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川西景觀特色在石棉縣彝火泉院設計中的表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川西園林根植于自然資源豐富與人文條件優越的“天府之國”,眾多名人故居與歷史名園都留存于此,為川西園林景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文基礎,使其逐漸形成了地域特征明顯、古樸自然、極富雅趣的園林風格。石棉縣“彝火泉院”景觀設計以傳承川西文化為準則,以川西地區豐富的自然風貌和經濟文化為基礎,以溫泉養生、體育休閑為核心功能,旨在打造精致獨特的一站式溫泉體育休閑中心。
  關鍵詞:彝火泉院;湯院景觀;川西景觀
  1川西景觀特色
  1.1溫泉資源特色
  本文中的“川西”是指地理上的川西,即四川甘孜州、阿壩州等地區。川西地形地貌涵蓋了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等在內的幾大單元,地形復雜多樣,地表高差起伏懸殊。由于新構造運動強烈,川西地區形成大量溫泉,使得四川溫泉資源位于全國第三,而川西地區溫泉數就占全省溫泉的70%以上。
  根據川西溫泉水溫特點,能將其分為中低溫溫泉、高溫溫泉、超高溫溫泉。如高溫溫泉主要集中分布在甘孜,是四川溫泉中水溫最高的溫泉產生區域;涼山、攀枝花大多分布中低溫溫泉。此外,由于川西地區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溫泉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益元素,產生如氡溫泉、硫磺溫泉、鹽鹵溫泉等眾多類型的溫泉水,具有特殊的保健、養生功效。
  1.2民居建筑景觀特色
  作為中國傳統民居之一的川西民居,其建筑功能、藝術審美、構造技術都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民族風格。同時,川西民居處在相對獨特且封閉的自然環境中,建筑風格地方風味濃重,與周圍景觀自成一體,是古代巴蜀建筑文化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1.2.1川西民居的建筑布局、色彩風格。川西民居在住宅的布局效果中所體現出的特點是四平八穩、自由開敞,具有寬敞明亮的庭院空間,庭院布局采用了最基本的組合元素,即“院落”的形式。建筑表面采用青、灰、棕、褐色等冷色調,以接近大地色系為主,表現出質樸、雅致的特征。
  1.2.2建筑用材因地制宜,體現地域文化。川西地域廣闊,地貌多變,川西民居大多隨地形就勢而筑,空間上錯落有致,景致上依山傍水。當地煤窯較多,多產砂石、竹木、頁巖,為石灰出產和磚瓦燒制供給了物質條件,小青瓦是民居中普遍應用的材料。川西地域土層較厚、土質較好,當地居民通常采用土坯磚與土木結構作為承重基礎。建筑構筑用材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這樣的構筑方式,不僅能夠節約成本,也能與周圍景觀相得益彰,呈現出一種與地域特征相和諧的自然美與質感美。
  1.3植物景觀特色
  川西地處橫斷山脈,留存了豐富的植物資源,區系物種多樣性顯著。由于氣候濕潤、溫暖,川西地區形成以樟科、山茶科、殼斗科等喜濕潤溫暖環境植物為主的常綠闊葉林。例如,黃茅埂以西地區受到西南季風影響較大,形成干暖氣候,當地植被以耐于性強的殼斗科等科屬組成的常綠闊葉林為主,也有以松、油杉、干香柏為主的熱帶針葉林。川西北部的青藏高原降雨量小,是半濕潤的地區,主要以高山草甸、灌叢為主。自然的川西環境,其上層空間大多為高大喬木,水杉、楓楊、落羽杉、銀杏等,植物的起伏變化就如群山一般,契合古時人們選址依山傍水的需求。農田是川西自然景觀的組成部分,川西地區獨特的氣候、土地環境讓當地居民過著隨田散居的日常生活,廣袤的農田與零星的喬木組成的開放性空間是川西自然景觀獨特的風景線。
  在川西名園設計中,主要以銀杏、玉蘭、懸鈴木、柳樹、楊樹、女貞、香樟、黃葛樹、羅漢松等作為配置樹種。同時,在川西地區,海棠、梅花、桃、梨等植物分布廣泛且極具觀賞價值,所以有很多以觀花為主的園林在川西地區聞名遐邇,如幸福梅林、龍泉山桃林等。
  1.4人文景觀特色
  古時候,川西盆地環境較為封閉,交通不便,正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種環境激起了川西人民迫切改變自身生存環境的決心,環境影響文化的衍生,文化又會改造環境,造就了川西文化開放且兼容的特征。在獨特地域背景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川西文化,也被稱為蜀文化,是川西人文景觀特色形成的基礎。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由于受到了歷代入蜀名人的思想觀念影響,川西文化經歷了漫長的演變與發展過程,孕育出了豐富的川西人文景觀。
  川西人文景觀依托當地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以及自然資源而產生。無論是生活習俗、圖騰文化、裝飾用品、語言文化等,這都是人文景觀所形成的源泉,川西人文景觀簡單地來說,就是將本土文化與人所能眼見的景致相疊加的產物。將這些人文景觀合理融入當代設計之中,而是否有特色、是否能體現川西特色,這一系列問題便是造就景觀是否有地域識別性的基礎。
  2川西景觀特色在湯院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川西景觀是指在傳統造園美學的指導下,運用現代景觀工藝及材質,去演繹川西造園文化中的精髓,體現川西景觀特色。溫泉湯院作為兼具私密性與特殊泡浴功能的院落綜合體,其景觀環境是提升溫泉資源自身價值而達到溫泉療養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對溫泉衍生文化價值以及地域文化價值的傳承與保護。以下分別對湯院景觀空間、建筑、水體、植物、園林小品設計5個部分展開對川西景觀特色的論述。
  2.1湯院景觀空間
  川西地區為適應潮濕多雨的氣候,當地民居采用開敞通透的建筑空間形式,如川西民居的過廳、穿堂、連廊等結合通風天井,利于“穿堂風”形成,整個院內四通八達,良好的空氣對流不斷輸入新鮮空氣并排出濁氣。而湯院景觀空間在有植物等的必要圍合外,通透的空間環境便于發揮溫泉使體驗者休閑放松的心理作用,以及溫泉康復療養的生理作用。
  湯院需要有動靜結合的景觀空間,在兩者之間尋求一種平衡能,為人們提供更舒適的湯院泡浴體驗。四川作為“農家樂”的發源地,受到古樸的農耕文化的影響,當地民居與名園善于用水車、水渠或是小面積的瀑布來營造動態景觀,與川西本土建筑和植物、小品所圍合的靜態景觀空間相結合,給人帶來一種舒適的場所感受,這對湯院景觀空間設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2湯院建筑景觀
  川西地區氣候、自然條件獨特,川西平原雨量豐富,空氣濕潤,日照少,同時冬季少雪、夏季較為炎熱,所以當地民居在室內空間設計上注意通風采光與防潮,豐富的柏木、楠木、竹石為建筑構造以及室內家居提供了天然材料資源,也是當地湯院建筑構成的首選材料。
  湯院建筑遵循川西民居合院式的布局方式,加強空間的圍合感,形成豐富、明了的人流動線。同時建筑應以川西民居形式為基調,在建筑布局、結構、造型、色彩風格、裝飾細節上提煉川西民居精髓。
  2.3湯院水體景觀
  湯院中的水體景觀主要是溫泉水體景觀,即溫泉水體的形態以及其與周邊景觀要素的搭配,是溫泉泡浴的關鍵。川西名園中的水體能與場地中所有的景觀要素相融,自然典雅、巧于因借,體現著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風格,水型和岸型設計因地制宜,具有川西農耕韻味。
  溫泉水體景觀設計有3個重點,一是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勢地貌,營造提供趣味和愉悅的溫泉空間;二是體現養生理念,以溫泉保健療養功能為基礎,結合溫泉水溫、浮力、沖擊力等特點,設計出不同的泡浴方式與泡浴空間;三是利用水流聲、池壁材質等質感體驗,從人體感官的聽覺、觸覺等感受設計水體,營造獨特的泡浴氛圍。此外,湯院中的景觀水體如水塘、瀑布等,要作為表現農耕文化的題材,動態的水景能讓泡浴者體驗到觀水、戲水、聽水的樂趣,同時,著力配合周邊景觀,如川西景觀中成景的竹林別有風味,既可以營造一種靜謐幽逸的氛圍,也能生動形象地表達新時期的川西農耕文化。
  2.4湯院植物景觀
  植物景觀是溫泉景觀空間中所存在的生命元素,運用川西特色樹種能表現川西景觀特色。湯院中的植物景觀除了美化環境的作用,還具有一定康養作用,如川西地區樂昌含笑、海棠、棣棠花、月桂、蔓性風鈴花、桂竹香、毛葉丁香等芳香植物與賞花植物能提升泡浴者感官體驗,使人放松身心。在小品的選用上,可以增加川派盆景的擺設,融入川西文化,形成錯落有致、安靜私密的湯院植物空間。
  2.5湯院園林小品
  湯院中的園林小品有裝飾、休息、照明、展示的功能,其一般沒有內部空間,精致小巧,造型以湯院整體風格來定,著力體現川西地域文化。
  農耕文化對川西地區傳統小品、裝飾有著很大影響,常見到的小品題材由“漁、樵、耕、讀”等封建社會的生活方式組成,形象的通過人在捕魚、背挑柴火、手扶耕犁、手捧書頁來表現。此外,祈求五谷豐登的寓意圖案以及家禽的形象也被印刻在了民居的裝飾、小品的紋理之中,這種質樸的鄉土文化氣息,是川西園林小品、裝飾物的一大特色。湯院中的園林小品應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搭配周圍景觀要素,營造符合現代溫泉療養模式的文化景觀環境。
  3石棉彝火泉院景觀設計
  3.1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四川雅安市石棉縣城,用地面積約32530m2,距離雅安市130km,距成都265km,與多條高速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現狀除少量村民自建用房外,基本為待開發空地。項目依托川西地區豐厚的資源,以溫泉為核心,以燒烤、體育為輔,打造成一個具有文化性、辨識度高的川西溫泉景觀療養環境。
  3.2總體構思與功能劃分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川西景觀作為中國傳統景觀之一,始終貫穿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本項目總平面功能劃分為建筑室內和室外2大部分,建筑工程由一棟主體建筑構成,包括接待大堂、溫泉中心、水療館及餐飲區,主體建筑布置在場地東北邊,避開地震斷裂帶,遠離高壓線。主入口、入口廣場與接待大堂組成中心主軸線,串聯各個功能分區,主軸線北側為溫泉水匯區(包括溫泉中心、水療館、室外溫泉區、室外游泳池),主軸線南側為餐飲區(包括餐廳、室內燒烤、園林燒烤)及停車場。
  3.3景觀建筑設計
  石棉縣屬山地氣候,受地形影響,氣候垂直分布較明顯,造成其年平均氣溫較高、平均降雨量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日照少、無酷暑的特殊氣候。本項目景觀建筑布局為傳統院落結構,便于湯院內采光以及泡池的空氣通透,景觀水域貫穿湯院,不僅有著調節湯院小氣候的功能,也能避免僅有溫泉水體景觀的單一性。建筑屋頂造型為平改坡,加蓋青瓦,增設飛檐,木梁涂料大多為棗紅色油漆,建筑細節處裝飾“門樓”,彰顯了川西當地建筑素雅、沉穩的格調。同時,庭院式的布局使得泡浴人流線明暢舒適,溫泉泡池均加蓋亭子,起到遮蔽風雨的作用。
  3.4植物景觀設計
  本項目優先選擇具有較強抗性與適應能力的鄉土樹種,使植物種植后能夠盡早適應環境,體現地域特殊性的同時節約項目成本。鑒于湯院中客人有一定的戶外活動,且較多穿著泳衣以泡溫泉為目的,故環境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與整潔性,植物盡量選擇以少落花落果、無飛毛飛絮,能顯現整潔大方的植物為主,如樟樹、黑殼楠、樺樹、云杉、康定木蘭、四川含笑、細葉楠木、槭樹、水青樹、連香等樹種。同時,多選擇種植芳香植物與殺菌植物,不僅可以殺菌、消毒、驅蟲,還可以調節中樞神經,具有一定康養作用,如梔子花、梅花、玫瑰、香蜂草、薰衣草、薄荷等。運用顏色鮮艷的開花植物,營造溫泉區歡快、熱烈的氛圍,主要選擇花色優美的索瑪花打造“索瑪花境”。對于溫泉區而言,草坪應具有較強的耐踐踏性,同時依據當地氣候特點選擇抗寒性的草種,如:早熟禾、結縷草、黑麥草、剪股穎等。
  3.5溫泉泡池景觀設計
  本項目室外溫泉區總面積約8216m2,其中,綠地面積約4307m2,景觀建筑面積約1441m2。根據本項目地溫泉水源特質,室外溫泉區共設計19個泡池,使其散布在院落空間中。當地彝族火把節的傳說故事作為室外溫泉區整個院落景觀的營造線索,將各個泡池與湯院空間融為一體?!扒屣L、明月、星辰、溪流”是庭院內各個泡池命名的主要元素,運用川西古典園林的營造手法,引經據典,形成詩情畫意的泡浴景觀。
  3.5.1燒烤泡池區。燒烤泡池是本項目的一大亮點,由3個火泉池和1個室內火焱池館組成?;鹑氐脑O計初衷是讓游客在泡溫泉的同時享用石棉燒烤;火焱池館則采用傳送餐帶的形式,讓游客浸泡溫泉之中,自主選擇喜歡的石棉燒烤種類。這樣獨特的泡浴體驗,將為項目吸引更多的客流。
  3.5.2加料泡池區。本項目包含4個加料泡池,分別是頤養湯泉的天麻泡池和貝母泡池、美人湯院的玫瑰泡池和金果泡池。天麻泡池和貝母泡池所選中藥是石棉本地的藥用資源,對老年人養生延年尤其有效;玫瑰泡池和金果泡池以新鮮玫瑰花瓣和石棉當地特產的黃果柑為加料原料,對皮膚美白、柔嫩具有一定作用。
  3.5.3原湯泡池區。本項目溫泉水源水質中偏硼酸、鋰、氟、偏硅酸均達到醫療價值濃度,另含有鍶、鐵、鋇、碘、砷等人體微量元素,具有增強骨骼、美容抗衰老、保護心血管、消炎消毒、治療疾病的功效。為使溫泉療養功能最大化,室外溫泉區中11個泡池皆為原湯泡池。
  4小結
  在地域文化特色逐漸被國外設計思潮所替代的今天,景觀設計者應立足于本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與不同景觀環境之間的深層關系。溫泉景觀在溫泉項目整體建設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溫泉旅游資源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結合地域文化、自然資源,打造中國地方特色品牌溫泉景觀,將川西景觀特色體現在湯院環境之中就是一種創新性的嘗試。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6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