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歷史教學革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強調生活和教學之間的關系。隨著歷史教學的不斷發展,生活化教學的作用逐漸凸顯,成為歷史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歷史教師應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聯系教學和生活,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歷史的魅力。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歷史教學革新,希望給歷史教師提供借鑒經驗,保證生活化歷史教學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歷史教學 聯系
回歸生活的教學,才能發揮出教育學生的作用?;貧w生活,是教學的本質,也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生活化教學解決了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將教學和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歷史教學革新,使歷史教學擁有了更多生活教學素材,有利于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有助于提高歷史教學成效。因此,研究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歷史教學革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活化歷史教學的原則
?。ㄒ唬┲黧w性原則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潛能。要想提高歷史教學成效,教師需要將“教”和“學”合為一體,讓學生了解生活,探索生活,感受生活。歷史教師應遵循主體性原則,以生活化教學理念為指引,開展生活化教學,掙脫傳統教學束縛,突破歷史教學瓶頸。教師應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以主人公的姿態學習歷史知識,體驗生活樂趣。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內化知識,加深學生知識印象。教師應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通過激勵機制推動活動開展,讓學生保持歷史學習興趣,并不斷強化學生歷史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歷史的想法。教師要與學生主動溝通,積極配合,推動生活化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開展。
?。ǘ╅_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設計的教學內容,選擇的教學方法,開展的教學評價。應隨著歷史教學的發展而變化。其一,歷史教學內容應具有開放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需要擴充知識內容,只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內容,都可以在課堂中講述。例如,觀看歷史電影,講述歷史故事,預覽史料文獻等。其二,歷史教學方法應具有開放性。在當今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教學方法變得更加豐富。教師需要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高效歷史課堂,使歷史教學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開展實踐活動,擴展教學空間,讓學生走入社會,體會生活之美。其三,歷史教學評價應具有開放性。教師在評價時,需要采用開放式教學內容,使用開放式評價方法,提高評價實效性。
二、生活化歷史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生活化歷史教學的基礎。和諧師生關系,是指師生之間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歷史教師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引起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自覺接納教師語言。教師應給予學生發言機會,鼓勵學生發言,培養學生提問意識,使學生善于提問、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同時教師應傾聽學生意見,尊重學生反饋,引導學生創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智力,提升學生素質,健全學生人格。教師需要做好指導工作,引導學生探究知識,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知識,靈活利用知識。教師應從學習、生活等多個角度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教師應及時解決學生問題,依據學生個人水平設計學習計劃,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ǘ┲v述生活化教學內容
歷史和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生活之中蘊含豐富歷史素材,教師應在生活中積累教學素材,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歷史教學應以實際生活為基礎,選擇和學生相近的生活素材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生活和歷史的關系。教師應結合社會熱點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利用學生好奇心理,促使學生探尋歷史和生活的內在聯系。教師需要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從學生已有知識入手,通過趣味性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歷史素材,將歷史融入生活之中,利用生活素材,實現生活化歷史教學。歷史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知識,增長自身閱歷,鍛煉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歷史教學水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或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了解實事,并帶領學生分析實事,挖掘其中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知識水平。
?。ㄈ┩晟平虒W評價體制
歷史教師應完善教學評價體制,推動生活化歷史教學。要想讓學生在生活化歷史教學中有所收獲,教師必須建立多元化評價體制,發揮評價作用,給予學生學習信心。教師需要從能力、品格、素質等方面評價學生,落實生活化教學,凸顯生活化教學價值。第一,教師應評價學生學習態度,將學生課堂表現,參與活動積極性,任務完成情況考慮在內,提升評價客觀性。第二,教師應評價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通過搜集素材、分析案例、得出結論等方面評價學生,提升評價合理性。第三,教師應評價學生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成果、小組溝通情況等方面評價學生,提升評價全面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通過學生評價彌補教師評價不足,提升學生對評價的滿意度和認可度。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既要指出問題,也要提出解決方案,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ㄋ模┻x擇生活化教學方法
歷史教學應選擇生活化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法,提高教學成效,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角度看問題,根據課程內容,提出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生活化問題,激發學生回答欲望。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走入生活探究歷史,讓學生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之中,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音頻、視頻、圖片,刺激學生感官,讓學生產生深刻知識印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調查報告,讓學生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融合到生活化教學中,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傳遞知識,利用教學視頻將知識形象化、生動化,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結語
生活化歷史教學,強調歷史和生活之間的銜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兩者之間的關系,將歷史教學賦予生活色彩,使學生透過生活學習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應以生活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積累生活中的歷史教學素材,讓學生適應生活,動腦思考,以此達到生活化歷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鄧鳳想.“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7(02):14-15.
[2]樊磊.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05):19.
作者簡介
張圓圓(1986.04—),女,漢族,本科,中二級,深圳市民治中學,從事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歷史教學革新研究、初中歷史組集體備課有效性行動策略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