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走教”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具有美育功能的音樂學科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然而,農村地區由于農民居住分散,教學點多,教師資源嚴重匱乏,特別是音樂這類學科專業教師十分短缺,導致音樂教學質量普遍較低。為此,近些年來,部分地區開始探索“走教”教學模式,以此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走教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村 小學 音樂教師 走教 教學模式
  面向所有學生是素質教育對當前教育明確提出的要求。然而,農村地區因為教師資源匱乏,導致素質教育的實施舉步維艱,難以取得實效性[1]。筆者所在的學區為了實施這一目標,近些年來實施音樂學科教師走教教學模式,從而實現音樂教師的全區覆蓋,對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就如何有效實施走教教學模式進行論述。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2]。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音樂教學才有目的和方向。在走教教學中,這一點尤為突出。不同的學校擁有的教學資源不同,學生的音樂水平不同,其他各個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針對不同學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所以,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有些學校教學條件相對而言要好一些,教師可以將這些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搭配著相應的樂器進行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樂感。部分學校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深,將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語數外等學科教學上,音樂教學沒有得到應用的重視[3]。學生們也一心投入到語數外的學習當中,對音樂絲毫不感興趣。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為目標,讓學生正確認識音樂并且發自內心喜愛音樂。又如,有些地區流行農村歌曲,比如戲曲、秧歌等,音樂教師可以將這些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偠灾谧呓探虒W中,音樂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校的學生特點以及教學條件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
  二、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4]。換言之,音樂走教教學取得怎樣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應用的教學方式。就筆者個人教學經驗而言,在走教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實現音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部分學校教學條件比較好,擁有現代化電子設備,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可視化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設施不完善的學校,教師沒有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條件,則采取其他的教學方式,如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師可以一邊帶領學生做游戲一邊指導學生學習音樂,如節奏訓練、音高訓練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模仿小動物,通過貓叫和狗叫引導學生區別聲音的長短。這種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聲音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識??偠灾魳方處熢谧呓探虒W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等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三、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音樂是一項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學生不僅要掌握音樂理論知識,還要將歌曲準確地唱出來。如果學生音樂素養比較高,還可以自己編制歌曲演唱。這些都是音樂教師在走教教學中必須予以重視的內容。在走教教學中,音樂教師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由于走教不同于固定教學,教師陪伴學生的時間比較少,能夠給予學生的專業指導也比較少。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換言之,教師要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音樂,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主動學習音樂。鑒于上述兩種情況,筆者認為,音樂教師在走教教學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如“校園好聲音”“歌唱小達人”等音樂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學習音樂的時間就得到了很大的拓寬,不再僅僅局限于音樂課堂。與此同時,學生在實踐活動這個“舞臺”上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對音樂也會產生越來越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可以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學生可以找到很多同樣喜愛音樂的小伙伴,從而“組團”學習音樂。這樣,即使在沒有音樂教師監督和指導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很好地學習音樂。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客觀全面的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有的放矢地改進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音樂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音高、節奏等各個方面掌握情況,還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先表揚學生,后指出學生的不足,這樣的評價更具有完善性,能夠讓學生清楚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打破以自己為唯一評價主體的壟斷性局面,應當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評價之中,成為評價主體。例如,在學生唱完一首歌之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再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這種生生自評和互評的方式不僅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彼此交流,這對提升教學評價全面性和學生音樂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困難重重,面對有限的教學條件,音樂教師應當因地制宜,盡可能整合與共享有限的條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利用走教模式打破困境,使音樂教育真正面向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美育。這對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以及農村小學生持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參考文獻
  [1]覃展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需上下而求索[D].廣西藝術學院,2016.
  [2]王守玉.走教,人生因此而精彩——記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協作區教師陳明[J].中國農村教育,2010(03):26-27.
  [3]楊振萍.走教制——實現區域內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8(08):151-152.
  [4]段尚林.求發展奔“走教”路促均衡上新臺階——鄉鎮中心?!白呓讨啤钡膶嵺`思考[J].甘肅教育,2018(0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7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