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農業干旱頻發的原因分析及抗旱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海東市干旱天氣頻繁出現,且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對海東市農業生產的危害不斷加重,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環境和經濟損失?;诖耍疚闹攸c分析海東市農業干旱頻發的原因,并給出了幾點抗旱措施,以降低干旱造成的危害,促進農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干旱;頻發原因;抗旱措施;海東市
干旱是指長期晴天高溫少雨或無雨,使空氣和土壤中水分嚴重缺乏,降水量一般較常年明顯偏少而形成的。干旱程度的確定與前一時期的降水量,干旱的持續時間,地下水位,作物的種類和品種及其生長發育時期密切相關。因此,干旱的很多指標因地因時因農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干旱會影響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更為嚴重。干旱是復雜的氣候問題,氣象、農業、經濟、社會、水文干旱都屬于干旱類型,由氣候因素引發的干旱災害,其主要特點是出現頻率高、持續時長、影響范圍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降低糧食質量和品質,影響糧食安全,破壞土地結構,增加農業病蟲害,森林火災頻繁出現等。干旱災害的出現也會影響生態環境安全,會使江河湖泊干涸、生態環境惡化、動植物棲息范圍縮小、空氣質量和水質量降低。因此,了解分析海東市農業干旱頻發的原因,在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降低干旱造成損失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海東市農業干旱頻發的原因分析
1.降水量減少,分布不均。近55年,海東市年降水量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氣候傾向率為-3.70mm/10a,減少趨勢不太顯著。降水量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其中夏季降水量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同年降水量變化趨勢保持一致,氣候傾向率為-1.30mm/10a;春季降水量則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增幅為0.80mm/10a,而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沒有太大變化,四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再加上降水量逐年減少,很容易引發干旱災害。
2.氣候變暖,氣溫持續升高。近55年,海東市年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氣候傾向率分別為0.33、0.33、0.43℃/10a,增溫趨勢極為顯著,與全國及青海省氣溫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但增溫速度卻比全國要高,但是要低于青海省,說明海東市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表現的極為敏感。另外,四季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增溫趨勢也較為顯著,其中以最低氣溫增溫幅度最大,對年平均氣溫增高貢獻最大的是冬季增溫。1996~1997年海東市年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開始發生突變,而1993年最高氣溫則開始發生突變。海東市年和四季平均氣溫、最低氣溫、最高氣溫的增溫趨勢顯著,且增溫幅度有明顯的季節和區域性差異,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在未來持續較長時間,將會進一步打破海東市水資源收支平衡,加劇土地荒漠化程度,導致農業干旱頻繁出現,對當地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3.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當前,海東市還有一部分自然資源并未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方面,存在著嚴重的浪費及不合理現象。長期以來形成了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即使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上,也被農民開墾種糧,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植被,影響植被自身的蓄水能力,降低了地下和土壤內的含水量。人類不合理的開發,使得森林植被破壞嚴重,再加上林草的破壞與溝壑區山坡墾植,使得蓄積雨水和涵養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在干旱災害的影響下,降低了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即使灌溉條件富足的區域,也存在著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水位逐年下降,往往會因河水斷流而嚴重缺水,再加上農田選用大水漫灌,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現象。
4.植被少、坡地多。結合自然災害系統理論,孕災環境、致災因子和承災體是形成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在研究農業干旱時應考慮到土地景觀對成災的影響。海東市屬于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鑲嵌地帶,境內山巒起伏較大,溝壑縱橫,使得地形復雜性特點突出,山地溝谷是境內主要地貌,受到高原大陸性干旱氣候的作用,導致較大坡度地區的植被覆蓋率嚴重不足,再加上人為破壞和上坡地多的共同影響,極易引發降雨成洪的局面,使水土流失現象進一步加劇,降低了土壤肥力,在降水量少的年份極易引發干旱災害,使得海東市農業干旱頻繁出現。
二、海東市抗旱措施
1.多措并舉,全力開展抗旱減災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首先是成立抗旱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對供用水的指導、協調。指導各村抗旱救災,積極組織、發動群眾全面開展生產自救,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十分緊迫的頭等大事和重要任務來抓,全力以赴做好當前抗旱工作。(2)多措并舉,統籌兼顧。各村嚴格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做好抗旱供水工作。首先鄉政府與水務局相結合,計劃按需租用噴灌機與水管進行噴灌;其次充分利用集雨水窖,進行重點澆灌;第三利用水車運水上山進行重點澆灌;第四群眾自發背水、挑水進行重點澆灌。(3)嚴格值班,強化宣傳。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制度;建立防汛旱情信息專報制度,確保緊急突發事件等各類重要信息及時、準確上報;加大抗旱節水的宣傳力度,提高防災抗災和全民節水意識。
2.高度重視防旱抗旱工作。海東市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作為抗旱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對抗旱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干旱災害發生后,各級抗旱行政責任人要深入一線,及時解決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類水工程責任人要切實履行抗旱職責,嚴格落實防旱抗旱各項措施。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要對抗旱責任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組成不同層次的督察檢查組,通過暗訪、抽查等多種形式對各級抗旱責任人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充分利用好現有水源,做好水源調配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抗旱用水計劃。對于具有發電、灌溉、供水功能的水庫(水電站),要強化管理,必要情況下,采取限制發電或停止發電等措施,確保生活供水、灌溉用水。
3.加強建設和培訓抗旱隊伍??购店犖槭谴_保抗旱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同時也是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結合海東市抗旱隊伍實際,不難發現現有的抗旱隊伍力量較為薄弱,大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再加上缺少完善的抗旱隊伍運行機制,在本地財政預算中并未包含有抗旱經費,使得抗旱隊伍服務水平難以發揮,財政部門應加強抗旱隊伍建設,通過對其不斷進行優化,加大培訓力度等手段,盡快打造出一支為民服務的抗旱服務組織,將干旱對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葛增平.錫林郭勒盟地區干旱原因與指標探究[J].南方農業,2018,12(20).
[2]張曉霞.寧夏彭陽縣旱災成因分析及抗旱措施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1,9(5)
作者簡介:楊文輝(1968-)男,漢族,青海省樂都區人,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氣象綜合觀測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