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圍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目標所設置的一項教學內容,也是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基本能力,本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以期優化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口語交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成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也為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材中特意增加了“口語交際訓練”的模塊,這足以體現口語交際在學生核心素養養成中的重要意義。因此,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角度來講,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成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下便提出幾點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建議。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際興趣
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學習語文知識,而且相較于端坐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講解,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小學生更喜歡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去感知、體驗與表達。對于口語交際來講,就更是離不開語境了,只有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利用有趣生動的情境,才能更好激發學生開口表達的興趣。
比如我們在學習《灰雀》一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張灰雀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鳥嗎?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種鳥嗎?有沒有同學知道這種鳥的習性是什么呢?”教師的問題一出,學生就開始了熱烈的議論,有的學生說在公園中見過這種鳥,有的學生說這種鳥叫聲很清脆,有的學生說這種鳥喜歡吃小蟲子……教師讓學生自由表達,并接著詢問:“經常有人拿著彈弓去射殺這種鳥類,許多小鳥因此受傷甚至喪命,對于這種現象,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教師可以隨意叫學生站起來分享自己的想法,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比如有的學生說人類的這種做法是錯的,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應該愛護它們;有的學生說應該警告人類,再打鳥就要罰錢;還有的學生非??蓯郏麄兿雽π▲B們說,對不起,我們傷害了你,你一定很難過吧,等等,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了出來。再比如我們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張我們學?;蛘呶覀兏浇男』▓@的草坪照片,這些照片中的場景,學生都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很容易就被吸引過來,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草地是什么顏色的嗎?學生們看著圖片肯定會回答都是綠色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想一想有沒有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呢?問題一出,學生們都開始思考,有的學生說草地也有白色的,因為下了雪,白色的雪蓋住了草地,有的學生說草地也有黃色的,到了秋天小草都枯萎了,沒有了生機,枯黃枯黃的,等等。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非常滿意,在對學生進行肯定之余,再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張金色的草地的圖片,完成課程導入,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為什么作者筆下的草地是金色的呢。這個過程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學習興趣也被激發了出來。
二、小組自由討論,增強學生的交流熱情
以往的語文課堂,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學生除了回答老師的問題,很少有機會自主表達,久而久之消磨了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教師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一起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等進行小組討論,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總是積極熱情的,小組環境可以緩解學生緊張害羞的情緒,增強學生的交流熱情。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我們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中的話題,并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交流討論。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以誠待人》,教師就可以創設常見的生活情境,讓小組成員輪流扮演客人,演一演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如果有人來家里找爸爸媽媽,你們之間會展開什么樣的對話;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生病的同學,演一演當有同學生病了,你去看望時,你們之間又會展開什么樣的對話;或者小組成員分別扮演問路的路人,讓學生就問路和指路展開對話等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開展討論,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待人接物能力、應變能力得到鍛煉。除了利用每一單元的口語交際課鼓勵學生自由討論之外,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積極設置交流討論環節。比如我們在學習了《夸父追日》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一下“如何評價夸父”“夸父是個怎樣的人”的問題,這種開放性的問題,只要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即可,像有的學生說,夸父是不怕權威,勇于挑戰的人;有的學生說夸父是堅持不懈,非常有毅力的人;有的學生說,夸父是一個心系百姓,犧牲自我造福大眾的人;在小組討論中,還有學生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認為夸父不自量力、不懂變通,等等。在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思維也更加發散,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所在。
三、借助課堂提問,引導學生自然表達
課堂提問是最常用的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式,在師生交流中教師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以及思想動向。但是課堂提問并不是單純的老師問“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內容,巧妙借助課堂問題,引導學生自然表達。
比如我們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就文章中的“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向學生提問,為什么說新的生命在顫動呢?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答。有的學生說是風吹的樹葉在顫動,有的學生說是陽光照在葉子上,波光粼粼像在顫動,有的學生說是因為有小鳥站在了樹枝上,還有的學生說是葉子綠油油的,讓作者看花了眼……學生的回答真的是精彩極了,教師再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得出“榕樹的生命力強”的結論,這一過程學生自然表達,課堂成了師生交流的寶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口語交際能力也會得到增強。
四、加強口語訓練,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在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貫徹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中,展開形式多樣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這些極具創新的口語交際訓練方法對培養小學生的交際能力有著顯著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轉變課堂教學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口語訓練的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在強化練習中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先從遣詞造句開始進行訓練。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口語能力,為學生布置諸如句子連線或匹配短語等練習,再讓學生在自主完成后大聲朗讀或背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感和交際能力,同時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鼓勵學生勇于自我表達。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教學作用,利用對話教學的模式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自行閱讀之后畫出文章中引發共鳴的語句,并在小組交流中進行表達,還可以讓學生針對“不能失信”這件事情來進行評價,將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誠于守信的事情敘述出來,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交流互動中進行表達和傾聽,以此來實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強化。最后,教師還可以依據實際教學情況,開展班級辯論賽或演講比賽以及故事大賽等利于學生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活動,積極幫助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養成敢于并且善于交流的習慣。
五、拓展課余活動,深化學生口語能力
作為一門基礎性語言科目,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認識和學習語文的基本,也是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的關鍵,因此教師除了要在課堂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之外,還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拓展課下活動,為學生創造更為豐富的語言鍛煉機會,而課前幾分鐘就是最好的練習時間。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口語展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口語表達方式輪流進行表達,既可以播報一條小新聞,也可以選擇講述一則小故事,抑或是為同學們分享一些生活小妙招等等,借助這些不拘形式的課余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也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助益良多。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上一堂課結束的時候,引導學生根據下一節課的內容準備相關的小故事等,例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一課時,學生就可以在課前三分鐘的口語展示活動中,講述準備好的關于小英雄的故事,比如小交通員潘冬子和王二小,救火小英雄賴寧等等,從而在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積累知識和拓展思維,從而深化學生的語文學習體會,最大程度地展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交際性,還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始終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重視,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和引入問題教學法,鼓勵學生自由討論和加強口語練習,并充分利用課前時間豐富口語訓練活動,真正發揮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穎.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8).
[2]虞偉麗.把握部編教材特點 培養語文核心素養[J].內蒙古教育,2017(10).
[3]佚名.基于“部編本”語文教材的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8(10).
[4]黃海霞.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J].教師,2017(15).
作者簡介:郭貴珍,女,1978年生,安徽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編輯:龍賢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