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征調川西嘉絨藏兵參加鴉片戰爭原因分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鴉片戰爭中清軍節節敗退之際,滿清政府征調川西嘉絨藏兵參戰,皆因其在之前的歷次平叛戰爭中的不俗表現,藏兵的強悍戰斗力和奮不顧死的精神已經被政府銘記,一有戰事,即著四川調兵遣將,而此次戰爭,道光皇帝欽點四川松潘、建昌兩鎮的士兵。皆因此地之兵士家國情懷深厚,歸屬感強,從而戰斗力強悍,勇往直前,敢于沖鋒陷陣,敢于舍生忘死的戰斗。
[關鍵詞]嘉絨藏兵 鴉片戰爭 降番 平叛
一、大背景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已經完成工業化革命,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危機。為了轉嫁國內危機,英國資產階級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新市場。中國自然成為他們覬覦的目標之一。中英歷年交易中心,白銀流入中國,英國商人為扭轉貿易逆差,無恥的向中國走私鴉片。
清朝有識之士意識到鴉片的危害后,上書清剿鴉片,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于“虎門銷煙”。此舉激怒了英國鴉片商人,商人回國上書英國議會,要求對華開戰。
二、嘉絨藏兵出兵始末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歷經康乾盛世的大清朝早已喪失斗志,此時的清軍武備懈怠,武器落后,無法抵御英軍的進攻。戰爭開始后,英軍一路北上,先后攻陷舟山、寧波、定海等地,隨后又占據吳淞,逼近南京城。1841年1月27日,清道光皇帝正式下達詔書向英國宣戰,決心在廣東、浙江把英國人“痛加剿洗”。道光皇帝任命其皇侄奕經為“揚威將軍”負責剿英事宜。十月,皇帝六百里加急諭令四川總督寶興,命其“迅速于四川建昌、松潘兩鎮屬內挑選精兵…共足兩千名之數,派委曾經出師之鎮將管帶,前赴浙江軍營聽候調遣?!彼拇Φ拇?、小金川屯兵和維州左營瓦寺士兵及五屯屯兵,共計2000人,奉朝廷征調,由松潘鎮總兵恒裕統率管帶。
三、緣何從千里之外調兵
從地理位置分析,川西距離浙東兩千多公里,加之蜀道難,交通不便,為何清政府要從此地調兵?若要解開此處原因,須從以下兩個方面說起:
其一:浙東開埠較早,兵勇早被鴉片侵蝕,而且軍中兵源不足,將士無心軍事,戰斗力孱弱,不堪重用。
其二:川西乃苦寒之地,以牛羊肉為食,身強體壯,兵員素質較好。據《清實錄藏族史料》記載,歷史上清軍曾多次從川西嘉絨之地借兵、用兵,對其聽宣聽調極為滿意,且戰斗力不俗。
如此兩廂對比發現,從川西調兵,實為無奈之舉,同時清王朝很重視的一支戰斗力。這支部隊的戰斗力主要表現在歷次的戰爭之中:
?。?)平定準噶爾丹叛亂?!肚鍖嶄洸刈迨妨稀酚涊d,康熙六十一年議政大臣等復議:“署理四川巡撫色爾圖疏言:“從前平定西藏,留兵防守,自打箭爐至拉里,曾將四川綠旗、土司番兵共留三千五百余名,鞔運糧餉?!贝送膺€有雍正元年兵部復議嘉獎,招遠大將軍年羹堯奏折上稟多次嘉獎等。
?。?)進剿甘省回民起事?!肚鍖嶄洸刈迨妨稀份d:乾隆四十六年對四川降番守備或兵勇等的恩獎四次;乾隆四十九年的恩獎兩次。可見嘉絨藏兵的兵員素質和戰斗力確實能夠在戰爭中得到認可。
?。?)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與清軍一道出征臺灣,多有戰功,其中嘉絨藏兵頭等侍衛穆塔爾戰后被封二品頂帶,被列入紫光閣功臣第二幅之中。
?。?)抗擊廓爾喀侵略軍。乾隆五十三年和五十六年,清政府命成都將軍鄂輝,副統領佛智,四川提督成德,總兵官穆克登阿、張芝元、四川總督孫士毅調屯練降番1400名加上革布什札、巴底、巴旺等處最為強壯的士兵600名,湊足2000之數赴西藏,??蛋脖徽{征剿西藏途中要求再添屯練降番2000名。此戰廓爾喀使者請降,五年一貢,表示永不侵略中國。
(5)剿討湖南苗民起事。乾隆六十年正月,湖南永綏、鳳凰、乾州、貴州松桃等地苗地農民百姓被白蓮教反清宣傳鼓動,發動起義,勢力發展到湘西,黔東北及川東三省接壤的廣大地區。清政府急調云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湖廣總督福寧率領七省兵力分路鎮壓,此戰嘉絨屯兵被征調千余人參戰。史料載:川省先已派調漢、土官兵二千名,孫士毅又續調降番六百名,穆克登阿前帶兵八百名,復添調川北兵六百五十名,共計川省之兵已有四千余名。因嘉絨藏兵殺敵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此戰嘉絨藏兵多人獲“巴圖魯’名號。
四、總結
鴉片戰爭中清軍節節敗退,滿清政府急調川西嘉絨藏兵參戰,皆因歷次平叛戰爭中的不俗表現,他們強悍戰斗力和奮不顧死的精神已經被清政府銘記,一有戰事不平,即著四川調兵遣將,而此戰,道光皇帝欽點要四川松潘、建昌兩鎮的士兵,可見其名聲。
此戰,除有四川有兵將出征外,江西、湖北等省份亦有軍隊奉命增援抗英,他們是國之棟梁,是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利益的捍衛者,為維護國家安定團結而不屈的斗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