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和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是破解農村初中優質生源持續流失、在校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等難題的有效途徑,也是根據省廳文件精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更好發展的有力舉措。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要遵循實際性原則、漸進性原則和規范性原則,保證教改穩步有序地推進。文章以慈溪市附海初中為例,具體闡述了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改的教學策略和管理制度。
[關鍵詞]農村初中;分層走班;教學策略;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82-02
一、背景和意義
近年來,由于城鄉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農村初中優質生源持續流失,在校學生學習成績分化日趨嚴重。同時,隨著公辦學校對民工子女就讀政策逐漸放開,公辦學校中民工子女占比迅速上升,而民工子女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各方面的差異大,生活經驗、學習基礎、思維方式等迥然不同。這一切都對農村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分層走班教學作為分層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是指學校在不打破行政班規律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個人意愿,選擇不同的教學班進行學習。多地實踐和研究表明,在分層走班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班,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能夠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有效性,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適性發展。這為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保障。
二、工作原則
?。ㄒ唬嶋H性原則
分層走班教改要符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理論上學生的層次越多,教學效果越好,但實踐中學生分成幾個層次,要視學校師資條件、學生成績分化、實際教學效率等情況而定。
(二)漸進性原則
分層走班教改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不能急功冒進、一蹴而就。分層走班教改路徑,應該由點到面、由部分學科到全部學科;對課程設計,應該是從幾門差異度較大的學科(數學、英語等)和差生容易分化的不同年段(八、九年級)著手;對教學組合,應該是在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因素的情況下進行確定。
?。ㄈ┮幏缎栽瓌t
分層走班教改要規范操作、科學實施。在分層走班教改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三到位”原則(宣傳到位、指導到位、意愿到位)和“三規范”原則(教學規范、管理規范、評價規范),要在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個人意愿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具體實施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管理制度。
三、我校分層走班教改經驗
?。ㄒ唬┛傮w情況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農村初中,近幾年尖子生流失嚴重,在校生中外地民工子女占比較大,學生學習成績分化明顯,而且我校師資嚴重不足。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因素,我校決定從2017年2月開始,對2019屆七年級學生進行分層走班教學。2017年2月,暫定學生分化比較嚴重的數學、科學兩門學科,至2017年9月推廣到語文、英語、數學、科學四門學科。在分層走班教學過程中,我們把學生分成A(相對較弱)、B(相對較強)兩個層次,四門學科都采用二復一模式,行政班與教學班分離,同一批教師,任教的兩門學科兩個班級兩兩捆綁。即學校在排課表時,同一節課把數學和科學(或語文和英語)課排在一起,兩個行政班,課表一個班數學(語文),另一個班則一定是科學(英語)。學生按正常課表上課,遇到分層科目時,自然分成AB兩個層次,進兩個分層班上課。
我校分層走班教改推進時間表如下:
在分層走班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和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ǘ┙虒W策略
1.目標制定
A班:夯實基礎,培養興趣,提升信心。
B班:強化基礎,培養方法,提升能力。
2.內容選擇
并非每一部分內容、每一節課都要進行分層教學。從年段角度看,低年段不適宜進行分層教學,高年段適宜進行分層教學;從內容角度看,有些領域適宜進行分層教學,有些領域不適宜進行分層教學;從課型角度看,新授課適度進行分層教學,習題課、復習課要求進行分層教學。
3.實施步驟
?。?)備課分層
共同目標:課標要求。
分層目標:
A班:適當刪減繁難偏舊內容,適當增加興趣活動。
B班:注重知識的拓展加深、綜合運用,注重方法滲透、能力培養。
?。?)上課分層
統一要求:學法指導。
區別對待:
A班:以“扶”為主,“扶”中有“放”,低起點、常反復、少變化、多示范。
B班:以“放”為主,“放”中有“扶”,多變化、多綜合、多自主、多交流。
?。?)作業分層
統一要求:課后練習、配套作業。
區別對待:
A班:強化課后練習、知識梳理,試題以基礎題、典型題為主。
B班:強化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的培養,適當增加探究題、開放題、綜合題。
?。?)輔導分層
共同點:成立合作小組。
不同點:
A班:針對部分潛能生,教師增設高一層次問題,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
B班:全體學生,形式多樣。
?。?)評價分層
A班:以表揚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縱向比較為主,適當輔以競爭性評價和橫向比較。
B班:以競爭性評價和橫向比較為主,適當輔以表揚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縱向比較。
(三)管理制度
1.學校管理
?。?)建立科學合理的分層制度。
?。?)加強層級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僬烫帯昙壗M→班主任。
②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學科教師。
(3)落實行政督班。
2.班級管理
(1)教師雙崗管理。
?。?)設立學科雙委員。
?。?)建設學科小組。
3.制度規范
建立課堂紀律、課前準備、作業收繳、財物管護等各項規章制度。
4.動態管理
?。?)關注臨界生、后進生,及時做好疏通工作。
?。?)形成合理的雙向流動機制。
當然,在農村初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研究,例如如何推進分層走班教改,如何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如何形成科學的考核機制,等等。
(責任編輯 黃 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