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效果。方法 99例行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的患者, 依照不同的康復方式分為研究組(49例)和參考組(50例)。參考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術后康復訓練, 研究組患者在參考組的基礎上實施電針配合鍛煉。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術后不同時期肘關節活動度及疼痛評分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CF)、情緒功能(EF)、角色功能(RF)、社會功能(SF)、軀體功能(PF)和生活總質量(QL)評分分別為(82.9±14.7)、(81.2±11.2)、(74.2±9.8)、(65.7±6.4)、(72.4±10.4)、(83.5±12.4)分, 均明顯高于參考組的(70.3±12.5)、(67.5±11.4)、(66.7±9.9)、(53.4±6.1)、(60.2±10.3)、(65.7±12.9)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1、2周的關節活動度分別為(60.1±3.6)、(83.5±3.8)°, 均明顯優于參考組的(40.1±3.2)、(40.6±3.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230、55.420, 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第2天、第7天的疼痛評分分別為(4.1±2.1)、(2.6±0.7)分, 均明顯低于參考組的(7.1±3.1)、(5.3±1.2)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626、13.639, P<0.05)。結論 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效果明顯, 可以緩解患者的疼度程度, 增加關節活動度, 促進術后恢復, 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建議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電針配合鍛煉;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術后康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114
在臨床上, 尺骨近端后方位于皮下的突起為鷹嘴, 與前方的尺骨冠狀突一同構成半月切跡。此切跡恰與肱骨滑車形成關節。尺肱關節只有屈伸活動, 尺骨鷹嘴骨折是波及半月切跡的關節內骨折[1]。因此, 解剖復位是防止關節不穩及預防骨性關節炎及其他合并癥發生的有效措施。尺骨鷹嘴骨折較常見, 多發生于成年人。作者為了探究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效果, 進行了本次研究,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的99例患者, 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獲得批準,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依照不同的康復方式分為研究組(49例)和參考組(50例)。參考組患者中, 男38例, 女12例;年齡24~32歲, 平均年齡(29.1±1.5)歲。研究組患者中, 男39例, 女10例;年齡22~33歲, 平均年齡(29.5±1.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患者年齡22~33歲, 均經過CT檢查確診為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 且均受過明顯的外傷。②排除標準:患者年齡<21歲或>59歲;準備妊娠或處于妊娠期的患者;軟組織損傷比較嚴重, 開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患者;同側患肢還有其他部位出現骨折的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參考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術后康復訓練。具體措施:患者在術后1周內開始進行握拳、伸指等練習, 12~17 min/次, 1次/d。在術后2~4周內拆除骨折部位的石膏, 進行前臂的旋轉鍛煉及肘關節的屈伸活動鍛煉, 10~15 min/次, 1次/d。鼓勵患者主動進行肘關節屈伸活動, 適當進行抗阻力訓練, 訓練的時間并不限于早晚, 訓練的強度要控制在患者耐受的范圍內。醫護人員在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時, 應在旁邊給予細致的指導, 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康復鍛煉。
1. 3. 2 研究組患者在參考組的基礎上實施電針配合鍛煉。具體措施:進行康復訓練前展開電針治療, 選取患者手三里、手五里、肘髎、曲池等穴位作為主穴, 輔助穴位選取小海、足三里、合谷、陰陵泉等穴位。采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手三里、肘髎、手五里、合谷穴均直刺0.2~0.6寸, 小海穴接刺0.1~0.6 寸, 足三里和陰陵泉均直刺1.1~2.3寸。在完成穴位針刺療法后連接電針治療儀, 選取疏密波(密波15 Hz, 疏波2 Hz, 疏密周期4 s), 依據患者不同的耐受程度調節電流的強度, 治療15 min。配穴留針20 min。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術后不同時期肘關節活動度及疼痛評分變化情況。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LQ-C30)[2]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展開調查, 評分項目主要包括CF、EF、RF、SF、PF、QL評分, 患者各項目評分與其生活質量水平成正比。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變化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CF、EF、RF、SF、PF、QL評分均明顯高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肘關節活動度變化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1周的關節活動度為(60.1±3.6)°, 明顯優于參考組的(40.1±3.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230, P=0.000<0.05)。研究組患者術后2周的關節活動度為(83.5±3.8)°, 明顯優于參考組的(40.6±3.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5.420, P=0.000<0.05)。 2. 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疼痛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第2天的疼痛評分為(4.1±2.1)分, 明顯低于參考組的(7.1±3.1)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626, P=0.000<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第7天的疼痛評分為(2.6±0.7)分, 明顯低于參考組的(5.3±1.2)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639, P=0.000<0.05)。
3 討論
臨床上多因重大創傷造成患者出現病情變化, 由于患者的尺骨受到巨大的沖擊, 因此容易形成損傷。在臨床上造成患者損傷的外力分為直接外力和間接外力。①間接外力:摔倒時肘關節處于關伸直位, 外力傳達至肘, 肱三頭肌牽拉而造成撕脫骨折[3]。骨折線可能為橫斷或斜行, 兩骨折端有分離。②直接外力:摔倒時肘關節伸直肘部著地, 或直接打擊到肘后, 造成粉碎骨折, 骨折端多無分離。由于骨折患者的生活受到嚴重的阻礙, 對患者來說, 有效的康復訓練能夠幫助其盡快恢復, 再加上電針治療, 可以通過電流刺激其肌肉內部細胞的活性, 促進肘關節的恢復[4]?;颊呷羰菬o移位骨折, 腫脹、壓痛的癥狀比較明顯, 若是出現有移位的骨折及合并脫位的骨折, 腫脹范圍較廣泛[5]。肘后方可觸到凹陷
部、骨折塊及骨擦音。肘關節功能喪失, 其病情較為嚴重。對此類患者要及時送至醫院就診, 以免貽誤病情, 致使病情更加嚴重。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術后CF、EF、RF、SF、PF、QL評分均明顯高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2周的關節活動度均明顯優于參考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第2天、
第7天的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參考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電針配合鍛煉可以減輕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患者術后的疼痛感, 以促進其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 對患者術后關節活動度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 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效果顯著, 對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疼痛程度及肘關節活動度均有積極的影響, 建議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超. 電針配合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研究. 上海針灸雜志, 2017, 36(2):215-217.
[2] 黃國英, 黃東, 余超群, 等. 持續被動運動在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中的應用. 廣東醫學, 2016, 37(14):2154-2156.
[3] 林威力. 中藥熏洗配合鷹嘴鉤鋼板內固定治療尺骨鷹嘴粉碎型骨折的臨床觀察.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7, 38(9):38-40.
[4] 肖波. 電針配合功能鍛煉對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術后康復的臨床觀察. 福建中醫藥大學, 2014.
[5] 葛建華, 張德綢, 張忠杰. 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的治療進展. 西南軍醫, 2012, 14(6):861-863.
[收稿日期:2018-0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35.htm