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山區留守兒童在初中階段的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人們把關注點放在了教育上。在教育體系之中,一個十分特殊的對象就是山區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成長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的問題。這需要教師和家中進行重點解決的。通常情況下,在初中教育階段中,教師依舊要重點關注山區留守兒童。要讓這些孩子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并對學習和生活產生信心。由此,教師要為山區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和準備。
關鍵詞:山區留守兒童 初中教育 策略
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關注點放在留守兒童身上,尤其是山區留守兒童。教育教學會成為山區留守兒童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尤其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等都需要進行針對性培養。在放任留守兒童的情況下,就會嚴重抑制其發展和進步。所以,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和學校就應該針對山區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教育,讓其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诖耍挛姆治隽松絽^留守兒童初中教育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為學校和教師提供相應借鑒。
一、山區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山區留守兒童成為了教育的重要對象,在成長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很多的問題。第一,留守兒童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中,有些留守兒童經常出現說謊的現象,針對自己做錯的事情并不能認清事件的本質,十分倔強,并不能認錯。在面對教師和長輩的時候,經常沒有禮貌,還出現打罵長輩和同學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下,導致班級中很多學生不會和留守兒童做朋友,顯得十分孤單。第二,留守兒童并沒有健康的心理。很多孩子經常出現孤僻的現象,不愿意和教師、同學溝通和交流。這樣,在留守兒童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則也不能問出其中的原因。在長時間背景下,導致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也不能獲得朋友。如果不能針對該問題進行解決,就會對留守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很大的阻礙[1]。第三,留守兒童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上,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初中時期,學生所學習的內容會比較多,在不能認真聽講的背景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逐漸下降。這樣,留守兒童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自身今后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影響。在生活上,也經常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孩子不講衛生,隨口吐痰等。這些行為都會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所以,應該引起教師和家庭的關注。
二、留守兒童產生不良問題的原因
在山區留守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針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應該對其進行重點分析。第一,在家庭層面。很多家長為了家庭的經濟條件,經常是采取外出打工的方式,這樣就把孩子留在家中,不能進行針對性教育。由此,家庭中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的僅僅是歲數比較大的長輩。但是,這些長輩文化知識水平比較低,并不能在初中階段給予留守兒童針對性的輔導和教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缺乏了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就出現了學習成績下的問題。同時,在父母不能定時回家看孩子的情況下,孩子缺乏親情溫暖,就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第二,在學校層面。教師在進行初中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是把關注點放在了學習成績優秀學生身上[2]。這樣,就忽視了留守兒童。班級內部的同學不和留守兒童在一起玩耍,就導致留守兒童孤單。在教師和同學的雙重忽視下,就會導致留守兒童在班級中不能體會到溫暖。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失去了信心。所以,學校就應該做出反思,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空間和準備。第三,在社會層面。社會的多個主體并沒有對留守兒童進行相應的關注和重視。在缺乏重視的情況下,就導致留守兒童教育缺乏針對性依托,也難以順利開展教育。
三、初中階段山區留守兒童的教育
?。ㄒ唬┲贫ǔ鰞炠|的學校教育,為留守兒童成長提供保障
在開展初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應該制定出完善的教學策略。在面對山區留守兒童教學的時候,學校就要積極的做出相應努力和支持。具體應該從以下幾個層面出發:
第一,學校要力求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教師。只有在優秀的教師領導下,才會密切關注山區留守兒童教育,才會讓留守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充足的準備和明確的方向。所以,為了讓山區留守兒童健康成長[3]。在為其配備優質的教師背景下,能夠制定出完善的教學模式。在此之中,還要對教學設備等資源進行重點整合。同時,學校還要組織全體師生參與課外活動。在保證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的情況下,讓留守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性格。學校層面要為初中留守兒童的教育提供充足的準備。
第二,教師要創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格外的關注山區留守兒童。比如,在課堂上,能夠引導留守兒童積極發言,并對其進行學習上的鼓勵,讓留守兒童在教師的鼓勵下,對學習產生十足的信心。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建游戲教學模式,讓留守兒童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這樣,就會全面促進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讓留守兒童真正的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教師還可以組建班級學生,開展慰問活動。針對留守兒童家中的狀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形成幫困幫扶小組活動。教師和學生到留守兒童家中,為其解決困難。在這些活動開展之中,就會促使留守兒童形成活潑的性格,并能夠和教師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留守兒童就會在班級中體會到溫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和教師、同學進行溝通。這對于留守兒童的成長和學習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帶動作用和意義[4]。另外,教師還可以為留守兒童提供針對性的課業輔導。教師從留守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關注留守兒童學習困難。在抓住學習時間的情況下,能夠讓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