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教師專業發展視域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中小學名師工作室在全國得到迅速發展,同時名師工作室和教師專業發展之間緊密相連,但目前名師工作室的外部保障機制、內部運行機制、考核評估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這些問題提出改革策略,構建名師工作室的良性運行機制。
  關鍵詞 名師工作室  教師專業發展  運行機制
  名師工作室是一種集教學、研究、培訓于一體的教研共同體,但目前對名師工作室的研究大多僅局限于對其自身的研究。本文嘗試從教師專業發展新視角入手,探討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將名師工作室打造成真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研、訓”共同體,更好地發揮名師的帶動、示范、輻射作用,使名師工作室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平臺和抓手。
  一、教師專業發展與名師工作室的關系
  1.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很豐富,不同的研究者對其理解和認識也不相同。據目前分類而言,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將教師專業發展看成是關注教師專業的發展,是以教師群體為對象研究其外在專業性的提升。另一類是將教師專業發展視為關注教師的個體發展,關注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性的提升。本文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界定更趨向于第二類,研究的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的提升,關注如何提高其一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知識、能力、情意特質在內的綜合素質[1]。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結構,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專業素養的提升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為了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將其內在結構歸為以下五個方面:專業服務精神、教育信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發展意識和行動。
  2.名師工作室及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名師工作室中的“名師”是具有高尚師德和鮮明的教學風格,在教育教學中做出一定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教師。名師工作室是一種由掛牌名師和一些相同學科的骨干教師所組成的教育教學專業機構,是教師培訓部門與教科研部門有關職能的延伸與補充,是一種集教學、研究、培訓于一體的教研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作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第一,拓寬了教師知識技能訓練的專業化渠道。名師工作室從空間上,打破了原來以學校為單位的教育教研活動局限,以學科為單位凝聚全市優秀骨干教師組成團隊,有利于促進不同學校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從時間上,突破了寒暑假集中培訓的限制,名師工作室開展的活動貫穿于整個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日?;统B化;從方式選擇上,通過共讀共研、課題研究、網絡學習等形式進行開放式學習,通過送教下鄉、專題研討等形式進行實踐交流,通過集體備課、同課求異等模式檢驗自身學習他人,實現教學設計由單一轉變為多元化,教學形式由教師灌輸轉變為學生主導,教學反思由單方面轉變為多面性[2]。
  第二,提升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當前教師專業發展更注重教師本人的需求和能動性的發揮,名師工作室從申報到建章立制再到開展活動都是名師工作室成員的自主行為,體現了成員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共同愿景和目標,成員普遍具有較強的團隊認同感和集體歸屬感。名師工作室讓教師進一步深入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實質,促使教師形成了促進專業發展的精神,這些精神是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動力源泉,有助于教師提升專業認同、降低教師職業倦怠、加強教師自主反思等,不斷追求自身專業發展。
  第三,凸顯了在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雙重作用。一是發揮名師對團隊成員的指導和示范作用,名師的指導與一般專家指導相比日?;顒俞槍π院蛯嵭愿鼜姡瑫r名師的言傳身教對團隊成員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促進名師不斷追求自身的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名師工作室的平臺激勵名師履行職責,不斷進步,并且以積極的態度向其他團隊成員學習,共同進步[3]。
  二、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運行基本上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時期,在外部保障機制、內部運行機制、考核評估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外部保障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外部保障機制是名師工作室得以運行的基礎,主要分為組織保障、經費保障、政策支持三方面。
  第一,從組織保障機制而言,“自上而下”的運行方式限制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組織保障機制是外部保障機制中的一部分,包括對名師工作室的建立、人員的選拔以及對日常工作、科研工作、教學工作等方面的展開進行協調、安排、管理。但目前名師工作室的組建和運行是自上而下的官方行為,存在諸多行政干預,常常忽略不同工作室成員的多樣化需求,影響不同工作室特色和優勢的發揮。
  第二,從經費保障機制而言,經費不足影響名師工作室的正常有序運行。經費保障是外部保障機制的另一部分,包括省教育廳給予的經費支持、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資助、所在學校對其建設的公用經費支持。然而目前名師工作室的經費一般來自于教育行政部門撥款,數量有限,這些經費既要用于購置公共設備和購買圖書資料,又要用于課題研究和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等,常常捉襟見肘,成為制約名師工作室發展的瓶頸。
  第三,從政策支持而言,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名師工作室運行效果。政策支持包括教育廳下發的針對名師工作室的專門文件、所在地區為其提供的物質、精神保障以及所在學校所提供的減少課時量、外出培訓的優先權等。目前有關名師工作室政策支持方面的文件不斷增多,但各地區的執行力度存在不足,如教師既要搞好教學任務又要完成科研課題,還要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發展,這三方面在政策制度方面并沒有得到協調,這對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成效影響不容小視。
  2.內部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內部運行機制是名師工作室得以運行的關鍵點。名師工作室的內部運行機制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機制、教育教學機制、科研活動機制、培訓培育機制四方面。   第一,從日常工作機制而言,工作室成員之間合作意識淡薄。名師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機制包括掛牌名師、骨干教師、成員三者之間的日常工作。在工作室日常運行中,部分教師的教師專業發展觀過于狹隘,在進行經驗交流、共同學習時有所保留,無法真正融入名師工作室之中,影響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
  第二,從教育教學機制而言,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影響名師工作室成效。在教育教學機制中教師主要通過示范課、評課、聽課等形式開展活動進行課題研究。這些單一的活動形式阻礙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局限了教師的視角,不利于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成效。
  第三,從科研活動機制而言,研究范圍區域化,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在科研機制中主要是針對教學中出現的難題、教育政策熱點等做課題、發表論文等。目前科研范圍區域化明顯,獲取一手資料的形式和地點單一,影響科研成果的科學性以及應用的普遍性。
  第四,從培訓培育機制而言,中學與高校之間的銜接還未成熟。目前名師工作室的培訓培育機制采用的是中學與高校相聯合的培養方式。但由于高校與中學模式中教育側重點不同,于是就需要中學與高校相聯合的模式要對實踐和理論教育之間進行銜接,但目前銜接還未成熟,如高校對于中學課程關注過少、中學教師對高校課程安排教學理念理解不透徹。
  3.考核評估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考核評估機制是名師工作室運行的保障,是為了改進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方式,提升其運行效率。名師工作室的考核評估機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工作室整體的評估考核;另一類是對工作室各成員進行評估考核。
  從對工作室考核評估而言,評估手段繁瑣,效果差影響名師工作室的良性發展[4]。目前許多名師工作室的評估覆蓋面廣但重點不突出,導致評價動機功利化、評價內容狹窄化、評價方式單一化等現象發生。從對工作室各成員考核評估而言,評估方式不當影響其發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從目前的評價機制而言名師工作室中存在評估指標體系不健全,過于量化等問題,忽略了教師之間的差異和風格,不利于教師的個性化發展。
  三、名師工作室運行機制改革路徑
  1.外部保障機制改革
  第一,構建“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名師工作室的組建和運行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但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名師和其他教師的需求和意愿,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活力。如在選拔工作室成員時,名師要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表明自己的科研活動方向,讓優秀教師了解名師特色之后進行選擇。
  第二,構建合理的經費保障機制。為名師工作室成員提供經費保障,在經費上,在尋求提高教育行政部門撥款額度政策支持的同時與高校合作拓寬名師工作室的經費來源渠道。如在高校合作中,多搭建教師培訓平臺讓名師展示其研究成果,并運用視頻網絡等形式推廣其研究成果,為成員爭取更多經費來源的機會。除此之外,要與教研部門相聯合,多申報與名師工作室相關的一系列省級國家級課題獲取工作室經費。
  第三,從制度和政策上為名師工作室成員提供時間保障。在學校和教育局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對工作室成員時間分配上進行合理性、靈活性的調節,根據地區、學校對其成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減少正常工作在時間上的沖突,保證成員能夠集中業余時間和分散時間完成工作室的任務。
  2.內部運行機制改革
  第一,搭建教師相互交流的網絡平臺。以網絡技術為支撐,搭建教師相互交流的平臺。一方面,打破了地域限制,教師隨時可以在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另一方面,共享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視頻等促使教師專業技能和理論素養的提升,更好地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比如建立屬于自己的工作室的網站,在網站上發布教育研究相關資料,教學案例、教學課件;建立博客發表自身參加活動的體會,與一線教師之間相互交流。
  第二,豐富名師工作室活動形式。單一的活動無法調動名師工作室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要改變過去示范課、評課、聽課等傳統的活動方式,對活動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激發工作室成員的興趣,從而吸引工作室成員的參與。新的活動方式可以是讀書學習、主題研討、課題研究、會課活動、專題演講、閱讀反思、觀摩學習等。
  第三,促使研究內容、研究方式貼近實際。目前部分名師工作室教育研究內容與方式與我國教學現狀相脫節,造成工作室研究成果質量過低。因此,名師工作室研究的問題應該貼近教學實踐,從中尋找具體的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調研,得出的結論一方面會不斷推動教學實踐的發展。
  3.考核評估機制改革
  第一,對名師工作室進行綜合客觀評價。將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考核和工作室的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制定一個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案,對工作室的科研活動、教育教學、培育成果等進行綜合評估[5]。名師工作室最終的評估結果應與教育行政部門經費撥款、工作室是否能夠運行相掛鉤,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工作室成員對工作室的評估意見。
  第二,對名師工作室各成員進行整體綜合評價。首先要建立一個民主的評估小組,使工作室成員既是考核對象也是評價主體;其次在評估過程中,將量化考核指標和主觀評價結合起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室內部評價機制;最終對考核結果優秀的成員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促使教師不斷加強自身專業修養,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科研活動等。
  參考文獻
  [1] 薛志華.教師專業發展:理念與策略[D].蘭州:蘭州大學,2006.
  [2] 韓爽.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指向的名師工作室運行研究——以吉林省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為個案[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3] 吳振蘭.名師工作室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研究——“基于顧曉華名師工作室”的分析[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4] 向雄.中學政治學科名師工作室建設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5] 譚吉華,向熊,譚文翰.中學政治學科名師工作室的實踐探索與理性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13(06).
  [作者:董少丹(1995-),女,河南濮陽人,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劉永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30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