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做到寬嚴相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教育過程中,面對“愛”,教師所有的教育技巧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和脆弱。愛和寬容,才是真正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過分嚴厲,同樣會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而失去自信產生自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中要做到寬嚴相濟,張弛有度。
關鍵詞:寬嚴相濟 大愛無言 免死金牌 愛之不寵 溺愛 張弛有度
國培時,聽了張紅教授在教育教學中對“愛”的剖析,真是使我受益匪淺、茅塞頓開。正所謂:大愛無言,落地有聲!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在教育過程中,面對“愛”,教師所有的教育技巧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和脆弱。愛和寬容,才是真正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
“真愛”既是無微不至的、真誠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當我們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時,那么我們便會把對學生的關懷當作自己快樂與幸福的源泉,就會把每一顆心靈作為自己思考、研究、傾聽和欣賞的對象,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學生需要在愛的沐浴中成長,在愛的體驗中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得到激勵與感召,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是師德的真諦,是對師德最好的詮釋。聽了張教授的這個專題,十幾年前的一件往事,又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是村小五年級,我剛接的一個班。班里有一個叫張小亮的學生,此人思想消極,與師為敵、與“狼”共舞,成績不言而喻了。是一個十足的問題生。剛開始,我怕管不住他,便采用高壓政策。但事與愿違,背道而馳,他的幾處痼疾不但一處沒醫,還添新病。在校大門和圍墻上寫大字罵我;把我家的鑰匙、手戳和班級的幾套試卷毀于爐火之中;班長的坐墊被燙的傷痕累累。我勃然大怒,想要整治他,反思再三,不能再以硬碰硬了,否則還會事與其反。應該考慮用其他方法了。
一次期中考試,我把他叫到一旁,拿出他的數學試卷,卷子上許多試題都打了錯號,他還理直氣壯的看著卷子。但,我并沒責備他,且和藹地說:“坐下,我知道這些題你都會,愿意重新做一遍嗎?”他默默地點點頭,每一題都向他口頭提問,他以口頭方式回答……“你都答對了”,我高興地說。隨即將他的成績改為89分。他的嘴角好像隱藏著一絲自豪的微笑?!澳愫苈斆鳎覍δ愠錆M了信心;你是一個男子漢,絕不會傷害自己的同學,更不會允許別人侮辱和報復你的老師。”他的嘴角剛要抽動我堅決的讓他回去了。平時我也不斷的表揚他,鼓勵他,關心他,從此他判若兩人,思想健康向上,自覺地和小混混分手了;成績也慢慢地提高了。小學畢業時,我收到一份禮物,里邊夾了一張字條:“老師我錯了,謝謝您!”此案例證明“嚴歷的批評和打罵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愛與寬容改變了他。在教育中,不讓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要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在非常真誠地關心他、幫助他。否則,就把他推向了另一面,老師也成了千古罪人。
其實,對學生做到“真愛”很簡單。課堂上多提問他們幾次;多施舍一些贊許的眼神;作業本上多一些鼓勵的話語……長此以往愛的能力就逐漸的形成了。
愛之不寵。對學生的愛,是指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生活等,而不是盲目、無原則的溺愛和縱容。
學生畢竟是孩子,再優秀不可能沒有缺點、不犯錯誤。就算成年人,誰能無過。因此,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從一開始就讓他們遵守校規班紀,誰都不能例外。絕大多數教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成績優異的學生,違反校規班紀,大都置之不理,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成績是一些學生的免死金牌,是耀武揚威、作威作福的資本,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扭曲的自尊和錯誤的價值觀。成績好的孩子都是愛哭的孩子、聽不得批評的孩子,不是他們自尊心強,而是扭曲的自尊和錯誤的價值觀在作怪,一句話,就是慣的。這就說明在“嚴”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愛。當然,“嚴”并非苛刻、死板、任意踐踏學生的身心,而是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對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傾向,進行正確、嚴格的教育和引導。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過分嚴厲,同樣會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而失去自信產生自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中要做到寬嚴相濟,張弛有度。
教育中寬嚴相濟、張弛有度才是大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