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類養殖技術及水環境對養殖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國淡水魚資源豐富,且人們生活中對魚類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為淡水魚類養殖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養殖,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提升養殖魚戶經濟收益,是養魚戶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淡水魚類的養殖技術改革的必然途徑和最終目標。對此,除了養殖技術的提升,保持良好的水環境,為魚類的健康生長和繁殖提供良好條件也是值得考慮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水污染問題在我國普遍存在,并且已經給養殖業造成嚴重的影響,使部分養殖戶經濟效益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诖耍粝胩岣咚a養殖效益,在完善養殖技術的基礎上,應著重考慮水環境具有的實際作用及對魚類養殖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淡水魚類養殖技術和水域環境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并提出有效對策。
一、淡水魚類養殖技術
1養殖環境選擇
池塘的水源環境對淡水魚類的養殖影響頗深,因此在池塘的篩選上要高度重視。要根據養殖魚類的生活習性來選擇池塘。確保池塘的水源環境清潔無污染。且保證池塘不出現滲漏現象。為防止外來敵害生物的入侵,對進水口應加密過濾。
2、淡水魚類的養殖魚苗培育
為了讓魚苗適應密集的生存環境,魚苗出池前幾天要進行拉網訓練,便于魚苗出池后運輸。要全面掌握育苗的生長情況,要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由此估算魚苗的最終產量。要注意動網不宜過早,以保證魚苗的順利存活。魚苗出塘時要經過三次拉網后裝箱,要按照魚苗大小進行分格裝箱,如果是長途運輸,需將魚苗放置水質較清的網箱“吊養”一夜,次日清晨才可裝運。
3、淡水魚類養殖的餌料飼養及生長繁殖
(1)淡水魚類養殖的餌料飼養
淡水魚類養殖的餌料營養要根據淡水魚類的養殖生長狀況來確定,由于魚類的生長情況不同,配置的營養餌料也有很大不同。一般都是將多種營養的飼養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調配在一起,這樣可以保障魚類獲取生長所需的各種養分,以促進淡水魚類的生長。營養餌料的種類有三種,按其形態可分為粉狀餌料、顆粒餌料以及微粒子餌料。
(2)淡水魚類的生長繁殖
淡水養育中,魚苗隨著時間的增長,其身長也隨之增加。魚苗下塘之間的3~10d生長速率15%~25%,這個階段每日的增重率可達25%~57%。可見這個階段育苗生長是比較快的。在此之后,淡水魚苗的生長速度會逐漸下降。當然,造成魚類形狀大小差異的原因,還有魚類自身特點或是外界因素的影響。
影響淡水魚類生長的內部因素中還有性別因素。那就是雄性魚類要比雌性魚類小。而餌料、飼養密度是影響淡水魚類生長的主要外部因素。因此,如果要使淡水魚的生長速度加快,需使用質量較好且數量適宜的餌料,反之,則生長速度緩慢。但要注重投入餌料量的控制,不可過多投入,否則,容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得水體缺氧造成魚類的大量死亡。此外,密度也是影響淡水魚類正常生長的一大阻礙因素。這是因為魚類之間的生存競爭激烈,養殖密度越大,魚類生長速度越慢,而且魚類的死亡數量也會隨之增加。
二、水環境對魚類養殖的影響
1、水溫環境帶來的影響
水環境的溫度對魚類的生活非常重要。這是應為魚類體溫可以隨著溫度不同,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水溫的高低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以及各方面的新陳代謝。當水溫在10℃以下時,魚類就會逐漸減少進食,開始冬眠蟄伏。因此,只有水溫在10℃之上,魚類才開始頻繁活動并且進食。實踐表明,只有溫度保持25℃左右,才最適宜魚類生長。魚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溫忍耐力有所不同。一旦水溫大于忍耐力范圍,將導致魚體出現感冒,嚴重時甚至休克。
水溫高低還會改變其他要素,間接影響到整個魚類,會使魚類生病。特別是夏季,經常產生熱雷雨等現象,會加速分解魚塘內廢物殘渣,明顯增加一些浮游物而加大耗氧量,從而能夠導致水中缺氧,致使部分魚類感染疾病,嚴重時甚至出現死亡。
2、PH值造成的影響
大多數魚類適合于微堿性水,如果酸性與堿性過強,魚類難以良好生存。所以要求水環境適宜,其中的PH值需要介于7.5至8.5。這就是微堿性環境,對于魚類生長繁殖等方面均十分有力。但是如果水質相對偏酸,不但會使魚類生病,還會使魚類難以保持順暢的呼吸,并且不利于進食。一旦出現酸堿度過高的情況,還會提升環境中氨的毒害水平,使魚類容易產生中毒。PH值小于4酸性普遍較強,魚類均難以忍受次環境,會導致死亡。一旦發現偏酸,需要對環境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可以用生石灰等堿性物調節。
3、水中溶氧量造成的影響
魚類通過鰓器官予以氧氣交換。只有得到水中溶氧量的保障,魚類的狀態才能保持旺盛,才能正常攝食和呼吸。根據淡水養殖標準,在晝夜池內需要保持足夠溶解氧含量,無論任何時候,溶氧量均需要超過3mg/L規格。只有含氧量得到保障,才能保持魚類食欲較為旺盛。在消化率方面,相對來說也會更高。但如果低于2mg/L,魚類就會出現食欲明顯下降。一旦小于1mg/L,魚類就會嚴重浮頭,可能會造成窒息,甚至死亡,這一現象一般被統稱泛塘。
4、其他因素造成的影響
在具體的養殖過程中,多年的淡水養殖,容易出現池底淤泥聚集,會造成大量亞硝酸鹽存在,此外還會有毒氨等方面物質,甚至超標,都會影響魚類生存。另外,雜草堆積過多,會容易出現硫化氫物質,直接危及魚類。淡水養殖中池中氧氣一旦出現不足,不良物質就容易產生。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要確保水中氧氣充足,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有毒物質危害。
綜上所述,淡水魚類養殖的技術性要求很高,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如今淡水魚類的養殖技術日漸完善,淡水養殖魚類的種類也日漸豐富,這為淡水魚類的養殖穩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然而,要想獲得淡水養殖高質量、高效益,還需要從養殖環境上下功夫,只有保持較為良好的水環境,才能為魚類生長繁殖提供較為良好的空間和生長環境。使魚類養殖實現高產,綠色,環保。
?。ㄗ髡邌挝唬?61600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