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農藥的危害性及綠色植保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化學技術的發展,農藥對病蟲害的防治作用發揮的越來越明顯,但是在大量使用農藥的同時,農藥對各方面的危害性便顯露出來。本文先對農藥的危害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再對綠色植保技術進行了簡單介紹,最后對綠色植保技術在具體的使用中的要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農藥;危害性;綠色植保技術
農藥在農業生產中擁有的重要作用,在去除病蟲害、提高植物產量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展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健康關注度的提升,農藥的危害性便逐漸暴露出來,而綠色植保技術的出現便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一、農藥的危害性
1.對有益生物的危害。眾所周知,人在經常使用某一種藥物時體內會產生抗藥性,而在農業中害蟲在接受了長期的農藥噴灑后,留下來的害蟲體內的抗藥性會不斷增強,甚至在一代又一代的遺傳中農藥對其已經難以發揮作用。這樣的演變下,農藥的噴灑效果就減弱了。在加大噴灑量的情況下,也無法對害蟲形成傷害,反而對一些有益的生物形成了嚴重的危害。在有毒環境中,有益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青蛙數量的急劇減少便是鮮明的例子。從另一角度來說,有益生物的減少使害蟲的天敵越來越少,反而造成了更加嚴重的病蟲害。
2.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自然環境是一個保持著平衡的生態系統,但因為農藥的加入,使得一些有益生物的數量銳減,造成了生態系統的不平衡。此外,農藥的使用存在著長期、大范圍、大用量和多次的特點,殘留的農藥大量沉積在土壤中,致使土壤的肥力、酸堿度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土壤酸性加強和形成板結等,不利于后面的植株種植。而且殘留的農藥在各種自然力的作用下會隨著空氣、水流等分散到各個地區,對空氣質量、水流質量等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總體上對整個自然環境形成了極大的危害。
3.對人體健康的傷害。農藥對人身體的傷害主要表現在兩個角度中,一種是因為從事長期噴灑農藥的工作,需要長期接觸農藥,而農藥在擴散中進入了人體內部,對人的健康形成不良影響。另一種是因為農藥殘留在作物身上,當農作物在進入市場、進入各個家庭中,在沒有處理干凈的情況下跟隨食物進入了人體內部。農藥的殘留給人的身體健康形成了極大的危害,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二、綠色柏保技術簡介
農藥在現實情況中的不規范使用對農藥生產、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都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綠色植保技術的研究和使用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綠色植保是指借助于生態治理、生物控制等環保的方法對農作物的病蟲害進行防治,是在綠色環保的基礎上實現的減少病蟲害的手段。此外,采用綠色植保技術還有降低病蟲抗性、提高防治效果等作用。采用該技術的地區,因為采用的生物、物理等多重防治,能有效的減少當地田間的病蟲害,同時農藥的使用數量和用量都有所減少,節約了人力成本,在農藥的購買上花費的金錢也有所減少,從整體上節約了資源,減少了防治病蟲害的經濟成本。這種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減少病蟲害,促進農業的發展,也不會產生類似于農藥的危害性,并且綠色植保技術的使用下——對應的農藥的使用量就會減少,能真正實現綠色發展。
三、綠色柏保技術要點
1.構建生態植物保護技術體系。自然界中萬物相生相克,有害生物也會與其他生物形成平衡狀態。所以采用農藥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僅僅是從一時對病蟲害進行了防治。所以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為了能取得長期有效的成果,應該改變以往那種單一式的防治病蟲害方法,根據自然法則,從當地環境的整體出發,根據當地病蟲害的主要類型等,系統的采用生物、物理等綜合性措施,全面有效的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構建生態植物保護體系時,應當以抗性品種為核心,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先鋒,充分發揮各項植保技術的優勢,形成最大合力。
2.開展對有害生物的分析。在不同的地區,病蟲害的類型會因為多種因素而不一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應當先對當地的病蟲害的類型、特點等進行監測、預報,將各類病蟲害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且及時更新,這是在防治之前的一個基礎性工作,但是也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綠色植保技術才能相應的采取具體措施進行防治,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實現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
3.使用環保型農藥。隨著科技的發展,環保觀念愈加深入人心,而市場上農藥的構成成分、產生的危害等都有所變化。所以在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時,應盡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型農藥,盡量減輕農藥產生的危害。同時,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必須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把關,從使用上降低農藥可能對環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從農藥劑型的選擇、施藥方式的采用和定期輪換使用農藥、將農藥納入綜合防治體系等多個方面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將農藥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F今比較常見的環保型農藥包括了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霉素等,針對的病蟲害會有所不同,相比較其他農藥所產生的危害比較小。
4.發揮農技推廣人員的引導作用。若要綠色植保技術能真正的和農業實際結合,那需要相應的農業技術人員充分發揮作用。因為綠色植保技術的專業性要求和它目前較低的推廣度,需要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在實際中進行推廣,引導民眾采用環保型的綠色植保方法。在這其中,人才隊伍的建設是關鍵。在充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團隊的建設,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人才的培養,組建一支專業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將綠色植保技術有效的推廣到當地的農業種植中,將核心技術的操作方法進行詳細介紹,達到減少對農藥使用的目的。
5.采用綜合防治法,維持生態平衡。因為自然環境的平衡狀態,害蟲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所以在為了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應該容許部分害蟲的存在,但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其數量進行控制。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性防治,讓有益昆蟲能充分發揮其對害蟲的克制作用,同時也減少人力的使用和農藥的使用量,保護自然環境。
四、 結語
綠色植保技術是新的時代發展趨勢對農產品、農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下出現的新興產物,是符合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要求的。從觀念上認識到農藥所擁有的巨大危害性開始,到在實際中對綠色植保技術的應用,這是農業發展的趨勢。積極的采用綠色植保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盡量減少農藥的使用,減輕農藥對各方面形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熱依汗·阿布都克依木.農藥的危害性及綠色植保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4):68-69.
[2] 金仙花.論農藥危害性及綠色植保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7,37(08):26.
[3] 李亮,張占英,孫慧英,等.農藥危害與綠色植保技術探討[J].湖北植保,2018(04):63-64.
[4] 王懷彪.農藥的危害性及綠色植保技術探討[J].山西農經,2017(22):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