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新媒體在農村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新型傳播媒介在農村的普及與推廣,現階段國內的農村社會的信息傳播結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農村信息技術發展的條件,也將農村發展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文中對于新媒體在農村信息傳播中的重要作用進行簡要論述,并針對如何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解決農村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 農村信息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235-02
1.當前農村信息傳播中新媒體應用的現狀
1.1信息傳播方式有所改變
按照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伴隨著國內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農村地區的信息獲取方式也開始從傳統的電視、廣播等方式向網絡傳播過渡。比如說當前國內的許多農村地區開始普及了網絡,而且許多農村家庭也都使用了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對于外界信息資訊的了解也變得更加快捷。但由于許多農民的觀念長時間地受到傳統媒介的影響,仍然依賴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方式來了解相關信息。
1.2新媒體傳播渠道發展困難
新媒體在農村地區發展進度緩慢。經過各個地方以及政府部門的努力,比如說我國某鄉政府就以本地區的大蒜種植優勢,構建了一個全國規模最大的大蒜網絡交易平臺,并為該縣構建出一個全國性質的具有大蒜定價、流通的機構,為廣大農民解決了大蒜的銷路問題,全面提升了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但在具體的落實過程當中,許多地區以及政府機構也設置了類似的網絡平臺,但是都只是一個表面化的形式工程,對于如何指導農民正確地發展農業并沒有進行相應的介紹,甚至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有這個平臺。除此之外,農村地區的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人員由于年齡以及文化水平的原因,對于手機、以及電腦只是當成一種聯絡親朋的通訊工具,并沒有將傳媒作用全面性地展示出來,更不用說落實、發展農業技術了。
2.新媒體在農村信息傳播當中的有效途徑
2.1發揮政府機構的引領作用,將新媒體成為涉農信息發布平臺
引領就是通過當地的政府機構或者農業協會結合新媒體當中豐富的農業資源,在中央大政方針的引導下進行落實與優化。各地農村要對政府推行的農業政策以及農業新技術加大宣傳力度,并及時更新農業的信息以及資訊內容,對農民的農業生產進行正確的指導。比如說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群、公眾號以及QQ空間等方式,將信息內容以課件、動態廣告、以及標語等開式來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發布。讓廣大受眾可以及時、高效地通過新媒體來及時地掌握國家最新的農業動態、農業技術以及農產品價格變化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農業推廣員深入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朋友落實新媒體技術的學習與推廣,幫助廣大農民接受新思想、新技術,全面強化農民的信息意識,這對于促進農村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發揮渠道作用,讓新媒體成為涉農信息的交流平臺
網絡資源就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的各種的信息。在鄉村,相關信息并不只是局限在致富信息以及農業生產技術方面,而且還涉及到了整個農村發展領域。因此可以利用新媒體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將每一個群眾作為基礎的信息接受者、發布者與傳播者,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有相當多的農業在長期的農業實踐過程中累積了大量的實踐經驗,而這些經驗傳播的途徑較為狹隘,往往只能在村內或者親朋友好友之間進行交流。但是通過新媒體的傳播特性,不但能夠讓農民成為信息發布者與分享者,這對于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生產信息和農村文化教育信息發布的水平,以及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2.3發揮交流作用,讓新媒體成為農民增收的平臺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滲透與普及,信息技術也逐漸地成為人們生活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淘寶店、微店以及各種網店的入行門檻低且開設便利。因此通過網店的方式未來可實現農村“萬眾創業”的目標。而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農民也能夠及時了解到農產品的銷售情況。此外,農民在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普遍是被動地等待客戶上門。而在新媒體的引導下,按照產品的特性,農民能夠將農產品進行初加工,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銷售。這樣不但有效地避免了銷售中的附加值問題,而且為農民提供了增收的機會。
3.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信息傳播過程當中若想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與作用,就必須結合農村發展的具體情況,堅決貫徹國家以及政府部門的政策與號召,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使新媒體成為農民增收的平臺;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努力將新媒體構建成信息發布平臺,為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閔陽.新媒體在農村科技信息傳播中的使用與期待——以西部農村地區為例[J].當代傳播,2016(12):124-137.
[2]李慧玲.新媒體在農業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人間,2015(03):155-168.
作者簡介:
李寶龍(1964.9-),男,漢族,北京市人,研究生學歷,北京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村發展研究方向。
閆曉軍(1972.7-),男,漢族,河北滄州市人,研究生學歷,北京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村體育研究方向。
胡勇(1971.1-),男,回族,北京市人,研究生學歷,北京農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農村發展方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