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中地理是高中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學生表示高中地理課難度較大,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多種因素促成的。高中地理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理解和知識點的累積,生活化的教學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有效吸取。在新課程標準下強調的是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基于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強調對學生的全面教育素質培養,教育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有探索精神,不再受到傳統“固定思維”教育模式的影響,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但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單純追求分數,讓教學成為“功利化”的競技場,學生學習地理能拿到高分,但是所學知識和生活嚴重脫離。要讓學生成為新時代需求的人才,就要對教學方式方法糾偏,從生活化角度進行教學。
一、地理生活教學的意義和現狀
?。ㄒ唬┥罨虒W的含義
生活化教學就是不再讓學生“死讀”教材上的知識點,而是要將知識和學生生活的環境進行聯系,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知識,并且把學生當成教學的“主體”看待,而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很多時候學生會感覺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很多知識點就是抽象的概念,很難進行想象和思考。生活化教學就是讓學生從抽象的思維中跳出來,以生活為背景講述知識點,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所學到的知識也可以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二)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地理是一個和我們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學科,無論是家鄉的山川河流,還是遠方的自然風光,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地理方面的現象?,F在的高中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三個大方面,但是要想深入學歷地理知識就遠不止于此,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一個地域的水文、天象、資源、人口、生物等多個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起學生更大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思考問題,從學習和分享中獲得知識,讓學生對一個地區能有更準確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利于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ㄈ└咧械乩砩罨虒W現狀
經過調查發現,高中地理教學過程,教師了解生活化教學的模式,也在課堂中運用過生活化教學,但是能夠長期堅持運用或高頻率運用的比較少,從年齡段的分布上來看,年輕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多于年紀大的教師。生活化教學也在學生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響,但是由于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準備課程,加上課時的不充足等原因,雖然生活化教學受到學生喜愛,同學普遍也反映希望能有生活化的教學更多地出現在課堂當中,但是目前為止也沒能很好地在實際教學中開展。
二、生活化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應試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應試教育是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模式,由于時間過長使教育理念產生了一種慣性,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師都在采用應試教育方法,面對學生他們更擅長于對教材知識點的分析和布置進行講解。新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在基礎教育課程執行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守的基本規范和教學質量要求,但是部分教師執教時間很長,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還不能及時改變過來,在新課標推出后也曾試圖改變教學方法,由于更熟悉傳統教學模式,不適應新教學模式,所以“半途而廢”的教師不在少數。
?。ǘ┳非蟾叻脂F象嚴重
由于我國實行的是分數值升學和高考模式,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分數特別看重,學生的升學率和分數也直接影響教師的待遇和能力評定。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無論學生還是學生家長都希望考取一個好的大學,在考試中獲取高分才是“王道”。所以教師更多的是對于“例題分析、答題技巧、題海訓練”等方面的鉆研和探索,讓學生只是針對考試進行學習地理,目的就是要獲得高分。而且這樣的教育結果就是學習的內容在高考結束之后很快就會被忘得一干二凈,學生也認為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地理知識根本用不到。
(三)忽視教師團隊的協同合作
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地理知識包含測量學、生物學、氣候學、地質學、生物學等等。一堂優秀的生活化地理課程更是需要教師做大量的設計、備課以及準備工作,而且教師要前期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調研。這樣的工作量如果靠一個教師“單打獨斗”是很難提高教學質量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常忽略了團隊協作的優勢,教師們可以組成一個教學研究小組,然后將地理課劃分為若干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師負責其中的一個任務,然后統一進行開會分享和整理組合。
三、生活化地理教學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
?。ㄒ唬┑乩斫虒W以生活化方式作為開端
每一節的地理課,如果是以抽象概念或者枯燥的理論作為開端,那么學生在這節課的開始就會失去興趣,學生更喜歡的是以周邊生活化的角度作為課程的開端,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帶入感”,生活化的導入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知識點上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高一地理中的《人口的變化》,教師就可以先以學生每天上學坐車是不是擁擠,出門旅游的城市是不是人山人海等提問作為課程的開端,然后學生充分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然后再開始對我國人口問題進行教學。
?。ǘ┑乩斫虒W以生活化方式設定情景
雖然在課程的開端教師用生活化的開端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整堂課時間較長,同學們不能完全都一直保持著注意力集中,教師還需要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以生活化的方式設定情景,讓學生有參與感,不間斷地提供信息讓學生捕捉,保持學生的精神集中。例如在高一地理課《宇宙中的地球》上,教師可以將最近比較熱門的關于“黑洞”照片的新聞拿出來和同學進行討論,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課堂和網絡熱點都有關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后繼續教學。
?。ㄈ┑乩斫虒W以生活化方式鞏固學習
生活化教學方式在課前和課中都有較好的運用方式和方法,但是學生在課后會不會就將所學的知識忘在腦后呢?加強知識點的鞏固也是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和運用知識,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注重生活化教學對現實的意義和操作。例如,在高三地理《環境保護》的課程中,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后注意觀察生活周邊有關污染和防治的情況,包括汽車尾氣、燃燒秸稈等社會現象,然后下節課將這些問題和學生進行深入探討作為復習的一種手段。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是高中時期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且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規范性文件,關乎祖國未來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從學生的出發點進行設計和備課,讓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深入每一節地理課,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為將來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袁 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