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絨蚧在漯河地區的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紫薇作為景觀花灌木,因其花期長、花量大、顏色鮮艷,在園林綠化中被大量應用,但隨著種植量的增多,隨之而來的病蟲害也逐漸增多,其中主要蟲害有紫薇絨蚧,針對這些問題,漯河地區探索出一條物理加化學的防控技術。
關鍵詞:紫薇絨蚧;防治;方法
近年來,隨著漯河市園林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紫薇作為景觀花灌木,因其花期長、花量大、顏色鮮艷,并具有遮陽、滯塵、減小噪音、吸收有毒氣體等優點。在園林綠化中有明顯的優勢,被大量應用,主要應用于主干道景觀花帶、庭院、公園等地方。但隨著種植量的增多,隨之而來的病蟲害也逐漸增多,其中主要蟲害有紫薇絨蚧,由于這種害蟲刺吸汁液,會造成樹勢減弱,生長不良;分泌的大量蜜露,會誘發嚴重的煤污病,導致葉片、小枝呈黑色,影響園林景觀。針對這些問題,漯河地方探索出一條物理加化學的防控技術。
1形態特征
紫薇絨蚧屬同翅目,絨蚧科。為害紫薇等花灌木,常見于若蟲和雌成蟲寄生于植物樹干和芽腋等處,吸食汁液。雌成蟲扁平,橢圓形,長約2~3mm,暗紫紅色,老熟時外包白色絨質蚧殼。雄成蟲體長約0.3mm,翅展約1mm,紫紅色。卵呈卵圓形,紫紅色,長約0.25mm。若蟲橢圓形,紫紅色,蟲體周緣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長卵圓形,外包以袋狀絨質白色繭。
2發生規律及危害癥狀
該蟲發生代數因地區而異,一般1年會發生2~4代,漯河地區1年發生4代。絨蚧越冬蟲態有受精雌蟲、2齡若蟲或卵等,各地不盡相同;通常在枝干的裂縫內越冬。每年6月上旬~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9月份為若蟲孵化盛期,在3月底~4月初就能發現第1代若蟲為害。紫薇絨蚧主要以若蟲、雌成蟲聚集于小枝葉片主脈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造樹木生長不良;嚴重時分泌的大量蜜露會誘發嚴重的煤污病,導致葉片、小枝呈黑色,影響園林景觀。如蟲口密度過大,枝葉發黑,葉片早落,開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3防治方法
3.1物理防治
3.1.1人工刷除。在春夏4~6月蟲害少量發生時,組織人員用硬毛鬃刷對紫薇樹干部位滋生的介殼蟲進行人工徹底刷除,并及時清掃,集中施藥殺死銷毀,減少蟲源蔓延為害。
3.1.2冬季涂抹機油煤油混合劑。冬季12月中下旬,在紫薇修剪以后,人工涂抹機油與煤油混合劑,按機油:煤油=2:1的配比混合,均勻涂抹在易發生蟲害的樹干分枝點及樹皮毛糙部位,要求分枝點以上全冠涂抹,1年涂抹1次即可。此方法便于操作,防控時間長,對環境以及紫薇本身沒有藥物傷害。
3.1.3噴灑柴油乳劑。在早春萌芽前及冬季落葉后2個時期,全株噴灑柴油乳劑,按柴油:洗潔精:熱水=10:1:9的比例混合,根據噴灑當時天氣溫度,將配好的母液稀釋50~100倍,溫度高,稀釋倍數高。要求全株噴灑,不漏噴,噴灑到位,1年噴灑1~2次即可。此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植物介殼蟲的防治,防治范圍廣。
3.2化學防治
在3~4月早春花芽分化前噴灑石硫合劑,殺死越冬若蟲。苗木生長季節,要抓住若蟲孵化期用藥,選用噴灑40%速蚧克(即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2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瘜W防治對環境有一定影響且經濟成本較高,漯河地區基本將此項作為輔助防治措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