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鷹嘴龜生物學特性及人工養殖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鷹嘴龜作為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品種,具有重要的科研、藥用和經濟價值。本文介紹了鷹嘴龜的生物學特性與人工養殖技術,以期為提升鷹嘴龜的人工養殖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    鷹嘴龜;生物學特性;人工養殖
  中圖分類號    S96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195-02
  鷹嘴龜,也叫平胸龜(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隸屬于脊索動物門(Chordata)、爬行綱(Reptilia)、平胸龜屬(Pl-atysternon),是一種特殊的水陸兩棲淡水龜,其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其龜板、肉、血、卵和膽都可入藥,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極具廣闊的養殖前景[1]。鷹嘴龜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是我國淡水龜中最特殊的一種,國外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李年文等[2]對鷹嘴龜的生物學特性和人工馴化也進行了一定研究。本文針對養殖過程中的人工繁育、養殖池搭建、日常管理、水質管理、病害防治進行了闡述,以期為鷹嘴龜的人工養殖提供理論依據。
  1    生物學特性
  鷹嘴龜又名平胸龜,是一種長相奇特的淡水龜,因其上喙鉤曲呈鷹嘴狀而得名,又因嘴、頭、眼似鸚鵡也被稱為鸚鵡龜。其三角形的頭部特別大,相當于自身背甲1/2的寬度,頭頂覆蓋著一層堅硬光滑的角質硬殼,顱骨發達。下顎短小而突出,在上下顎咬合后,下顎會嵌入上顎里。背部呈扁平狀,中央位置有一明顯的嵴棱,腹甲平坦且短小,前肢具有五爪,后肢四爪,覆蓋著瓦狀鱗片。趾間具有半蹼,在末端長有鋒利的爪子,便于游泳和攀爬。尾巴較長,與竹鞭相似,可左右自由擺動并覆有30枚左右的環狀短鱗片。鷹嘴龜的全身大體呈黃色,其中四肢和尾部呈現棕黃色或紅棕色。腹甲因產地不同而呈現深淺不同的黃色。剛孵出的幼龜,背甲和頭頸側面呈現橄欖綠或者褐色,頭頸背面呈現橘紅色,花紋的顏色也比成龜明亮很多[2-3]。
  鷹嘴龜是一種棲息在山區溪流的小型龜種,喜歡藏匿于落葉堆中或潮濕的石洞和水底,尤其喜歡生活在具有巨礫和碎石的山澗中[4]。鷹嘴龜屬于變溫動物,對溫度的要求不高,在0 ℃時短時間也不會受到損傷,低于10 ℃后冬眠,在14 ℃左右時則較少活動,在35 ℃以上時鷹嘴龜會出現中暑死亡現象,最適生長溫度為20~26 ℃。鷹嘴龜喜歡在水中捕食,個性兇猛,好斗,是一種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喜歡捕食小魚、小蝦、螺類、蛙類和蝸牛,饑餓時也會食用少量的樹葉草根。鷹嘴龜5年性成熟,一般體型較大、腹面豐滿的大多為雌性。在自然條件下,鷹嘴龜一般春、秋季交配,5—9月產卵,產卵數量較少,通常每年僅產卵1~3枚,卵較小,直徑為4~5 cm。
  2    人工養殖
  2.1    人工繁殖
  2.1.1    種龜的挑選和培育。為確保較高的產卵率和孵化率,必須在鷹嘴龜繁殖之前做好種龜的挑選和強化培育。在龜冬眠之后,對所有鷹嘴龜進行全面檢查和分類,挑選身體強壯、發育良好、個體較大、皮膚光滑、性成熟的成年龜作為種龜。將挑選好的種龜集中飼養,保證充足的餌料,以小魚、小蝦、蚯蚓和螃蟹等動物性飼料為主,每天早晚各投餌1次,定點定時投喂,以進食后有略微剩余為宜。
  2.1.2    配種和產卵。種龜的放養密度不宜過大或過小,應以4只/m2為宜,以雌雄比例3∶1為佳。種龜在交配產卵時,如遇到強光和驚嚇會影響產卵率,因而需要事先搭建一個光線較暗、水質清新、幽靜和沙地的產卵交配環境。沒有異常情況最好不要人為打擾。
  產卵一般發生在每年的4月,9月底基本結束,每次產1~2枚,平均每年產4~8枚。產出的卵為長橢圓形,長度為4~5 cm。
  2.1.3    孵化。將取出的卵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孵化箱內,箱底鋪1 mm左右的沙子作為底質,沙子必須進行常規的清洗消毒,可以采用5 mg/kg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30 min。沙子厚度以6~8 cm為宜,放入沙子前,用手指在沙子內挖一小窩,使卵的底部和沙子之間留有一定空隙,形成一個人工氣室,便于氧氣的調節,提高孵化率。在放置時也要注意保證動物極朝上、植物極朝下,即卵上帶白色小圓圈的一極朝上。保持孵化室的濕度為80%、溫度在30 ℃左右。每天早晚分別巡池1次,半天內產出的卵盡量不要挪動和翻動,保證其早期胚胎發育。
  2.2    養殖池的搭建和準備工作
  2.2.1    養殖環境的選擇。養殖環境選擇以模擬鷹嘴龜自然生長條件為依據,宜挑選陰涼、安靜并有溪水、澗水等自然水源的地方建池,如有山泉水則最佳,也可利用農村閑置的老房屋,接引自然水源。鷹嘴龜對水質較為敏感,要求高,如用自來水直接飼養或換水,容易出現眼睛腫脹、腹甲和局部潰爛等癥狀[5]。
  2.2.2    養殖池的構建。養殖面積的大小因養殖規模的不同而異,一般以0.2~0.3 hm2較佳。在養殖場地內建設大小不等的水泥池,以便于不同規格的鷹嘴龜分池飼養,水泥池的高度應高于最大規格的鷹嘴龜體長的2倍,一般應達到1 m。水深保持在0.3~0.5 m之間,在水泥池中要搭建鷹嘴龜休息、遛食的場所,水面上種植1/3的水浮蓮,水泥池沿同一方向要有一坡度,在深水一側放置石塊和瓦片搭建人工洞穴,淺水處放置石塊堆成小山形狀,便于鷹嘴龜上岸休息。頂部可以采用保溫膜和遮陽網來進行冬季保溫和夏季降溫。水溫控制在18~24 ℃之間最佳。在外圍設置防逃墻,并在空地上種植矮化、多枝的綠化樹,鋪設30~50 cm厚的沙土以便龜產卵和休息;一旁種植南瓜、豆角等果蔬,在陸地上養殖蚯蚓和蝸牛,水中養殖魚苗和田螺,以保證鷹嘴龜充足的食物來源。   2.2.3    養殖場地的消毒。初次建成的水泥池要經過3次消毒。第1次用清水浸泡數天,排干池水后用5 mg/kg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 h以上,再次注入新水,如此反復2~3次;第2次用生石灰500 g/m3對水體徹底消毒并排干,再往養殖池中注入干凈的新水至水深0.5 m左右;第3次用1 mg/kg的含氯消毒劑對養殖池和整個場地進行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2.3    飼養和日常管理
  2.3.1    稚龜的培育。當有稚龜破殼而出時,應讓其在孵化箱內再待1~3 h,待稚龜吸收完卵黃囊時再將其取出放入經過2%食鹽溶液或5 mg/L高錳酸鉀藥液浸泡5~10 min的塑料盤或泡沫箱內暫養,注意要保證塑料盤和泡沫箱內的溫度和濕度與孵化箱內的溫度和濕度一致,讓稚龜有一個適應過程,在泡沫箱或塑料盤內鋪上細沙,水深2~4 cm。
  剛出生的稚龜3 d內不需要投喂,其營養可由蛋黃供應,應隨時根據蛋黃的消耗情況進行相應量的投喂和確定投餌時間。常用熟蛋黃、紅蟲等作為鷹嘴龜的開口餌料。每天投喂不超過2次,進食完及時處理殘餌,暫養2~3周后即可放入養殖池中。
  2.3.2    引進龜的選擇和馴化。在沒有種苗的條件下,一般是引進野生鷹嘴龜進行人工馴化養殖繁育,新引進的鷹嘴龜必須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暫養,一般暫養10~15 d正常進食后即可放入養殖池中。對于長期不進食的龜則仍需要暫養,投喂鮮活的小魚蝦,并可以進行VB和VC的肌肉注射,以保證充足的營養[6]。
  2.3.3     不同時期的餌料投喂。①生長前期。稚龜1月齡內投喂動物性餌料,主要以黃粉蟲、蠅蛆為主。在稚龜達到1月齡后,其食量會明顯增大,這時必須補充餌料,主要以蚯蚓為主,以日本大平2號紅蚯蚓為最佳。②生長期。在養殖5個月后,對全池的鷹嘴龜進行檢查分類,進行分級飼養。此時的餌料投喂有更多選擇,主要以螺類、鮮魚蝦、螃蟹等為主,投喂量為體重的5%~10%,每次投喂后以略有剩余為宜。每天2次,早晚各1次,定點、定時投喂。
  2.3.4    分級飼養的密度。養殖5個月后要對幼龜進行分級飼養,按龜的質量、大小進行分級飼養。養殖密度:50 g以下,放養100只/m2;50~100 g,放養50只/m2;200 g左右,放養20只/m2;500 g左右,放養5只/m2。
  2.3.5    日常管理工作。每天早晚要各巡塘1次,發現有不正?;蛏〉凝斠暨x出來單獨暫養,防止交叉感染。在夏季,水溫保證在20~23 ℃之間;冬季當水溫達到14~16 ℃時則應停止投喂,做好冬眠準備工作[7]。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應保證良好的水質,保持流水狀態或者勤換水,每天需要換水1次,及時清理殘餌和糞便。
  2.4    冬眠和越夏
  夏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幫助鷹嘴龜越夏。一是加深水深,水深可加深至背甲長,以防攀爬逃逸;二是保證通風、降低水溫,有條件的可在室內安裝空調或者購買水族專用風扇;三是減少投食或者減少投喂的餌料量,以減少鷹嘴龜的體能消耗。
  冬季,當氣溫達到10 ℃以下,鷹嘴龜會停止攝食和活動,此時不要投喂,以免造成龜的腸胃不適,進入冬季要保證池內活水流動,防止結冰凍傷鷹嘴龜,并將池中沙地加厚,頂部要蓋保溫膜,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加溫和保溫設施,如空調和熱水管道,促使龜不冬眠,使其繼續活動攝食,加快生長,縮短養殖周期。
  2.5    病害防治
  2.5.1    水霉病。主要癥狀表現為龜移動緩慢并伴隨龜體表長有大量霉菌絲,呈舊棉絮狀白毛。當龜體表出現損傷引起感染并在龜群中傳染,病龜食欲大減,焦躁不安,衰竭而死。該病主要發生在梅雨季節。因此,在梅雨季節要做好防治措施,可以用生亞甲基藍4~6 mg/kg、紅霉素0.005~0.001 mg/kg或1.4~3.0 mg/kg五倍子全池噴灑消毒,注意在移動龜的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防止造成龜的損傷。
  2.5.2    紅脖子病。主要癥狀表現為行動緩慢或者基本不動,并伴隨頭、頸和肌肉腫脹。主要由水質惡化或者養殖密度過大引起。因此,合適的飼養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質十分必要。應勤換水,及時清理餌料和糞便,每周用漂白粉對全池殺菌消毒1次;病龜的治療,可以采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按1 kg龜體重15~20萬單位添加于飼料中,每天投喂1次,也可采用后肢基部肌肉注射方式。
  2.5.3    胃腸炎癥。主要癥狀為全身無力癱軟,不喜歡活動,并伴隨胃腸鼓氣、腹脹。該病主要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候,極易傳染,應引起重視。一是定期消毒,改善水質;二是治療可采用萬分之四的鹽水浸泡病龜、每只龜人工填喂胃散片半片,每天填喂2次;三是口服酵母片等。
  2.5.4    爛皮病。主要癥狀為頸部、背部和四肢長白斑,表皮脫落,潰爛裸露出紅色血肉,傳染速度極快,主要是因為缺乏VA所引起。因此,應注意龜的營養均衡,保證補充VA,也可以在餌料中添加一定的魚肝油和VA膠囊。
  3    結語
  為了提升鷹嘴龜人工養殖技術,需要在人工繁育、種龜挑選、水質管理、病害防治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提升,熟練掌握鷹嘴龜的生活習性,盡量模擬鷹嘴龜在自然條件下的生存環境。
  4    參考文獻
  [1] 朱炳全.鷹嘴龜的養殖技術[J].福建水產,2000,1(3):46-51.
  [2] 李年文,黃永輝,張玲玲.鷹嘴龜人工繁殖技術初報[J].海洋與漁業,2015(7):44-47.
  [3] 李年文,禤翠屏,劉麗紅,等.鷹嘴龜生物學特性及馴化養殖技術[J].海洋與漁業,2014(10):56-59.
  [4] 卞偉,周婷.淡水龜養殖品種介紹[J].科學養魚,2000,2(1):11-12.
  [5] 褚方鋼.鷹嘴龜的挑選及飼養方法[J].新農村,2013(2):34.
  [6] 李為.鷹嘴龜的飼養[J].農家之友,2011(1):19.
  [7] 柯開水.鷹嘴龜及其人工養殖[J].科學養魚,2010(1):32-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5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