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生物的課堂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因為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微觀的現象,所以也可以稱之為比較抽象的一門科學。而且有些知識點也是比較零散的,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多的困難。針對于這一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開展研究性教學,可以有效的改變現在的學習狀況。教師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也應該充分的關注學生的研究過程,最后,及時的教學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學生改變了自己學習上的不足,才算是真正的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生物 課堂 研究性學習
  在高中生物的課程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關于一些生物實驗,但是很多教師卻將實驗的部分忽略了,只是一味的為學生講解理論的知識,關于實驗的過程也只是讓學生通過書本上的文字去了解,然后死板的背誦,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沒有靈魂的,學生也感受不到學習生物學習的樂趣,尤其是在高三階段,是學生學習比較緊張的一個時期,學生需要一個新的動力去繼續深度的學習生物,才能夠更好的應對接下來的考驗,所以研究性的學習,就是讓學生成為了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主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激發自己的潛能。
  一、改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在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因為在之前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學習的內容都是教師制定的,學生都是跟著教師的指揮去學習和作業,就造成了很多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先留給這些學生一些時間,讓這些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另外,教師也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來教學,而是要看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是什么,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就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關鍵一步。
  例如,在高中的生物課本《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一個章節中,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學會在體內發生的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有關于免疫的調節過程,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知識點,而且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植物和動物體內發生的反應過程也是不一樣的,對于學生來說要想完整且正確的學習完這一個過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教師布置了很多學習的壓力的時候。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并且將自己的預習成果匯報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反饋的結果來適當的調整自己上課所講解的內容。另外,若是兩個知識點大體都是類似的只有細微的一些小差別的話,教師便可以在講解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將另一個知識點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去講解,不僅帶給了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也給了學生一個復習的機會。
  二、注重研究性學習的過程
  教師應該始終的堅持這一個觀點,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最重要的永遠是研究過程,也是學生能夠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關鍵。關于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一個可以研究的題目,學生在選完題之后,若是自己不確定的話,應該與教師商討,自己的選定的題目是否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特點,若是選題不正確的話,就會給學生后續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另外在學生選完自己要研究的題目之后,就要讓學生去制定自己的研究計劃,以及時間的周期表,讓學生真正的變成自己學習上的主導。
  例如,在高中的生物課本《植物激素的調節》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知道植物激素調節的整個過程。所以,針對于這一種課題,教師便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因為這一個部分的題目是比較廣泛的,比如,學生可以研究生長激素在植物體內的作用,就要能夠涉及到生長激素的產生、運輸、最后達到的場所和作用一次后是否失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學生在設計自己的研究過程的時候,應該先想到自己的研究方式,收集一些前期的資料,以及小組內成員的分工,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應該能夠保證,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自己不僅要能夠完成在研究小組內的任務,也要有知識的收獲。讓學生通過動手來更好的刺激自己思維的發展。
  三、及時的教學評價
  研究性學習雖然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設計學習的過程,但是學生畢竟學習的經驗不多,所以在這一個過程中還是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為了能夠讓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順利的開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期上交自己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教師就可以知道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學習了哪些東西,是否達到了學生給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另外,對于一些錯誤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的指出,并且給學生一些合理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建議。教師所評價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一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的是更加全面的發展。
  例如,在高中的生物課本《種群數量的變化》一個章節中,很多學生所選擇的研究內容就是關于在某個區域內的物種,用抽樣調查法來檢測某個種群的數量。教師雖然不能干預學生的研究過程,但是也不能脫離,要仔細的記錄每一個學生的研究態度和方法,不能讓學生出現偷懶的情況。在教師給出了改進意見之后,應該確定學生落實了,才算是一個教學評價的完成。
  結語
  研究性學習算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將這一種方法引入到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便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在生物中比較零散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研究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的雙重結合,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能夠學習到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是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
  參考文獻
  [1]呂金霞.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多元化的教學方式[J].中學課程,2017.
  [2]崔亞萍.淺談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
  [3]朱晨艷,吳瑞華,吳莼.國內外生物學研究性學習開展情況的比較[J].生物學教學,2004(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8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