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科目中的一項重要學科,更是小學生感知世界的一項重要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理解生活,從而提高小學的數學教學質量。在現如今的生活中,數學已經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新課標中更加注重數學與人的發展以及與生活的聯系,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簡要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國的小學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依舊采取的是合作學習法,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現如今,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就很好的解決了在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課標中要求,義務教育過程中的根本任務就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社會生存以及更長遠的發展所必須的數學基本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最終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都得到提高,進而獲得數學學習經驗。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回歸生活,服務生活。小學數學教師要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充分的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制造充分的條件,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問題中,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性。并且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生活化已經成為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發展趨勢。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理解數學,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積極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1]。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師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以生活為根本,在此基礎上進行授課。教學而生活化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從而發現一些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場景用數學知識進行表達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教師從原本的教學主體逐漸轉變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改進創新傳統的教學手段。根據小學生現階段的思維角度以及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生活現象的數學知識表述,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例如,數學教師在為小學生教授加減法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解,比如“小雪去超市買零食吃,首先買了一袋2塊的牛奶,又買了3包5塊的薯條,還買了2個3塊錢的面包,當小雪買完零食之后,結賬時,小雪給了超市阿姨50元錢,超市阿姨給小雪找回27元錢,那么小雪這次在超市買零食總共花了多錢?”通過用買零食的講述,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通過簡單的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加減法的相關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對金錢有了簡單的概念。這種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在現如今的新課程背景下,能夠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思考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從而達到鞏固數學知識的教學目的[2]。
 ?。ǘ┙處熞侠淼囊龑W生通過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現象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通過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現象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單一,不利于學生發揮主動性,然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新的思維模式,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小數點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利用家長去買菜的現象進行講述。例如“小紅媽媽去菜市場買了一斤油麥菜,花了3.6元,又買了香菇,花了4.2元”由于買菜花費的錢數不是整數,因此,就出現了小數點,利用這種生活中的現象的講解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的含義,同時也加深了知識點在小學生腦海中的映像。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生活元素代替數學理論知識
  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數學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當在生活中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要很好地將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通過讓學生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方式,進而達到對數學知識的鞏固的目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視學生對數學體驗的積累,幫助學生認識數學。學生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往往會感到親切,因此,教師要合理地運用這種現象使學生充分的意識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密切相關性。例如,教師在教授加減法時,可以適當的引進生活元素進行提問,比如“小明有4顆橘子,小紅有5顆橘子,他們總共有幾顆橘子?”通過生活中的元素的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存在于自己的身邊,充分的認識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3]。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教師要善于將生活化引入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在將數學知識進行生活化時,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不斷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朱紅梅.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1):124-124.
  [2]丁愛華. 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3):97-97.
  [3]苗寶申.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9):119-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