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但僅有規矩還不行,需要愛心相伴。學校的管理重點在班級,班級的管理重點在學生,而學生的管理則要以愛導航。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組織管理班級的藝術。
關鍵詞:愛心 凝聚力 主人翁意識 求實創新新型人才
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管理重點在班級,班級的管理重點在學生,而學生的管理則要以愛心導航。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組織管理班級的藝術。我的管理理念是:用愛心贏得學生,用競爭激發潛能,讓班級成為每個學生心中最美好的家園。
一、用愛心贏得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愛是最好的教育”。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著他的手,我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需要用愛喚醒,美好的生活需要用來澆灌,正是因為有了愛世界才充滿了陽光和歡笑,正是因為有了愛大地才充滿生機和活力。班級管理同樣需要愛來灌溉和鋪墊。班主任應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地發展。
我班學生王景陽分入我們班時,自由散漫,說話沒有禮貌,上課說話搗亂。對于這樣一個學生,我沒有急于批評,而是進行多方面觀察,與他交談。在交談中,我發現他有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好像別人都欠他什么似的。我了解到因為父母鬧矛盾,對他疏于管理。當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決定給予特殊的愛,防止他失去學習的信心,或者走上邪路。為了能使他轉變,我經常找他談心,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客觀對待家庭問題。
后進生常常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所以做后進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遇到后進生不良行為出現反復,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讓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愛的光輝中,我們的教育才可能順利進行。
教師在把愛奉獻給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在收獲著學生們的愛。一句句親切的問候,讓我感到欣慰,增強了自豪感。現在,我們班基本上建立了師生之間的和睦關系,形成了班級團結、和諧的氣氛,只要我們用一顆愛心去澆灌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幸福之花就會開遍整個原野。
二、用競爭激發潛能,增強班級凝聚力
要管好一個班級,光有一個好的班主任還不行,得著手培養一批精干得力的班級“小管家”——班干部,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班干部是班級的中流砥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我在學期初,采用“競爭上崗”的方式選舉班干部。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又可以讓樂于為班級服務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接受鍛煉,展示自己的風采,有同學們的信任感做后盾,無形中激發了班干的主人翁意識,班級的核心運轉起來就更加富有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活力。
讓班干部管理,并不意味著班主任放任自流,袖手旁觀,相反,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班主任要把握住引導的時機,開學之初,是關鍵時期。抓好開學之初,引導班干部分析班級現狀,研究管理策略,制定管理計劃,這會為以后的班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勞永逸。
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增強班級凝聚力。班級不應是學生個體的簡單組合,要發揮群眾功能,組織群體競爭,讓學生樹立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群體觀點。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的班級凝聚力。
三、樹立純正風氣,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ㄒ唬┛陀^評價,全面發展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熏陶、情的感染,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不以成績高下論英雄。冰心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辈荒芤苑謹刀▋灹?,而要用心去挖掘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人格得以健全。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特別是對經常犯錯誤的學生,紀律性不強的學生,我們班主任更要多些關心,少些責罵,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促其全面發展。
?。ǘB良習,固良善
傳統的教育管理比較注重學生外在行為的指導,而現代教育更重視對學生心靈的關懷,力圖從學生內部去改變他們。
?、别B良習:好習慣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法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一是教育學生保持已有的良好習慣;二是引導他們糾正存在的不良習慣;三是積極培養他們尚不具備的新的良好習慣;四是幫助他們提高識別能力、預防各種不良惡習的感染和侵蝕。
⒉固良善: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社會主義各種道德觀在我們的法律中有具體的體現,我國現在也是強調依法治國,讓學生多學習法律知識,做到知法懂法、會用法,這對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成為合格公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ㄈ┡囵B學生求實,創新精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培養學生的求實的科學精神,是教育的根本要求,它與創新教育一樣一樣應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和雙腳,讓他們去實踐;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展?!眻猿诌@種求實創新教育思想,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使其具有創新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班集體是學生成長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課堂。
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我們要在這場深刻的教育改革中,轉變觀念,關愛每一位學生,放手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自我管理,培養具有求實創新精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型人才。
作者簡介
張建山(1974.10—),男,漢族,籍貫: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疲綎|省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教育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