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錦鯉的苗種繁育及成魚養殖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錦鯉作為一種觀賞魚,由于易飼養、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成為水產養殖的熱門魚種之一。錦鯉養殖中,苗種質量和飼養技術直接關系到養殖效益,許多養殖戶由于缺乏相關方面的經驗,導致錦鯉發病率高、觀賞價值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養殖戶的積極性。地方農技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公共服務職能,結合地方氣候特點、自然環境等,向養殖戶宣傳推廣錦鯉的苗種繁育、育苗挑選、病害防治等養殖技術,幫助養殖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
  關鍵詞:錦鯉;苗種繁育;催產孵化;成魚養殖
  一、錦鯉的苗種繁育
  1.池塘準備
  科學挑選放養錦鯉的池塘,是錦鯉高產養殖的第一步。選擇時要重點考慮以下內容:池塘盡量選擇在背風向陽位置,附近最好有河流、湖泊等,方便隨時進行池塘水的更換。確定符合上述條件的地塊后,分別開挖親魚培育池和產卵池。其中,親魚培育池的尺寸為長、寬各5m,池深1.6m,根據養殖需求可以提供3-5個池塘;產卵池的尺寸為長3m,寬2.5m,池深1.2m。產卵池個數通常為親魚培育池的2倍,即5-8個。在每個產卵池中,放置1-2個產卵網箱,便于收集魚卵。產卵網箱頂部要使用黑色不透明篷布進行遮蓋,防止強光照射。
  2.親魚選擇與培育
  選擇的品種特性明顯,體格強健,體色鮮艷,色斑呈云朵狀,色純無雜點,遺傳性狀穩定。親魚一般在3齡以上,雌魚體重2.5kg以上,雄魚體重2kg以上,雌雄比例1:1,以1:2為佳。親魚雌雄分養,用水深1.2m、面積100m2的水泥池暫養,每個池子可放養4-8尾,微流水養殖,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投喂鯉浮性飼料,必要時可搭配鰻魚飼料,投喂量以每天親魚重的2%計算,上、下午各投喂1次。
  3.催產孵化
  實施催產前,應當先檢測錦鯉的性腺發育情況,待發育成熟后方可進行催產。如果發育尚不成熟,可以選擇繼續等待1周左右,或是進行人工催熟。如果選擇催熟,催產藥物選用LRH—A2,注射劑量雌魚1.5ug/kg,雄魚減半,在胸鰭基部注射。注射完后將親魚放入催產池,每池放人1雌1雄或1雌2雄,充氣微流水沖激,經激素催產后,效應時間20-40h。養殖戶要密切錦鯉活動情況,一般在達到催產藥物時效后,雄魚活動開始明顯增強,并且在1個小時以內完成產卵受精。雌魚產卵會附著在網箱上,待產卵結束6h左右,可以將網箱撈出,放置于干凈的水池中繼續孵化。
  4.苗種培育
  剛孵出的魚苗吸附在池塘壁或魚巢上,不吃不動,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黃為營養。經過3天-4天,魚苗開始自由游動并攝食,這時應投喂較小的輪蟲、草履蟲、變形蟲和草細胞藻類等活餌料。若缺乏活餌,可喂煮熟的雞蛋黃。7天-10天后仔魚長到10cm以上時,取出魚巢,改喂小魚蟲、大輪蟲等,魚苗池內應不斷保證有鮮活的餌料。魚苗長至2cm-3cm時,每5-7天清污換水1次,加水時應沿容器壁徐徐添加,以免損傷幼苗。餌料可投水蚯蚓、黃粉蟲及適口的配合顆粒飼料。
  二、錦鯉的成魚養殖技術
  1.養殖條件
  錦鯉成魚養殖也需要對池塘環境進行嚴格控制,不僅可以加快苗種生長速度,而且能夠有效降低后期成魚養殖中的病害發生率。成魚養殖池塘的面積在4-5畝,水深控制在1.2m左右,池塘底部要預留20cm的淤泥。池塘水要提前撒播石灰粉進行消毒,創造良好的放養環境。
  2.苗種放養
  通常在幼魚平均體長達到5cm左右后,可以進行育苗挑選。為了保證挑選質量,應當先后分3-5次進行。挑選時需要注意的要點包括:對于不同品種的錦鯉,其幼魚的個頭、花紋等有差異,這就意味著對于不同魚種,最佳的挑選時間也需要體現出差異性。例如紅白系錦鯉的挑選時間在2個月左右,而黃金系錦鯉在20天左右就可以開始挑選。除了要在恰當時間選種外,還要對苗種的體質進行檢查,例如個頭明顯偏少、鱗片不整齊、色彩不鮮艷的,都不宜作為苗種。確定放養的苗種后,還需要提前進行魚種消毒。放置于干凈的食鹽水(濃度為3%)中約5min,然后撈出重新放置于池塘中。根據生物習性不同,池塘中可混合放養鰱魚、鳙魚,這些魚種以腐殖質為食,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3.飼料投喂
  合理投喂餌料不僅有助于加快錦鯉成長,而且還能夠在于一定程度上提高錦鯉的抗病能力。錦鯉飼養中常用的餌料根據成分的不同,可以大體上分為動植物餌料、人工飼料、活餌等幾種。雖然錦鯉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但是飼料的投喂也頗有講究。例如在投喂量上,每次投喂量應控制在成魚體重的2%-4%之間。在下一次投喂前,應觀察池塘中是否有餌料剩余,根據剩余情況決定是否增加或減少投喂量。飼料投喂每天早晚一次,如果遇到陰雨天,可適當減少投喂量。
  4.病害防治
  錦鯉的成魚養殖過程中,發現部分養殖戶為了追求利潤,會在池塘中超量放養,導致錦鯉密度偏大。這種情況不僅是容易因為養分、氧氣不足,導致錦鯉成長速度變慢,而且一旦發病,將會在魚群中快速傳播,也不利于病害的防控。因此,控制池塘內錦鯉放養密度是預防常見病害的有效措施。此外,也要定期更換池塘水,根據氣候條件靈活調節池塘水位的深淺。如果一旦發現發病的錦鯉,應當立即撈出并查明疾病類型,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常見的病害有:(1)水霉病。病魚體表出現灰白色的棉絮狀菌絲,并有魚鱗脫落等問題。可以將病魚撈出,放置到3%的氯化鈉溶液中10min左右,然后撈出放干凈池塘中單獨放養幾天,待病情痊愈后可重新放入魚群混養。如果病害嚴重或病魚數量較多,可以使用維生素E的水溶劑進行投喂,每畝池塘投喂20g,每3天一次。(2)豎鱗病。病魚表現出體表鱗片脫落,或部分鱗片豎起。觀察鱗基可發現有紅腫現象??墒褂萌犬惽枘蛩幔ê?0%以上)進行噴灑,每畝池塘投放15g-20g?;蚴鞘褂媚コ煞勰畹奈灞蹲舆M行全池撒播,每畝10g。
  三、結語
  在產業結構升級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鼓勵本地農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水產養殖業。而錦鯉本身具有市場需求量大、雜食易飼養等特點,因此成為了地方主推的養殖魚種。部分養殖戶由于缺乏相關的養殖經驗,需要在地方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學習錦鯉苗種繁育和成魚養殖的相關技術,實現科學養殖,切實提高錦鯉養殖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志強,李瀟軒,馬行空,等.循環水養殖系統中養殖密度對錦鯉幼魚生長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水產養殖,2018,39(5):3-5.
  [2]臧國蓮,安麗莉.高唐縣“錦鯉良種選育及苗種培育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J].漁業致富指南,2017(23):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3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