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臨澤縣蓼泉鎮特色林果產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近年來,蓼泉鎮積極順應發展新形式,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循環發展為導向,積極引導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探索發展新型林業經濟,大力推進農林產業創新發展。
一、發展現狀
1.深入推進集體林權股份制改革工作。2016年,我鎮雙泉村先行開展集體林權股份制改革工作,將分散農戶的9100畝林地經營權以作價入股的形式,整體流轉給該村村民王延福,注冊成立臨澤縣綠盈家庭林場。在管護好原有樹木的前提下,結合“三北防護林工程、中央財政補貼造林、木本油料及特色林果基地建設、山水林田湖”等項目政策支持,逐步發展集林下經濟、林業旅游開發、特色林果、優質苗木繁育等為一體的現代林產業綜合體。至目前,共栽植梭梭4700畝,嫁接肉蓯蓉2100畝,先后完成林場內基礎設施建設,鋪墊砂石道路20公里,栽植林帶3.2公里,建設苗木繁育基地200畝。今年,該林場積極爭取實施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木本油料及經濟林基地等項目,栽植梭梭防風治沙林1000畝,計劃嫁接肉蓯蓉2000畝,建成標準化枸杞示范基地520畝。
2.持續抓好特色林果基地建設。鼓勵、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發展特色林果經濟,建設標準化林果基地。連續三年,建成蓼泉鎮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老羅家庭農場矮化密植棗園示范基地2個、190畝,發展黑枸杞260畝,紅枸杞20畝。今年,新建特色林果基地1個、120畝,枸杞標準化示范基地1個520畝。至目前,建成連片630座鋼架拱棚葡萄種植示范基地1個、350畝,累計建成特色林果基地7個1460畝。
3.培育發展林業新型業態。充分利用南沙窩荒漠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林家樂、林業旅游開發等新型林業經營模式,探索發展戈壁經濟。培育集林下經濟、林業旅游開發、特色林果、優質苗木繁育等為一體的林業新型業態,建成元杰生態園、綠盈林場林下種養經濟示范點2個,其中,元杰生態園集垂釣、休閑娛樂、珍禽觀賞、林果采摘為一體的農旅綜合體已初現雛形。
4.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認真開展紅棗食心蟲化學防控工作,全鎮紅棗病蟲害防治率達到100%以上,平均蛀果率控制在3%以下。實行技術人員分片包點技術指導負責制,抓好林果基地苗木補植、病蟲害防治、日常管護技術指導等工作。嚴格投入品監管,提升林果產品質量。
二、存在問題
1.基地規模較小,效益不明顯。我鎮現有的特色林果基地規模普遍較小,不利于集約化、精細化經營,特色林果產業還處在實踐階段,沒有形成龐大完整的產業鏈,經濟效益不明顯,群眾積極性不高。
2.產業投資較大,經濟收益較慢。由于發展現代新型林業經濟,與種植業相比,前期投資比較大,經濟收益不能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收益的目標。比如,特色林果采摘園,投入建設第三年才能掛果開始收益,且前期收益不高,收益周期較長。同時,我鎮林果產業前期投入資金不足,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林果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條件不足。
3.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我鎮境內沒有優勢旅游資源,缺乏龍頭企業的支撐和帶動,林產業發展還基本停留在種、養、賣等初步發展階段,發展速度緩慢。
三、意見建議
1.加大林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考慮特色林果周期長、見效慢的客觀實際,加大貸款財政貼息力度,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貼息期限至3-5年,重點在做大做強優勢林果標準化栽培基地、特色林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扶持林果產品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2.強化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生產綠色有機果品“禁用清單”,規范林果生產投入品使用,建設綠色、有機林果產品生產基地,確保實現安全、綠色生產。加強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建設,組建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伍,強化病蟲無公害防控,推行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推廣安全間隔期用藥技術,降低農藥污染和殘留,確保果品質量安全。
3.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進林果龍頭企業,提升林果產品的附加值。鼓勵散戶向聯戶承包、股份合作方向發展,大力培育林果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制林場等林業經營主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