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對現代學生綜合素質不斷重視,教材也是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必須與時代接軌,不斷開創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這種新型課堂教學中能夠其樂融融地學習地理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也要盡量多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多抽出時間自己思考,教師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解題思路,提高高中地理成績。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課堂;創新模式;解題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074-01
地理是文科中最難學的科目,如果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是非常枯燥無味的,難免出現跟不上教師思維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照顧每一個學生的聽課感受,幫助學生跟上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結合生活給學生講解地理知識,這樣就會激發學生聽下去的興趣,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伴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教師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新模式,給學生帶來最優質教學。
一、與生活結合——把地理生活化
固有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課,學生在臺下聽講,教師在臺上只沉浸在自己講課情緒中,不管學生聽課感受。學生在聽講過程中也是非常痛苦,感覺教師講解內容極其枯燥。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在講地理知識前可以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把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樣學生可以更加親切地感受到地理平常的一面,學生在聽課中也是非常輕松,不會覺得枯燥[1]。
如在講解旅游地理中《旅游開發中的環境保護》,教師在講課前就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題外話,問學生都去過哪里旅游,那里環境怎么樣?讓學生站起來給同學教師分享自己的旅游經歷。在學生分享完后,教師對學生講“那你們知不知道景色開發中要注意哪些?是不是要在開發后保護環境?……”教師對學生提問一系列問題,然后教師帶著這些問題給學生講解本堂課地理知識,讓學生把本節課知識點全部劃出來,了解旅游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問題,也要提醒學生綠色旅游。教師在開課前讓同學分享旅游經歷就可以很好的通過生活感受與本節課知識接軌,有利于幫助學生學習。
二、開設多媒體課堂——直觀感受
教師在講解必修一中宇宙與地球的知識時,雖然學生對這方面感興趣,但是這一課對學生學習起來也是非常有困難,知識點比較散,而且需要學生空間概念非常強,所以學生往往會在學習中非常懵。教師可以開設多媒體課堂,通過課件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宇宙奧秘,讓學生感受地理魅力[2]。
如教師在講解必修一《探索宇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課內容,提前制作好課件。在上課期間,教師先詢問學生對宇宙感興趣不,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索。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放一段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更好地感受宇宙奧秘。然后打開課件,讓學生跟著課件一步一步學習。教師把重點知識全部總結在多媒體中,讓學生在課本上做好筆記。教師在此期間盡量起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理解。
三、學生教師互換——學生講課
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學生交頭接耳,破壞課堂紀律現象。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維持課堂秩序,既影響學生聽課感受,又影響教師講課心情。教師可以讓學生站在臺上給學生講課,感受教師工作,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功課,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如教師在講解必修三《城鄉公共服務設施與生活環境》一課中,由于課程不是太難,又不是重點,貼近學生生活。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站在臺上給其他學生講課,既鍛煉學生勇氣,又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在上課期間,提問幾個學生,讓學生在講臺上分享,教師在臺上給學生做好評講。這樣的課堂,師生互相交流,學生學習效率一定能提上去。
在新課標改革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新模式中對地理產生興趣,并且有學習動力。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立好規矩,讓學生在遵守課堂紀律情況下認真聽講。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與生活接軌給學生傳授地理知識,也可以開設多媒體課堂,多幫助學生提高地理成績,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謝上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30).
[2]周建標,張云飛.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科技展望,2016(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