以能夠騰出很大一塊時間進行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的活動,這有利于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這樣的模式也被逐漸推廣到國際上?!庇绕涫巧虾J袨榱诉m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在強化教研制度建設,積極改革和加強教研室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教研功能,促進教育內涵發展,以校為本激活基層智慧,為基礎教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進一步強化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通過反復強調教師角色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反復強調教師在學校中的主人翁地位,讓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教師職業及教師自我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制定學校教師宣言,開展我身邊的模范人物評選等師德師風建設措施,增強每位教育者對自身職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進一步強化教師專業發展傳統項目
  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應該加大教研組長培養力度,切實提高科組長作為學科“掌門人”的領導力。強化教研組建設,繼續強化和規劃好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的學科教研活動;根據教師需求,開展學科、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培訓,根據學校實際設計好教師的校本培訓;強化“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等項目。規劃好實用、緊貼教師工作的在職培訓課程;加強過程管理,強化教師的繼續教育。
 ?。?)進一步強化教師間的均衡發展
  根據“木桶原理”,教師專業水平的均衡化發展,是托起教育質量底部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建立名師工作室,通過骨干教師培養,打造優師、名師;另一方面,需要設立一定的教師考核制度,幫助薄弱教師成長。
  2.自新:研究TALIS“發現”,革新教師發展策略
 ?。?)內容革新
  第一,入職教育內容系統化:“正式的教師入職培訓很重要。有一半教師報告他們入職時沒有獲得正式的培訓”。對照TALIS項目框架,參照發達國家做法,系統開發設計職前、入職、在職發展的教師教育內容。
  第二,設計適應21世紀教學生態變化的內容:且各國教師職前教育越來越多地趨向于培訓中發展教師迅速地、準確地診斷學生問題的能力。根據TALIS的“發現”:“在各國,教學工作最大的發展需求是‘教授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其次是‘信息通訊教學技能’和‘學生紀律行為’”,所以,我們的培訓內容盡量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來設計,盡量多涉及“適應21世紀教學生態變化”的內容。
  第三,按照階梯式培訓設計內容,分教齡段設計內容。根據教師發展成熟的教齡特點,設置不同教齡段教師的培訓內容。尤其要培養本學校土生土長的名師?!按髮W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形式革新
  第一,多創造非正式交流機會:TALIS調查發現,“為提高教學進行的非正式交流”是所有專業發展類型中參與率最高的,93%的教師稱在調查規定期限內參與過此類活動。不僅如此,80%以上的教師認為“與同行的非正式交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所以除了正式的培訓之外,多創作機會開展“非正式的交流”活動,也是革新舉措之一。
  第二,多開展合作性活動:“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程度以及參與合作性的專業發展活動有關”。多開發與學校發展或者專業發展相關的同伴合作性的活動,亦是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形式。多設計同伴合作,與國外姊妹學校合作,與高校合作等形式的活動。
 ?。?)評價革新
  第一,建立教師國際視野下的教師激勵機制:“教師不參加專業發展活動的原因也與或缺少激勵措施有關?!薄霸谀承┣闆r下,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有關,也關系到教師的創新實踐,尤其是當公眾認可了教師的成績時。”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應當起到激勵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我們可以對照TALIS,建立國際視野下的教師教育激勵性評價體系。
  第二,教師績效評估和反饋要“正式”:“正式的教師績效評估和反饋有利于教師的提高。然而有超過一半的老師都認為學校的教師評估僅僅是為了學校管理的需要進行的。”可見,教師績效評估和反饋一定要“正式”,其評價體系要科學、公正,且反饋要及時。
  第三,完善學校內部評價機制:通過調查得知,“來自學校內部的評價與反饋比來自外部渠道的更為普遍。也就是說,學校內部對教師的評價與反饋是最主要的教師評估手段,學校內部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反饋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水平提升的最重要途徑”。所以成立并完善學校內部評價機制,對促進教師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德)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 孔令帥,丁笑炯,呂杰昕.譯.建設高質量的教師專業.來自世界的經驗[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64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