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教育體制發展趨勢為依據,首先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其次從以學生為主體,賦予數學課堂生活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延伸教學內容,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三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創建的有效措施,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數學 生活化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47-02
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引起社會教育人士的高度重視,數學為一門重要學科,與語文和英語等學科相比較,其具有較強的思維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上小學生自我控制與協調能力不足,不能長時間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生活化教學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賦予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教學質量。
1.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創設生活化數學課堂,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適應學生實際生活情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換言之,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挖掘教學信息資源,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增加學生生活經驗。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因數學中含有較多的計算題,學生在運用腦筋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會自動的發散自身思維,感受生活化數學的價值與意義[1]。因此,在課程背景下開展生活化數學課堂十分必要,小學數學教師應將數學科學回歸到學生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2.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創建的有效措施
2.1以學生為主體,賦予數學課堂生活化
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的構建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選取學生易于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吸引學生好奇心。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北師大版《時、分、秒》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提前準備一塊手表,在課堂中仔細觀察,包括手表中含有指針的個數以及指針的轉動特點,并向學生介紹三個指針的名字。然后向學生提問:在時針、分針與秒針在轉動期間,會發生哪些變化?秒針轉動多少次之后分針會轉動一次?兩者有什么關系?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由此加強學生對時、分、秒的了解,提高生活化數學教學質量。
2.2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因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可能會增加學生學習難度,不利于數學課堂的有效開展,所以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賦予生活化,聯系學生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同時,教師應善于借助現代先進技術,將教學內容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北師大版《軸對稱和平移》時,因軸對稱與平移這兩個名詞比較專業化,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通過實時投影技術把抽象的文字簡單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熟知的圖形經過變化之后的形狀,進而引出教學主題,再組織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依據現有的生活經驗,找到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強化學生數學知識,豐富學生數學知識儲備量,促使生活化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
2.3延伸教學內容,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擴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同時,因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延伸教學內容時,應以學生生活為前提,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乘法》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乘法理論之后,延伸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生活化問題:文具店中鉛筆的價格為2元,鋼筆的價格為5元,現在一位學生要買3支鉛筆和5支鋼筆,需要花費多少錢?這是一道生活實際問題,分析的是學生買鉛筆與鋼筆的問題,學生會積極的思考這道題的解決方式,在此期間,教師便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延伸,發揮學生自身潛能,促使學生全身性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質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選取學生易于感興趣的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巧妙的將數學課堂與生活建立關聯,增加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吳敬迎.關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上),2018(4):12-13.
[2]徐海霞.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好家長,2018(6):45-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