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臟康復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生存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評價不同心臟康復護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存糖尿病患者對其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生存質量以及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作用。方法:對本醫院行冠脈介入治療術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尿病患者實行項目研究,選擇于2017年02月至2018年07月,分組法是抽簽法,一組入組33例,試驗組采取新型心臟康復護理模式,對照組采取常規心臟康復護理模式,統計兩組護理之前和護理六個月后SF-36量表評定分值、SAS量表評定分值、SDS量表評定分值。結果:試驗組護理六個月后SF-36量表評定分值大于護理之前與對照組計算指標,出現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六個月后SAS量表評定分值、SDS量表評定分值小于護理之前與對照組計算指標,出現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和常規心臟康復護理模式相比,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存糖尿病患者采取新型心臟康復護理模式可改善其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生存質量和心理狀態。
【關鍵詞】心臟康復護理模式;急性心肌梗死(AMI);糖尿病;冠脈介入治療(PCI);生存質量;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204-02
本文針對不同心臟康復護理模式實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存糖尿病患者對其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生存質量以及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效果予以評估。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2017年02月至2018年07月本醫院行冠脈介入治療術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尿病患者納入項目計算資料,參考抽簽法分組,一組歸入33例。對照組:年齡均值是(62.35±3.14)歲;女/男是13/20。試驗組:年齡均值是(62.46±3.22)歲;女/男是12/21。統計兩組一般數值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心臟康復護理模式:指導患者接受步行走動等一些簡單心臟康復運動鍛煉。
試驗組應用新型心臟康復護理模式:(1)術后第1天,使患者接受一比一間歇運動鍛煉,主要訓練其下肢肌肉;(2)術后第2天-第3天,指導患者接受單純阻力和訓練阻力相交換鍛煉,訓練全身肌肉;(3)術后第4天-第7天,使患者接受有氧鍛煉;(4)術后第8天-第14天,指導患者接受耐力有氧鍛煉;(5)術后15天-第6個月末,維持以上鍛煉內容,并適宜調整運動強度。
1.3 相關指標
評估對照組及試驗組護理之前和護理六個月后SF-36量表評定分值、SAS量表評定分值、SDS量表評定分值。
1.4 評定標準
(1)采取SF-36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評估,包含八項維度,總得分大則代表患者生活質量更優[1]。
?。?)采取SAS量表、SDS量表分別對患者焦慮、抑郁予以評定[2]。
1.5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SF-36量表評定分值、SAS量表評定分值、SDS量表評定分值)表示成均數±標準差()形式,符合正態分布,指標輸入SPSS 21.0實行t檢驗,P<0.05,證明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比兩組護理之前、護理六個月后SF-36量表評定分值
試驗組護理之前SF-36量表評定分值相較對照組計算指標,未證明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六個月后,兩組上述量表評定分值均顯著加大,試驗組護理六個月后上述量表評定分值相較對照組計算指標顯著加大,證明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
2.2 評比兩組護理之前、護理六個月后SAS量表評定分值及SDS量表評定分值
試驗組護理之前SAS量表評定分值及SDS量表評定分值相較對照組計算指標,未證明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六個月后,兩組上述量表評定分值均顯著減小,試驗組護理六個月后上述量表評定分值相較對照組計算指標顯著減小,證明數據計算檢測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糖尿病患者具有比較高的死亡率,多采取冠脈介入治療方法,然而經治療后還有很多患者無法恢復至正常工作[3]。所以,增加對此類患者的心臟康復護理十分關鍵[4]。術后予以此類患者心臟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將其心臟病相關癥狀予以緩解,減少其重新出現心肌梗死的危險性[5]。
綜上所述,與常規心臟康復護理模式對比,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存糖尿病患者采用新型心臟康復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其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 王燕.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6, 25(3):529-529.
[2] 張小娟,李云霞,袁玥.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22):3512-3514.
[3] 齊秋紅.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70-371.
[4] 張麗,宋巧鳳,王希柱, 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16):2540-2542.
[5] 卿冬文.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絕對臥床期間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190-1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