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工作過程對高職“采購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四川現代服務業不斷發展,成德綿地區對高素質應用型物流人才需求的增加,如何根據物流管理相應崗位的典型工作,開展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為企業訂單培養融入公司,適應工作零適應期的學生顯得迫在眉睫。本文結合我院物流管理核心課程《采購管理實務》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研究與實踐?;诮笤垂ぷ鬟^程任務,圍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設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研討等方面進行了優化探討與總結。
  關鍵詞:采購管理;課程改革;工作過程導向
  引言
  經過多年努力,四川某民辦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物流管理專業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探索著“協會引領、校企合作、項目驅動、產教融合”的“行業+學校+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專業建設建設要求的提升,也面臨著課程教學模式與崗位要求不匹配,技能培養與崗位技能要求不同步的問題,加上學院專升本規劃,對本專業的教學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必需要求重新整體思路和總結實踐經驗。將工作典型任務與教學環節相結合。通過模擬現實工作,讓學生完成工作項目,將知識進行實踐和總結,從而培養學生實干創新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基于工作過程任務對《采購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
  一、教學模式適應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探索必須以區域物流人才需求為依據。我院是以培養知識水平夠用,實踐動手能力較強,服務區域經濟,面向企業基層和一線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根據該目標就必須要求本專業,時時關注行業發展和物流企業需求,分析成德綿區域物流行業發展現狀,明確自身定位,才能突出物流教學特色優勢。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校企共育、訂單驅動”為定位,抓住物流企業的需求,有針對地為合作企業培養具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企業特色技能”的知識結構,以“行業+企業+專業“的聯合辦學模式,為大型企業(蘇寧云商、京東配送、“三通一達”)開設“訂單班”培養,構建“校企共育、訂單驅動”的“準員工”人才培養模式。
  所以《采購管理》課程設計應該基于這種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探究教學模式。首先,明確行業的崗位需求。在對相關企業專家、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得出,采購相關的工作崗位有:采購總監、采購經理、采購員和采購文員。其次,梳理采購管理課程主要知識。與針對高職院校的培養定位確定《采購實務》課程主要服務于采購員的培養。最后,針對物流管理專業對應的崗位群進行職業崗位分析,確定了每個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使學生對采購的相關工作崗位的職業素質要求有充分的了解。能夠勝任一般的采購工作,初步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課程實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采購管理能力。
  二、教學模式堅持執行以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情境任務
  《采購管理》以采購員的工作流程為基礎,融合采購員職業,標準的要求設置。采購工作任務的學習領域,并分解為三個具體的學習情境:情境一“如何做采購員”,此情境下設三個子學習任務:認識采購,采購組織與崗位職責,采購員素質要求與職業道德;情境二“采購員”,下設四個子學習情境:識別企業采購的需求,搜尋與評價供應商,招標采購與談判采購,采購訂單與合同的簽訂;情境三“優秀的采購員”,下設三個子學習情境:采購戰略管理,供應商關系管理,成本績效管理。
  任務設置依據以工作難以程度為出發點,分為三個層次:熟悉項目、核心工作項目和能力提升項目。在熟悉項目的教學中,教師主要對采購過程中的主要職責和與公司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進行講解,教師起到主導作用,結合合作企業采購管理相關專家,對采購管理能力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采購的工作本質和職業發展線路。核心項目中,教師應該以小組情境模擬為主體,自身扮演引導和提升的教練式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切合實際的采購工作對,常見的采購流程和工作要點進行自我學習和練習。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小組之間就是不同的采購小組,進行對同一項目的完成形成明顯的對比,讓學生形成對工作的壓力感,從而逐漸培養工作的適應能力。在能力提升項目的教學中,教師的作用進一步降低,主要是學生根據自我認知對成本規劃和總體采購目標進行制定,老師對學生制定出來的采購優化和管理方案進行點評和優化,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采購情境中。
  三、教學模式以過程性項目考核為結果
  結合我院實際對《采購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重要的一環還是在這門課程的考核成績記錄,通過合理的考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重點,而且可以激勵學生不斷提升自己。本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過程性考核為主。分為兩個部分:平時成績和過程性考核成績,各占總成績的40%和60%。平時成績主要依據是:學生出勤率,學生小作業,學生上課表現和小組合作表現;過程性成績主要是情境模擬過程中考核記錄表,整個學期有三次考核記錄。主要是:采購尋源;供應商評價,供應商管理。結合著中考核方式學生非常容易把握自身的表現,成績源于學習,能力源于練習。對學生學習興趣有較好的正向激勵作用。
  四、教學模式改革的感想
  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漸進積極修正,善于總結。要想有好的教學模式改革效果我想應該朝著這幾方面努力:首先,更具企業崗位需求設置教學情境是關鍵。企業需求不僅僅單是對采購技能工作的需求更多的是要認同企業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風格,很多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始終很難適應團隊的協作,這樣就算有較強的實踐技能知識也很難適應企業,很難有長足的發展。所以如何通過適當的小組分工和工作完成進度反饋機制倒逼學生必須進行團隊協作是關鍵。其次,在項目執行的 過程中由于場地和設備的 有限,導致很多小組在項目進行時處于空閑的情況,這時候應該讓小組組長針對項目執行和考核過程中各自扮演角色進行行好壞闡述和記錄。最后,課業中成績的考核指標及方法要明確,每個課業要規定明確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方法,特別是過程評估中學生評分和老師評分部分,給出的分數一定要有依據,讓學生心服口服。就拿操作考核來說,在老師評分這個環節我采用的就是讓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都上臺講解他們的調研過程,在講解過程中我隨機提問,看其回答問題及表達情況打分。學生自評及互評方法要得當,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最讓教師頭疼的就是怕學生抱團,致使結果分不出高低,所以采用何種方式能讓學生之間公平,公正,合理地進行打分也是非常關鍵的。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
  [2]徐涵.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7:34.
  [3]王艷麗,陳軍須,都繼萌.高職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采購管理實務”課程改革[J].教研教改.2009.
  [4]張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視閾下學習情境設計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
  [5]劉炯艷.案例教學在采購與庫存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
  [6]胡琴,張利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采購管理》課程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8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