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華鎮發展冬早鮮食玉米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旨在以扶貧產業脫貧為契機,結合新華鎮區位優勢,利用熱區資源,適應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地膜覆蓋栽培冬早鮮食玉米,針對新華鎮冬早鮮食玉米生產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發展冬早鮮食玉米的對策。
  關鍵詞:新華鎮;冬早鮮食玉米現狀 ;對策
  冬早鮮食玉米是在玉米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直接食用或加工的玉米類型,包括糯玉米、筍玉米和甜玉米。由于冬早鮮食玉米集鮮、甜、嫩、清香于一體,因此深受人們喜愛,鮮食玉米迅速走向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近年來,新華鎮以扶貧產業脫貧為契機,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充分發揮熱區資源優勢,挖掘農業經濟發展潛力,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冬季農業開發力度,利用冬閑農田地膜覆蓋栽培冬早鮮食玉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從2010年示范種植推廣以來,至2018年已累計完成冬早鮮食玉米種植面積1647畝,累計助農增收 343.7萬元。種植冬早鮮食玉米已經成為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發展特色作物、優化作物布局、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一個亮點。
  一、冬早鮮食玉米發展現狀
  1.環境氣候條件。新華鎮位于云南省富寧縣縣城所在地,全鎮國土面積340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3個社區,共147個村小組和54個居民小組。鎮域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境內積溫高,年總積溫為7227℃,最高溫為39.5℃;平均降雨量1199.6毫米,最高降雨量為1457.6毫米,最低降雨量為763毫米,空氣相對濕度75%;無霜期長或全年無霜;最高海拔1474米,最低海拔650米,平均海拔1062米。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1641小時。轄區內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有各甫河、力們河、擋阿河、者郎河、莫勺河、那瓦河、洪門河七條支流匯入普廳河流過全境。春溫高于秋溫,雨熱同季,冬無嚴寒。氣候環境條件能夠滿足冬早鮮食玉米對水分、光照、溫度的要求。
  2.冬早鮮食玉米種植現狀。自2010年示范種植100畝以來,新華鎮已累計完成冬早鮮食玉米種植1539畝,平均畝產鮮食玉米812.8㎏,總產值為450.2萬元。
  種植品種主要有渝糯7號、渝糯8號、天子1號、天子2號、天子10號、云糯3號、京糯3號、秦糯007號、豐糯33號等。主要分布在那平村委會、新興社區、文化社區。
  二、存在問題
  1.種植人員老齡化,種植面積少。由于村中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多,加上年青的一代不愿從事田間勞動,村中留守的大多是年齡校大的老人及未成年的兒童,種植人群多是老年人,造成種植面積少,發展規模小。同時,產業化程度較低,總體發展上沒有具體的規劃,沒有形成規?;N植。近幾年來,新華鎮冬早鮮食玉米種植全鎮9個村委會3個社區147個村小組,大部分目前還是主要分布在那平村委會、新興社區、文化社區等6個村小組。
  2.缺乏主推品種。在冬早鮮食玉米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方面缺乏計劃。
  品種大多由農戶從市場上購買,品種的生物學特性不一樣,產量表現高低不同,缺乏主栽品種或主推品種。大部分冬早鮮食玉米果穗靠外調,不能滿足本地市場需求。
  3.播種期集中,不能延長市場供應。由于品種單一,加上播種期基本安排在同一段時間,造成成熟期集中,如果達到采收期采收不及時,將會使鮮食玉米失去應有的商品價值,采收后果穗如果有積壓,果穗會失水,影響冬早鮮食玉米的品質,冬早鮮食玉米市場供應期短。
  4.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冬早鮮食玉米栽培管理時段正值農戶砍蔗的高峰時間,冬早玉米栽培管理時間與甘蔗的砍蔗時間相互重疊,農戶忙于砍蔗而無法抽身進行冬早玉米田間管理。主要是覆蓋地膜不嚴實、破膜不按時、查苗補苗不到位、灌水不及時、施肥量不足和防鼠措施不力等。
  5.市場銷售渠道單一。農戶種植冬早鮮食玉米基本是自產自銷,冬早鮮食玉米銷售渠道單一,農戶與商戶的聯系脫節,農產品與市場的對接缺失,沒有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銷售網絡,增加了農戶發展冬早鮮食玉米的運行成本。
  6.缺乏保鮮貯藏設備。冬早鮮食玉米采收容易失水,長途運輸和貯藏時間過長,會降低鮮食玉米的品質,由于新華鎮目前冬早鮮食玉米基本是群眾自產自銷,缺乏保鮮貯藏設備。
  三、發展對策
  1.積極引導,做好冬早鮮食玉米發展規劃。結合扶貧產業脫貧措施,按照片區,因時、因地制宜制定冬早地膜覆蓋栽培鮮食玉米的發展規劃,選擇水源條件好、土質疏松、土壤肥沃和交通方便的田塊作為規劃發展地塊。加大宣傳和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戶外出務工與種植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冬早鮮食玉米種植。通過典型事例、創建高效樣板等辦方式推進地膜覆蓋栽培冬早鮮食玉米,逐步擴大栽培面積。
  2.選用良種,試種冬早甜玉米品種。在已經經過種植的冬早鮮食玉米品種中,選出產量和品質俱佳的2至4個品種,作為大面積主栽品種和主推品種,如豐糯33號、云糯3號。引進甜玉米品種和其它的糯玉米品種進行試種,試種成功后進行推廣。
  3.實行分期播種和育苗移栽。為了延長市場供應期,提早上市,種植地膜覆蓋栽培冬早鮮食玉米應排開播種期,分兩次播種,兩次間隔為25天左右。播種時氣溫較低,應采用小拱棚保溫育苗,將種子播于營養土塊或營養缽,在二葉一心前移栽。
  4.施足基肥。每畝施腐孰農家肥1000~1500㎏、復合肥50㎏和鋅肥1㎏混勻后作基肥,施于玉米的窄行間,應避免與玉米種子接觸。應推廣冬早鮮食玉米無公害規范化栽培,多施有機肥,適量合理施用化學肥料。
  5.加強栽培管理。建立多點栽培技術指導點,加強技術指導,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栽培管理技術。冬早地膜覆蓋栽培玉米時,地膜要壓實、蓋緊;直播覆膜的玉米田,在播后10~20天,幼苗出土至二葉一心時,用竹簽將幼苗處的膜劃開小口子,放苗出膜,然后用細土將口封嚴;發現缺苗,及時用預留苗或同齡苗補栽,澆足水;3~4葉期間苗,去掉弱苗。
  6.拓展冬早鮮食玉米市場,建立銷售網絡。冬早鮮食玉米以鮮穗為出售產品,首先要立足本地開拓和培育本地冬早玉米市場,疏通面向縣城、各鄉鎮的冬早鮮食玉米銷售市場,實現冬早鮮食玉米生產農場與農貿市場的連接。其次是要建立面向高海拔地區的冬早鮮食玉米市場銷售網絡。
  7.建設基本保鮮貯藏設備。冬早鮮食玉米一般需經冷凍、冷藏等粗加工處理即可,結合脫貧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幫助群眾建立冷藏庫等,采用低溫冷藏保鮮技術延長冬早鮮食玉米市場供應期,同時,建立加工點,實行種植加工銷售產業化,進一步提高冬早鮮食玉米產品增加值。
  參考文獻:
  [1]富寧縣新華鎮基本情況.2018.11.
  [2]富寧縣農業局.2018工作總結.2018.12.
  [3]新華鎮工作總結2018.12.
  [4]夏聲廣,王桂躍,韓海亮.鮮食玉米病蟲害診斷與防治. [M].廣東科技出版社.2015:126-129.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87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