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小學生"動"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痹谛W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創設各種學習情境,讓小學生“動”起來,從而激發小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主要圍繞如何讓小學生“動”起來學習數學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創設情境,促小學生想“動”; 營造氛圍,使小學生敢“動”;加強組織引導,使小學生會“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態教學;方法技巧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也應變得更加活潑自如,豐富多彩,小學生們也應要在更輕松快樂的“動”態下學習數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小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獲取知識、拓展思維、提高素質,是我們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要使數學教學有效就得讓學生“動”起來,如何讓學生“動”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設情境,促小學生想"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闡明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動力,由興趣而產生欲望。小學生因為年紀小,總會有多動好動的特點,他們的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怎樣才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呢?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崔奇先生說:“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動”起來學習。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各個教學環節、各個教學內容,多方式、多角度、多手段地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創設成一個充滿動力、充滿活力、充滿魅力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欲望,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
  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創設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情境,首先通過多媒體在學生面前出示一組畫面:小猴子坐的車輪如果是正方形的,那么車子就會開不動;小猴子坐的車輪如果是橢圓形的,那么車子就可以動起來;但上下顛簸不平;小猴子坐的車輪如果是圓形的,車子動起來就平平穩穩,進退自如,小猴子坐在車子上可就舒服極了。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學生,引起他們不由自主地思索:車輪該做成什么樣的形狀才讓人坐著舒服,為什么?一系列的問題思索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們探究圓的知識的欲望,接下來,他們全身心投入到一系列探究圓的特征的活動中去,輕松地圓滿地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二、營造氛圍,使小學生敢“動”
  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安心、自由、寬松、安全、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可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不民主、壓抑、沉悶的教學氣氛是抑制學生思想行動的主要因素。教師要把“安心、自由、開放、民主、包容”帶進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行為,敢于質疑問難,敢于互動討論,不唯師長是從。教師必須樹立“學生無錯”,“言者無罪”的思想,給學生多一個改正的機會,學生講錯可以重講,回答不完整可以補充,想不出來可以再想。教師要為學生積極創造“多次追求成功”的機會,努力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念和勇氣。只有這樣,學生每一個思想,每一次行動才能得以真誠投入,才能無拘無束。
  例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狗熊兄弟倆在守護森林時,天氣又悶又熱,光頭強為了賄賂狗熊兄弟,給他們送上一個又香又甜的西瓜,他們兄弟倆看著香甜的西瓜,忍不住就商量起怎樣把這個西瓜分了吃。熊大說:“分給你四分之一吧”。熊二說:“太少了,太少了”,直到熊大說分給他六分之一,他才同意。正當學生聽得入迷時,我突然換了話題:“究竟是四分之一多還是六分之一多呢?為什么?同學們互動討論,舉手踴躍發言,講錯可以重講,回答不完整可以補充。”就這樣,我營造了一種濃濃的互動討論氛圍,學生的互動討論一下子就激烈了起來,學習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
  三、加強組織引導,使小學生會“動”
  在有效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使教學有效不但要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強調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兩者不可偏頗。忽視前者課堂就成了滿堂灌;忽視教師的導,學生的自主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標,學生的動就變成了盲動,亂動。因此,教師應深入理解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好教學方案,讓學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探究過程。
  如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我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組織引導:l、教師談話,讓學生明確怎樣做。師: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圓錐體容器、一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比一比,量一量,看同樣大小的圓錐體容器和圓柱體容器裝沙土有什么不同之處,并想一想,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么?2、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到學生中間指導學生實驗操作中的技巧問題,確保實驗的正確進行。3、學生互動討論交流,匯報實驗結果。4、引導學生發現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圓錐體體積的關系,推導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并通過練習強化鞏固。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們在課堂上想動、敢動、會動、能動、互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保證每個學生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中感受、體驗、探索、發現、表達、操作,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6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