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英語課堂上的五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天性愛動,在活動中,他們的思維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提高,成績得到提升。但教師如何讓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動起來,筆者結合多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經驗,提出動口,動手,動腳,動心、動情五動的理念,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動口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用來說的。如何讓孩子能夠說得出來,說得好呢?
首先是要模仿,即教師在孩子們開口說英語之前,給出大量的語言實例。教師說多了,學生聽出了感覺,慢慢就能說出來了。其次是要鼓勵學生說。不要因為學生說的不好就阻止學生說,要允許學生犯錯,保護孩子么說的信心。三是要創造說的氛圍。語言課堂的活力在于交流,英語課堂要開展更多說的活動,讓孩子們喜歡說,善于說。
具體開展那些活動呢?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了這樣幾種形式。
范讀:范讀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優秀的榜樣,讓學生去模仿。范讀可以采取教師范讀,也可以采取磁帶范讀等?,F在很多教材都配備了配套的mp3,教師可以放給學生聽。
領讀:首先是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領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跟讀情況,隨時指出問題,加以強化。當學生成熟了,也可以讓其中優秀的同學領讀,這樣逐漸把領讀權下放給學生,通過學生來帶動學生,共同進步。
朗讀: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不經過大量的朗讀,很難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形成良好的語感。課堂上的朗讀遠遠不夠,教師要鼓勵孩子們在課間,課后朗讀。朗讀的內容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拓展到其他的課外讀物。
二、動手
孩子們的天性是好動的,如果總是要求他們把小手背在身后,一天天地正襟危坐,會讓他們討厭課堂,討厭學校,討厭學習,也會嚴重剝奪他們學習的樂趣。所以解放他們的小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讓他們感到課堂的樂趣。
中國有個成語叫“心靈手巧”,把它調過來說成“手巧心靈”也有道理。生活實踐告訴我們,手靈活運動可以促進孩子們智力發展。小學英語課堂要改變單純地進行知識教學的現象,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為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讓學生制作字母卡片、單詞卡片、顏色卡片、天氣卡片等學習卡片。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制作英語玩具、教具等,比如人體模型、動物帽等。為了創設班級的英語氛圍,用英語彩帶布置班級,張貼英語名言、制作英語海報、制作英語手抄報、開辦英語角等。為開展課堂英語活動,制作活動道具。為口語表演的人物制作服裝,為英語競賽活動設計獎狀、獎品等。
除了制作,教師可以更多地組織學生手動游戲。比如教師用手指在空中寫一個A,讓學生跟著比劃并說出他們看到的是什么,說的最快最正確的小組贏一分。為了調節氣氛,刺激學生的興奮點,教師還可以用下巴、腿、手肘等身體部位在空中“書寫”字母。
又如在學習coffee,juice,coke,water等單詞時,事先讓學生把這些實物拿到課堂上,教到water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用手比劃pour;教到juice時,大家一起用手比劃drink;教到banana時,大家一起比劃peel,并且做出味道好極了的樣子。
三、動腳
小學的英語課堂學生數少,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強,容易控制。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優勢,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自由走動,自由組合,結對練習。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活動,比如戲劇表演、學生調查、模擬購物、模擬公園娛樂、職業愿望問詢、談論家庭狀況等,可以打破原先的同桌互動形式,讓孩子離開座位,自由尋找合作伙伴,開展活動。
孩子自由地在課堂上行走,看似混亂無序,但是他們的交際活動更趨近于真實,語言的運用才更有實操性,更能夠與生活結合起來,當真實的情景出現時,孩子們能迅速地從自己的語料庫中快速找到適當的語言,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去。
如在PEP BOOK1的Unit 5 Let's eat中教了cake,chicken,bread,French fries,hamburger,hot dog和句型Can I have a……根據這一內容,教師可以把課堂布置成一個小賣部,拿圖片或實物來做買賣。學生就像在課外買東西那樣表演:
Hello!Can I have a cake/hamburger/hot dog……please?
OK. 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如在教學了顏色white,pink,black,orange和brown后,讓學生制作彩球,然后進行練習。教師播放錄音pink ball、black ball、orange ball……學生則根據錄音的內容邊說邊出示彩球。
四、動心
學習過程就是信息心理加工的過程。只有學生動心了,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才會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立連接點,完善或建立新的知識建構。
教學中我們常??匆娫S多學生口動心不動,只有表面的朗讀,內心深處對朗讀的內容卻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所以他的學習就永遠浮于表面,問題的理解也比較淺薄。教師在外在形式上要注意學生的口動、身動外,更要注意讓學生的內心也要動起來,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的學習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要靠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如設置懸念、創設情景等,創造“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
五、動情
情感是學習的推動疾劑。當學生有了積極的情感,才能使學習更加主動,學習熱情更高,預習和復習也會更加有效。所以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上,與學生有效互動,積極溝通,搞好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兒童的心理世界很單純,所以處理好師生關系的主要責任還在于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不壓抑他們的個性。對于他們的錯誤要講道理,耐心勸導,不要一味地強調師道尊嚴,使學生對老師心生敬畏。
另外活動是拉近與學生心里距離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多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小活動,讓孩子體驗到課堂的歡樂,體驗到教師的溫情,體驗的英語學習的趣味,這樣孩子們就會喜歡英語,喜歡老師,喜歡英語課堂。
例如在教學第一冊Unit 13 On the farm時,我一邊教學新單詞、一邊和學生一起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或動作,師生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學生學得意趣盎然,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